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優盤去穿越
img img 帶著優盤去穿越 img 正文 第5筆:始學-2
7
正文 第14筆:一簣-1 img
正文 第14筆:一簣-2 img
正文 第14筆:一簣-4 img
正文 第14筆:一簣-6 img
正文 第15筆:南澳-1 img
正文 第15筆:南澳-2 img
正文 第15筆:南澳-3 img
正文 第15筆:南澳-4 img
正文 第15筆:南澳-5 img
正文 第15筆:南澳-6 img
正文 第16筆:定位-1 img
正文 第16筆:定位-2 img
正文 第16筆:定位-3 img
正文 第16筆:定位-4 img
正文 第16筆:定位-5 img
正文 第16筆:定位-6 img
正文 第17筆:經典-1 img
正文 第17筆:經典-2 img
正文 第17筆:經典-3 img
正文 第18筆:U盤-1 img
正文 第18筆:U盤-2 img
正文 第18筆:U盤-3 img
正文 第18筆:U盤-4 img
正文 第19筆:鮮鮮-1 img
正文 第19筆:鮮鮮-2 img
正文 第19筆:鮮鮮-3 img
正文 第19筆:鮮鮮-4 img
正文 第20筆:海虹-1 img
正文 第20筆:海虹-2 img
正文 第20筆:海虹-3 img
正文 第20筆:海虹-4 img
正文 第20筆:海虹-5 img
正文 第20筆:海虹-6 img
正文 第21筆:醜態-1 img
正文 第21筆:醜態-2 img
正文 第21筆:醜態-3 img
正文 第21筆:醜態-4 img
正文 第22筆:特區-1 img
正文 第22筆:特區-2 img
正文 第22筆:特區-3 img
正文 第22筆:特區-4 img
正文 第22筆:特區-5 img
正文 第22筆:特區-6 img
正文 第23筆:瘋狂-1 img
正文 第23筆:瘋狂-2 img
正文 第23筆:瘋狂-3 img
正文 第23筆:瘋狂-3 img
正文 第24筆:佈局-1 img
正文 第24筆:佈局-2 img
正文 第24筆:佈局-3 img
img
  /  3
img

正文 第5筆:始學-2

隨即,我的內心充斥著另一款惆悵,這個女孩子是我記住了名字、記住了長相,並且日後經常見到面的,然而,四年級過後的每一次見面,都是擦肩而過,2009年春節的某天在大街上相遇,那叫什麼來著?對,相見如同陌路。當時我不敢上面跟她打招呼而假裝看不見,也不知道她到底有沒有看到我,到底還記不記得我這個少年人。

記憶中,四年級的下學期,我在一些朋友蠱惑下,把前生的唯一一句「我愛你」給了她,雖然給的是英文版,並且我是一直到了初中才明白我到底說的是一句怎樣的英文,但是並不能影響到我對她的思念。我分析她是知道那句英文的意思的,因為自打那以後,兩個人就開始疏遠了。四年級的我才9歲,而她已經快12歲了,女孩子向來早熟得緊。

現在看著她的背景,我忽然笑了笑,無聲地問:「是不是你怨我當初傻傻是啥也沒做,楊漫?」看官不要奇怪,潮汕話中,「怨」字為口頭常用詞,表示非常輕微的恨意。

「漫啊,佳說他寒假去練了字,寫得跟大人一樣。」楊曼坐下來沒多久,楊菊就開始爆料了,小孩心性向來藏不住話,總是認為應該把最好的東西分享給好朋友。雖然這兩個女孩子都姓楊,卻沒有任何親緣關係,畢竟這裡是楊姓的聚居地,全班幾乎都姓楊。但是論到輩分,楊漫的爸爸叫我媽媽為姑姑,算起來楊漫得叫我叔叔呢!當然,兩家人並不是什麼親戚,只是世交而已。此時我想,以現在20多歲的思維模式,當你的叔叔,那就是貨真價實了。請有志之士,不要受小日本影響,在「叔叔」簽名加上「怪」字。

「哦!佳,拿我看。」記憶已經無法給予我再多的關於楊漫的性格特點,不過單憑這句話,我推斷出她應該屬於那種大大咧咧型的。

我把本子拿出來,使小孩子心性:「給,別弄壞哦!」

「知哪!」楊漫搶也似奪了過去,翻了幾頁,驚訝道:「真的是你自己寫的?不是你媽媽寫的?」

「我說你又不是不認識我,我的人……」品字忽然發不出口,只好改成「人格有那麼壞麼?叫我媽媽帶寫,我找死嗎?我媽媽同意嗎?」

「也對哦!」楊漫點點頭,忽而眼珠子有神地一轉,對楊菊說,「將來要是試卷要拿給家長簽名,就叫佳給我們寫好了。」說著她的眼簾一掛,意興闌珊,「每一次考試都這樣,考99分回家,也要被罵考不到100。」

我沉默了,大家都是素質教育的棄兒啊!別說是你們,就算是十幾年後的學生,也沒走得出應試教育的樊籠。不過此情此景,我應該說點高興的事:「好啊!我簽名就我簽名。我本來就是你叔叔啊!」

「你討死呀!」楊漫拿起本子就打,我招架了幾下,她似乎也就忘了成績的事。

也許在別人看來,這像是三個女生在玩鬧,可悲啊!我的名字偏偏就一個佳字,「所謂佳人,竟然男生」,廣大怪叔叔們掩面而逃也!

