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大佬心動了
img img 權臣大佬心動了 img 第四章 下套
7
第二十九章 送行 img
第三十章 大選 img
第三十一章 備禮 img
第三十二章 禮成 img
第三十三章 玉鐲 img
第三十四章 孫秀才 img
第三十五章 有父許氏 img
第三十六章 明路 img
第三十七章 皇后妙昭 img
第三十八章 落雪 img
第三十九章 雲湧 img
第四十章 狀紙 img
第四十一章 暗投 img
第四十二章 不退(一) img
第四十三章 不退(二) img
第四十四章 不退(三) img
第四十五章 醒來 img
第四十六章 心意 img
第四十七章 北上(一) img
第四十八章 北上(二) img
第四十九章 北上(三) img
第五十章 宴請 img
第五十一章 剿匪 img
第五十二章 審訊 img
第五十三章 挾持 img
第五十四章 下山 img
第五十五章 搭救 img
第五十六章 朋友 img
第五十七章 陳年 img
第五十八章 舊事 img
第五十九章 雪夜 img
第六十章 我心悅你 img
第六十一章 進城 img
第六十二章 北去 img
第六十三章 不祥 img
第六十四章 相逢 img
第六十五章 李志 img
第六十六章 冬情 img
第六十七章 談判 img
第六十八章 朱紅 img
第六十九章 有蛇 img
第七十章 加辱 img
第七十一章 死活 img
第七十二章 羹湯 img
第七十三章 毒粉 img
第七十四章 襄助 img
第七十五章 除去 img
第七十六章 收網 img
第七十七章 大霧 img
第七十八章 推脫 img
第七十九章 明白 img
第八十章 男女 img
第八十一章 海東青 img
第八十二章 生子 img
第八十三章 熹微 img
第八十四章 入宮 img
第八十五章 前因 img
第八十六章 心結 img
第八十七章 自苦 img
第八十八章 返京 img
第八十九章 造鹽 img
第九十章 石榴 img
img
  /  1
img

第四章 下套

吐谷渾進獻了一件白狐裘給太后,據說世間僅此一件,小皇帝到底年幼,眼饞的很,它並未見到吐谷渾的使者,卻聽聞使者拜見了太后娘娘,這本身是一種僭越,他又羞又惱,對此卻也無可奈何。

太后這些日子時常賞些東西來杜府,宮裡人人都傳杜太傅討得太后娘娘歡心,攀了高枝兒。

禦書房門前換了兩個新人,杜蘅過來時看見這兩人正靠在門框上調笑,看見她來了才整了衣衫,喊一聲「杜太傅好。」

杜蘅是捧著白狐裘來見皇帝的,她沖二人點點頭。

禦書房內有個隨侍,向來是懶洋洋的,此時卻精神抖擻地伏著身,等待傳喚。

小皇帝這幾日新得了一隻會叫的黃鸝鳥,歡喜的不得了,整日浸在御花園中,溫書時總是悻悻的。

  「夫子,今日便不溫習了。」小皇帝踢掉了下面新供上來的龍頭鞋,一隻手攀在在楠木金絲花紋的桌上,小臉紅撲撲地逗弄小鳥兒,他悄悄地斜著眼打量杜蘅,「朕聽說母后對你十分抬愛,這白狐裘如此珍貴竟也賜給了你。」

  杜蘅面聖時為求容表褪去了外袍,支開一扇窗,秋冬交替的時節,本就是風寒水冷,她自顧自地將《中庸》擺到案桌上,端端正正地望著天子。杜蘅身上沒有士子文客的淡漠,平日裡她對任何事物都是淡淡的,此刻她卻有點生氣了。

「太后娘娘仁德,杜蘅只是被關愛的子民之一罷了,還請陛下悅納《中庸》。」她的語氣有些略微強硬,對帝王的問題回答的也是模糊。

  小皇帝有種被背叛的感覺,抄起一旁的茶杯丟了出來。

  茶盞飛濺的時候杜蘅並沒有躲,任由瓷器磕在了額頭上,溫熱的茶水濺到臉上,茶葉沫子掛滿了半張臉,順著茶水流的臉上衣服上到處都是。

  「夫子。」杜蘅一向性情溫和,若有來往皆是禮貌周全,恭敬細緻的性子讓相處的天子印象深刻,此刻她衣衫掛著茶葉,額角也血肉模糊的慘狀使他有些害怕了。

這宮內人人以為他是個傻的,可他也曉得太后並不喜愛他,連著下人都沒什麼懼意。

  小皇帝有些忸怩,杜蘅下意識抬手擦著溫熱的液體,等到手背染成一片紅才後知後覺的疼起來,隨即恭恭敬敬地將《中庸》捧到懷裡「望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請陛下悅納《中庸》。」

