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傳說之涅槃
img img 武林傳說之涅槃 img 卷二 策馬江湖 第二章 陽春白雪
10
卷七 絕代佳人 第九章一切結束 img
img
  /  1
img

卷二 策馬江湖 第二章 陽春白雪

等呂覽三人從王府出來,已是深夜子時,空氣變得異常寒冷。

呂覽、王離二人與關妙手分道,匆匆趕回無憂擱去了。

一路上,王離卻是十分興奮,因為他從呂覽的安排中可以看出,呂覽是決定出穀了。這些年來,他王離辛苦組建的勢力亦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一番心血不算白費。本來他是想讓秦室在楚漢之爭之時,趁機崛起的。可總被呂覽以「爭江山不足,霸江湖有餘」的藉口給回絕了。呂覽既不同意,王離只好退而求其次,笑傲江湖,可呂覽同扶桑一起回來後,竟說被扶桑管得抽不開身,只能居於桃源穀。呂覽既如此說,王離自然不好再過問。但如今竟有人在太歲頭上操刀,呂覽顯然動了真怒,打算重出江湖了。

王離自然知道秦始皇與呂覽關係非同一般,但到底怎樣,則他也不太清楚。

正在王離大感躊躇滿志時,呂覽、王離二人已來到無憂閣。此時無憂閣仍十分熱鬧,似乎沒有想到要離開。

扶桑也仍坐在主位上,心不在焉地看著圍在篝火旁跳舞的老老少少,青年男女,當呂覽脫下外衣,披到扶桑身上時,她才回過神來,一對閃爍的眼睛深深地注視到呂覽心裡,像在關心他,又像在怪他。

兩人同時開啟雙唇,正要發話,琴聲驟起。

「錚!錚!錚!錚!」弦音很重,直入人心。

無憂閣的熱鬧頓時安靜下來,小夥子們也逐漸放緩舞步,側耳聆聽。

只聽琴聲帶著無限的率性和柔媚,回蕩在整個桃源穀中。琴聲忽而悠揚如茫茫無際蔓延著的天涯,忽兒壯烈如鋪天蓋地地怒吼著的波濤,忽而清冽如靜靜流淌的甘泉,忽而浩瀚如奔騰呼嘯的大海。剛勁時如山峰,纏綿時如流水,既有笑中帶淚的悲切,又有輕鬆愉悅的歡樂。有時發出細微輕柔的聲音,讓眾人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時又如颶風咆哮一般,沉雄悲壯,震撼人心。

當眾人皆沉醉於美妙的音符中時,蒼天亦偷偷抖下了紛紛白雪,觸地即融。

呂覽仿佛在那紛紛揚揚的白雪中看到了一襲舞劍的白衣,看到了虞美人和項羽那無法遏止自己的滾滾流淌的淚水的臉頰。這琴聲已不單是琴聲,而是虞美人與項羽間一幕幕情愛的重演。

眾人無不全神投入。

琴聲突止,餘韻不絕。人群靜了片刻,忽然湧起潮浪般熱烈的掌聲。此時地上已鋪了層不薄的白雪。雪仍密密地下著,而眾人卻未感到半絲寒意。

忽聽一白髮老者贊道:「師曠鼓琴,能來風雷龍鳳,高山流水,譜出知音絕唱。我今聽聞此琴聲,無不傾注了彈奏者的嫋嫋情思,能感天引雪,使人共鳴。縱使師曠、伯牙再生,亦不外如是,不外如是也。」呂覽當然知道白髮老者是誰,正是秦始皇生前首席樂師魏琴生,由他亦說出這番讚美,可見琴聲之妙絕。

另一樂師高升則道:「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養性情,抑其淫蕩,去其奢侈。彈琴者固然須指法極佳,輕重疾徐,卷舒自若。但若非他心不外想,傾心投入,如何能達到如此與神合靈,與道合妙的至境。」

扶桑不知何時早已偎依在呂覽懷裡,靜靜聽著兩位樂師的高論。

只聽那高升接著道:「魏老師可知道,此琴譜有個名字?」

魏琴生搖頭表示不知,接著笑道:「琴技到達了這種境界,隨手拈來即可,按照約定俗成的曲目彈奏反落於下乘。」

高升同意道:「這確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但若要在一定曲目中而彈出如此揮灑自如的琴音,我自問也辦不到。」

忽聽風姬問道:「不知此曲是什麼名字?」

高升淡淡道:「陽春白雪。」

眾皆恍然。《陽春白雪》是戰國時楚國的一種十分高雅的歌曲,非貴族中人難得一聽。不過此曲琴意高深,尋常百姓也未必聽得明白,當時在民間倒廣為流傳名為《下里巴人》的歌曲,通俗易懂。

魏琴生請教道:「不知是呂爺請來了什麼高人,竟有如此造詣?」

呂覽尷尬一笑道:「也不是什麼高人啦,反正是您魏老師的後輩,至於是誰,請不要再追問。」呂覽說到後頭,平淡語氣中自有一股讓人折服的氣勢。

此時,上天終於下了厚厚的一層雪,但還是沒有要停的意思。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

劉邦今日終於過了一個既安心又開心的一個大年夜,這是他十幾年來從未有過的快樂。今次他在洛陽官中擺了幾十桌宴席,但並沒有一人是他的將領、謀士,與座的全是他的親族、戚族等九族親人,眾人無一人不對他畢恭畢敬,令他大有成就感。

