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演義
img img 長歌演義 img 正文_第六章 山別緣牽一滴淚
6
正文_第七十 甘辛衛密授劍譜 img
正文_第七十一 楊瓊夜襲蝮裡蛇 img
正文_第七十二 英雄感傷夜難寐 img
正文_第七十三 大明王客棧滋事 img
正文_第七十四 英雄搏命換交情 img
正文_第七十五 刀劍激戰命懸空 img
正文_第七十六 亂世江湖兩相照 img
正文_第七十七 寧業寺郡主戲鬧 img
正文_第七十九 燕中雲疑說飛盜 img
正文_第八十 楊瓊初入禁王府 img
正文_第八十一 葉玉榮冷嘲禁王 img
正文_第八十二 群豪卸責笑說賊 img
正文_第八十三 郡主玩鬧白虎堂 img
正文_第八十四 王府台大戰楊瓊 img
正文_第八十五 西洋武士扶桑客 img
正文_第八十六 阿裡莫刀戰聖使 img
正文_第九十八 禁王府英雄合聚 img
正文_第九十九 小劍風大戰黑鷹 img
正文_第一百章 青玉劍巧敗黑鷹 img
img
  /  2
img

正文_第六章 山別緣牽一滴淚

自此楊瓊每日裡相陪阿蘭左右,或上山行獵,或買賣趕集,又或是泛舟江湖,教練劍術,吟詩作對,琴棋書畫。此處本屬山外青山之地,四季若春,多有奇花異草,山重水複。兩人相敬如賓,相伴快樂,到處遊玩,情感日密。

時光過隙,不知不覺中便到了三月時節。楊瓊臥榻之餘,驀然回想起臨行出門之前,師父交代要辦之事,這時想起如心弦緊繃,十分不快,暗然自語道;」師父教我南下江陵府為他遞交一封書信和畫卷,我卻一路游春踏景,行程山重水複。如今我已經出來三個多月,卻還遠離荊州在千里之外,師父讓要是知道,我可就慘了。不過,我為他帶收了如此賢慧聰明的小師妹,他想來是不會生我的氣了。

正尋思起這事,只見阿蘭輕步敲門而入,雙手舉盆熱湯服侍楊瓊沐足安寢。楊瓊這三月來一直受著阿蘭無微不至的貼心照顧,甚是感動,本欲道謝,又恐將阿蘭的一片赤誠真情磨滅,便舒心深受。他不忍與阿蘭道別離去,但師命難違,不得不走。苦思許久,深深看著阿蘭,輕道;「蘭妹,哥哥明天就要離此地,南下荊州辦些事情,你願意等哥哥回來嗎?此事辦了,哥哥必定退出江湖,重返回此地,我們不離不棄,永遠在一起,你願意嗎?」他這話情份綿綿,愛意濃濃,言中之意,一目了然。」

阿蘭聞言,甚覺慌忙,羞紅滿面,半晌才微微笑道;「哥哥有龍鳳之姿,英傑之才。阿蘭不過是山中村姑,身份低賤,不敢有非份之想。」

楊瓊誠心表露真情,再無往日那般羞縛,連忙滾榻而起,相攔在前,輕道;「蘭妹容稟,楊瓊自幼父母雙亡,有一胞妹楊蓮,皆為師父養育。幼年教誨禮儀道德,長成授學武功劍術,師父的大恩大德,楊瓊終生不忘。楊瓊自初與蘭妹相識,情義愛慕之心不斷,只我羞愧懦弱,不善言語,往日不敢對蘭妹表白真情之萬一。楊瓊不敢奢望蘭妹一定答應此求,但請容楊某一些時日,必定要幹出一番轟烈的事業。然後拋棄名利,重歸此地,與蘭妹隱居此谷,相守一世,永不復出。此便是楊某的畢生所願,真心實切,不敢一絲欺騙。」

阿蘭本也有意于楊瓊,只她是女兒之身,無法將情愛之事主動說出口。今聽得表白,禁不住的羞澀到耳根,低首輕道;「只怕到那時節,哥哥早已嫌棄了阿蘭,另擇門當戶對的千金小姐,不更為名正言順嗎?」

楊瓊道;「楊某絕無此等不良心思,我讀聖賢之書,豈屑幹那無恥負義之事?常言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蘭妹與我相識甚短,明朝更是迫受離別分散之苦,蘭妹一定要等我回來。」阿蘭道;「那哥哥對天發誓,今生永不負阿蘭。」

楊瓊點頭,取過寶劍,此刻窗外正是明月皎皎,亮銀如盤。便拔劍豎立,對月單膝跪道:「明月高鑒,楊瓊今夜執劍起誓,今世若敢辜負慕容蘭的情義,無論身在何處,必死於此劍之下。」起誓言了,左手食指往劍鋒輕輕一抹,鮮血破膚而流。」

