/0/50656/coverbig.jpg?v=4a6f5896be8ab099f1605f05a0f3a5ed)
在世界教育史上,中國是最早出現文字和學校的國家。據考我國夏朝就有了「序」、「校」等三種名稱的學校。
孔子,被尊稱為中國教育的鼻祖。他的「學而優則仕」,「學也,祿在其中矣」的教育目的論影響了中國兩千餘年。
從教育內容上看,孔子有「文、行、忠、信」四項和「射、禦、書、數、禮、樂」六藝,也是主張「全面發展」,「注重實踐」的。
但歷代的官學、私學、科舉、書院制度卻漸漸形成了一套「死讀書、讀死書、以一紙試卷定乾坤」的陳規陋習,這種傳統可謂源遠流長、生命力極強,在它跨越歷史長河到達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某些方面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呢。
記得1986年臺灣的一位中學生發表了一封《給老師的信》,在海內外引起過一陣不小的震動──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