慢慢地,剩下的同學一個個走進教室門,其中有一個就是我的同桌,我根本沒多少印象,也不知道他是誰人,只是應付式地陪他說說寒假發生的事。

班主任是個還有十來歲就步入中年的女人,我只記得她的名字裡有一個冰字。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女的班主任絕對要比男的班主任可怕!似乎學校所有的女老師都有「母老虎」的外號。小學生時候,大家總是嘀咕:「怎麼她們的兒子受得了」;大學生時候回憶過去,大家總是嘀咕:「怎麼她們的老公受得了」……

班主任就算不出現。只要上課鈴一響,全班個個安靜加老實,叫我這個為班級紀律而憂心的人那叫一個羡慕啊!那些個2010年型的搗蛋鬼或刺頭個個都沒出現!嗯,第一天的上課鈴,是在9點40敲響的,方便晚來和新來的同學。

這也是很當然的現象,1999年普通班級的紀律,絕對要超過10幾年後的重點班!為什麼呢?為什麼以前的人那麼喜歡讀書?很簡單的道理,小時候讀書是要錢的,義務教育是扯談的代言詞!爺爺曾經說過:「老百姓收了一次農作物賺的錢,全部給學校吸了去。」小學的學費是400多到500不等,那時候計劃生育也是個笑話,你甭想在南溪地區找到獨生子女,就算是整個潮汕地區,你也別想找出多少個獨生子女來!家家戶戶都有好幾個在讀書的孩子,一次開學,少則一兩千,多則三四千,老百姓都還不富裕,拿出這筆錢後,一年就過得緊巴巴了。試問,付出了這麼多血汗錢,如果孩子不讀書,家長的棍子同意麼?說那「讀小學時,讀大學不用錢;讀大學時,讀小學不用錢;好不容易工作時,物價上漲」,就是說我們這個年代的學生!我們從小學讀到大學,在一條條的所謂惠民的政策逐步實施之下,幾乎是讀光了家裡的老本,偏偏在大學畢業後居然找不到能馬馬虎虎養的活自己的工作!試問,國家對得起我們的家長麼?別以一句「國家也不容易」來搪塞,大家的怨念都堆積著、忍耐著而已。但是在我們小的時候,卻可笑地在家長和老師的棍棒下被迫讀書,而且還天真地以為長大可以為國家效力,哪裡還有本事玩鬧得起來?

其次,99年什麼年,2010年什麼年,兩者的區別我重複過幾次,就是資訊爆炸。2010年的小學生打字比寫字還快,世界各地啥事都能瞭解,什麼的新的玩法找不到!1999年的小學生別說打字,鍵盤都沒誰摸過,26個字母甚至認不全,主要通過電視來認識外面世界,當時的電視節目,哪裡有日後的多!都是死死板的,不過大家別無選擇,也只好傻呵呵地看著央視的大風車吱呀吱喲喲地轉……這麼強烈地對比,試問你在1999年,玩得起來麼?三五成群打彈珠、跳房子去吧!嗯,還可以玩南溪地區特長的「腳車鎖」。

班主任走進教室,第一節課不上課,只是說了一些雜事,座位依然按照去年的格局來坐,每一個月整組換一次。

然後全班比較強壯的男學生們遭了殃,被她拉去辦公室搬書。

小學生的科目是很少很少的,總體上,今天發5本書,語文數學不用問,還有自然、思想品德、美術。對應的,小學生手冊上一共登記了6科的分數,分別是語文、數學、自然、體育、美術和音樂。音樂沒有書,都是老師把歌曲抄在黑板上,然後逐句地教。

功課表也在貼在了佈告欄裡,很多同學爭先著去抄功課表,導致四組第一排桌子的主人暫時沒有了使用權。我還無法融入這般屬於記憶中的群體,所以沒過去湊熱鬧。抄功課表是沒意義的,科目都是語文數學,品德和自然都是自習課,語文數學天天都有,不是早上語文下午數學,就是上午數學下午語文。

課本發完後,班主任說不準備換班幹部,大家就自由地看書,個別積極地,已經往自己的課本上包一層書皮了。論到對課本的保護和愛惜程度,21世紀的學生甭想跟九十年代的比,因為這個時候的我們,雖然也不是非常喜歡讀書,但是都把課本當成自己的朋友。

到了早上第四節,大家坐得有點歪歪斜斜了,早上還整整齊齊的紅領巾,現在就仿佛是條鹹菜或者海帶一般圈在脖子上而已。

班主任強調了一次:「下午帶小學生手冊來。」

小學生手冊對於我來說,是回憶的載體之一,裡面不僅有各年級各科目的分數,還有著班主任的評語。手冊寫到了四年級第一學期,後面都是空白。我如果不去改變的話,那麼6月份冊子再次發下來後,獎懲記載裡面將有兩個黑色的鋼筆字:留級。當時由於老師給的「留」字太過非主流,看了半天看不懂,看懂了之後,又渴望自己從來沒看懂過這個字。為什麼?因為沒有人喜歡留級,所有人都認為留級的都是差生,而且是差到沒得救的那種。再則,如果也沒有出現意外的話,第二學期會出現超過30節的病假,因為我被感染了一次重感冒,三個星期沒去學校。

99年的小學,11點20分放學。

隨著蜂擁的人流,我走到了校門外,遠遠可以看到一輛大單車邊上是我老政府,他每天放學都能準時地到學校門口來接,我坐在前面的橫欄上,弟弟坐在後架。作為重生的人物,我並沒有感到多少感動,因為在重生之前的一年,我也每天接著自己小外甥上下學,區別只是那個時候的交通工具成了摩托而已。這些不是感動,這些都是生命的傳承,當你成為過來人後,都能理解上一輩對下一輩的付出。潮汕俗語中有一句叫「田螺為仔死」,意思之一是比如家裡有太多孩子的,拖累了父母;另一層意思則是父母對子女的無保留付出。

將來我也會是這樣麼?逃不了的。

……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