阿蘭見楊瓊已對明月發誓,雙睛一時觸情含淚,情竇初開,十分甜蜜。口中雖是言語喃喃,面上似乎已在洋溢著幸福。

次日卯時,氣涼膚爽,山中的氣息清爽怡人,百鳥脆鳴,葉綠花紅。阿蘭與老父起早準備,楊瓊洗漱理畢,吃了清湯淡飯。提了寶劍,將包裹背了,卻發現包裹比往常多重了幾分,正驚訝著,阿蘭笑道:「哥哥一路翻山越嶺,行程勞累,因此阿蘭和爹爹為你備了些酒肉乾糧,權讓哥哥路上方便,以免到時措手不及,餓壞了身子。」

楊瓊感恩不盡,相視阿蘭歎道:「得妻如此,夫複何求?若楊某今生不能得到蘭妹,必無顏苟活在人世。」

慕容烈雖也不舍楊瓊離去,但終究擋不住事情所需,無法勸攔,忽聞得楊瓊對阿蘭說出那話,有些驚訝,但瞬間便明白。相視兩人呵呵一笑,道了別詞,只是教阿蘭相送。

阿蘭見爹爹已知事情,羞澀而道:「哥哥又在胡說八道了。」牆壁上取了一支短笛在身,兩人便往出山路徑口去,于路聊得甚密。阿蘭並不曾出留戀不舍之意,也不為離別哀聲歎氣。只是說些開心玩笑的話語,讓楊瓊心無所累,卻將惆悵傷感都留在自個內心。

楊瓊亦知阿蘭的心思,也不願過於離愁,言語間談笑風生,雲情雨意。彼此依偎行走到一處高山腳下,阿蘭突然駐足深視道:「瓊哥,前方便是出谷之路,阿蘭不能再為你送行了,你要一路珍重。凡事皆要小心在意,不要再做那冒險的事,讓阿蘭擔憂。無論你何時回來,阿蘭都會為你把酒言歡。」楊瓊點頭道:「千里相送,終有一別,蘭妹的話我全記下了,我一定會回來的。」

阿蘭指道:「沿山轉後,可見一條平坦的荊棘小路,過了前方的夾門道山谷,有座葫蘆山,見山折南而行,可直通前方的秋雲鎮。到了那裡,便有通往荊州的大道。阿蘭已經算過路程,如無他事,哥哥十日間便可到達荊州。」

楊瓊歎道:「蘭妹真是心細如微,連路程的遠近都為我算好了,憑心自問,我真不願意離開蘭妹。此處絕好瑤池勝境,又有佳人陪伴,日後我便是座上武林盟主,也要歸隱此地。」

阿蘭笑道:「哥哥又在貧嘴了。」楊瓊笑道:「我不說了,阿蘭,你昨夜累了,回去歇著,我得起程走了。」正待轉身自去。阿蘭突然深情而道:「瓊哥,你幾時回來?別讓阿蘭為你久等。」

楊瓊行無幾步,聞聽阿蘭這話,渾身酥軟,連心都碎化,回身將阿蘭緊緊摟抱住,溫存良久,溫柔的道道:「多不過三年,待哥哥博得功名,報答師父的恩情,必與蘭妹長相廝守,再不分離。」

阿蘭聞言,欲滴還忍的潮濕雙睛,此刻再也忍不住的滑落一滴淚珠。她是個深情不渝的少女,即便她是如何強忍,此刻也擋不住真情的流露。楊瓊感動不已,歎道:「蘭妹的無雙情義,楊瓊此生必以命相報,絕不會辜負了你。」

兩人只顧珍惜這離別之刻的綿綿纏意,不知時辰。早是阿蘭心思細緻,省悟之後,慌笑道:「瓊哥,你要趕路的,可不能再耽擱,珍重吧!」

楊瓊道:「蘭妹說得是。」輕將脖項上的佩物摘下,卻是一塊雕刻的玉佩飾品,玉面上雕浮飛龍,交與在阿蘭的手心,道:「聽我師父說此玉是楊家的傳家之物,今朝相別,我把此玉交與蘭妹保管。已見證楊瓊回歸之心。」阿蘭知曉贈玉之意,緊握在手心,含淚揮手告別。

楊瓊便乘阿蘭不備,在她臉頰上輕輕的一吻,長笑而去。阿蘭揮淚之中,又急又羞,只是沒個奈何處。目送楊瓊沿著山腳路徑,影沒于叢林中,輕取出腰間竹笛,拂唇吹響。笛聲悠揚悅耳,泌人心脾,遠飄千里,久蕩山澗,直教:

雲海游龍聞曲笑,九天飛鳳沉思落。麒麟古洞歡似舞,行客不醉堪勝醉。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