  一旁的常侍抬著手似乎在吩咐去叫個太醫,杜蘅只是淡淡地道「不必了,陛下給的,賞也是罰,罰也是賞,聖意不敢違。」

  小皇帝攥緊了手裡的鳥籠,心中多了荒唐二字,最後鳥籠因脫力落到了地上。

  昨日太后盛怒之時,也是這樣的場景,太后微微低著頭冷笑道「哀家給你的只能是恩賜。」幼時,他的母妃生下他便沒了氣息,跟著皇后娘娘長至這般年紀,皇后家室殷厚,這樣一個謹小慎微的皇子併入不了她的眼,眼前的杜蘅竟然和前人的模樣重合起來,小皇帝起了一身冷汗。

小皇帝胃裡一陣翻湧,恐懼和怒火交織在一起,好似一團火灼燒著他的肺腑,眼前有重重影像,他坐到這個位子上,本就舉步維艱,連他的太傅竟也要棄他而去,他不許這種情況發生,他是這個國的天子,自然也是杜蘅的天子,他從桌椅上下來,負著手道「杜太傅衝撞天子,去中庭跪著,好好反省。」

杜蘅的眼睛無波無瀾,此時卻像是一顆石子丟進了幽潭,激不起風浪,然而在這一刻她周身的淡漠被打破,她微微戰慄著,深深地叩首。

跪叩中庭,這個處罰倒也不重。

  風整整卷了一日才肯甘休,杜蘅額頭上的傷口結了痂不疼卻有些發癢,袖口上粘的血漬變成了幹紅色,她小心翼翼地抬手抹去身上的茶葉,緊接著俯身叩首。

  匆匆走過三兩個人,杜蘅只能看到朱紅色的朝服,是官員來傳供詞了。

  杜蘅如今身份特殊所受束縛頗多,勢單力薄且被人盯得緊,天子年幼不成氣候,無一人敢與她搭話。

  她是慣例勸學,走到禦書房便發現了侍衛慵懶的神情和滿宮頹唐的氣息,但是見到陛下還未通報,僅是獻了一件白狐裘便被砸了,杜蘅扶了扶身上的官服,這場火氣來的她還不明白,只不過這樣鬧一場也算是給下人一個警示,天子一怒十方具滅。

  匆匆竄過去一個小兒,杜蘅只能見其靴上沾了白色的浮灰。

  「愈之,你說朕做錯了嗎?」小皇帝剛剛看的清清楚楚被他砸出來的傷口冒出血珠順著杜蘅的臉往下流,他有些擔憂。

  杜晉自他還是太子便入宮伴讀,兩人幼時做了不少荒唐事,榕樹上的知了還是池塘裡的錦鯉,二人都捉過,小皇帝心裡對他是親近的很。

  「臣來時遠遠就瞧見陛下外面守著的侍衛都格外盡責,落了只鳥兒,都不曾移動分毫,民間常說主人不嚴無以治家宅,陛下今日罰了阿姊,才叫人知道陛下始終是陛下,阿姊也是希望如此的。」杜晉這樣說著,又從寬大的袖口裡掏出一隻木制鳥籠「陛下看了,可否歡喜?」

  小皇帝心裡又酸又澀,險些笑出來,又險些哭出來。

  「太傅,您這樣撐不住的。」杜蘅不飲不食衣衫單薄地跪到天黑,侍者都開始擔憂起來,誰能想過天子的氣性如此大呢。

  杜蘅閉著眼睛「文臣能為勸誡陛下出力,是杜蘅之幸,即使是罰也要領。」

  一時間不知是何時辰,身體已經麻木,除了額頭偶爾疼一下,身子竟然不覺得冷也不覺得累,只是有些困倦。

  腦海中那些星星點點連成了一片,仍舊是朦朦朧朧的灰白色,似是有人影奔來,她渾濁的眼睛幾乎看不到明光。

  外頭亂作一團,侍者們大聲疾呼杜太傅暈倒了,眾人奔走,後來聽陛下身邊的公公說,是以蘇丞相求了情,杜太傅被罰了半年俸祿的結果潦草收場。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