現在子時已過,筵席已散,他正準備與年輕貌美的戚夫人上床就寢,豈料才脫去外衣,忽聽門外禁衛官楊喜急促道:「漢王,陳軍師有急事求見。」

陳軍師即是陳平,是劉邦手下除張良外的第一謀士。本來軍師之職是張良所任,但張良他卻說天下大勢已成,接下來縱有爭戰,有陳平足矣,他張良則甘願退居二線,駐守都城,劉邦於是才將陳平由都尉提到軍師,監察全軍。

劉邦苦惱道:「到底什麼事,竟等不到明天嗎?」

楊喜怯聲道:「卑職不知,陳軍師只說定要請漢王去見他。」

劉邦大歎一聲,只輕吻了一下戚姬,連外衣也沒拿就跑出寢宮去了。

劉邦見到陳平就劈頭蓋臉地罵道:「該死的老陳,你難道就不會體察上意嗎?」

陳平那俊美無比的臉上卻仍是一臉憂容,以一個「我只會體察民意」的眼神回望劉邦一眼,平靜道:「北方急報,昨日匈奴冒頓親率二十萬大軍,攻打燕、代兩國,一日之內以風捲殘雲之勢連拔多城,已盡複秦將蒙恬所奪取的全部匈奴故土,如今與大漢的邊界已在河套以南的朝那至膚施一線,輕裝騎兵賓士一日一夜即可到達關中。」

劉邦駭然色變,目瞪口呆,好半晌才求教道:「軍師有什麼辦法可以補救嗎?」心裡卻暗罵燕王臧荼不是東西,竟任由冒頓長驅直入。

臧荼原是燕王韓廣部將,因當年率軍救趙並隨項羽入關而被項羽封為燕王。漢三年十月,韓信滅趙後,在韓信大軍壓境的威脅下,臧荼于十二月率燕國降漢。

陳平苦笑道:「我能有什麼辦法,朔北向來是匈奴大軍的用武之地,在如此寒冷的冬季,行軍作戰竟未受影響,仍是那麼膘勇強悍,而我們的主力軍隊又集結于中原腹地,鞭長莫及啊。所幸今日突降大雪,看這情形,至少要下他三日三夜的,消融則更須時日,匈奴大軍後勤將難以為繼,此次冒頓應會見好就收吧。」

劉邦道:「難道我們就坐看他們從容退師?這個燕王也太不負責任哩!」

陳平拍腿叫道:「我的大王啊,現在是他不來攻打我們已萬事大吉,難道還要去觸他黴頭?至於燕王那裡,為今之計,是委派親信之人到北方駐守,加強防禦,抵抗匈奴侵犯,等到中原大局一定,大王再親率大軍北上不遲。」

劉邦沉吟道:「如此臧荼會有何反應呢?」

陳平低喝道:「大王既然信不過臧荼,又何須理會他!怕就怕他屈服在匈奴的淫威之下,作出大逆不道之事。」

劉邦沉思良久,當想到派人去還可監督臧荼舉動甚至謀奪其權時,終露出被說服之色,道:「老陳心中可有合適人選?」

陳平道:「大王以為盧綰如何?就指令他為燕、代兩地的軍事指揮,必要時可調動北方的所有軍隊。」

劉邦會意,感觸叢生道:「老陳你是逼我倉促稱帝啊。」要想用這種方式委派盧綰坐鎮朔北,就必須以絕對的身份壓倒臧荼,畢竟名義上,臧荼仍是與他平起平坐的一方霸主。故而此事的前提就是儘早稱帝,以統領諸侯王。

盧綰是沛縣人,與劉邦同鄉,且劉、盧兩家本為世交,自幼及長,兩人都情同兄弟。當年劉邦初被項羽封為漢王,盧綰即為劉邦任為太尉,由此可見一斑。

太尉乃國家最高軍事長官,位列「三公」之一,在全國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今,盧綰更已是劉邦最信任的幾名部下之一。劉邦在圍垓下時,曾令太尉盧綰與將軍劉賈同擊臨江王共尉,大破之。

劉賈為劉邦族人,頗有智謀。

共尉乃項羽所封的臨江王共敖之子。漢三年八月,共敖死,尉繼其父位為臨江王。漢五年初,因共尉一直忠於項羽而被討殺。

陳平又道:「不知大王舍不捨得邊疆之地?」

劉邦愕然道:「你什麼意思?」

陳平不答反問道:「大王對韓王韓信此人放心嗎?」

劉邦不明所以道:「說實話,韓王信此人英武有才能,他的領地北邊靠近鞏縣、洛陽,南邊緊接宛城、葉縣,東方又擁有淮陽,這都是軍事重鎮,一旦謀反,確實難治啊。」

陳平陰笑道:「大王何不把北方太原郡劃出來,成立韓國,讓韓信到這裡稱王,這樣不但可以穩住他,還能借助他的能力來抵制匈奴,大王以為如何?」

劉邦叫絕道:「好計!真有你老陳的。」

陳平道:「不過此事亦不能操之過急,等大王祭壇稱帝后,就不怕韓信不聽皇命了。」說罷兩人對視大笑。

韓王信實是原韓襄王孽孫,當年張良以韓國司徒的身份隨韓王成到韓國故地,得韓信,大喜過望,即拜韓信為大將軍,讓他帶兵隨劉邦一起進攻武關。值得一提的是,後來楚人韓信冒起,名動天下,卻與韓王信同姓同名,天下人一時將此二人混淆,在韓王信當上韓王后,才被天下人稱為韓王信,終與楚人韓信即現在的齊王分清開來。

***********************************

無憂閣的宴會終於散去,呂覽特別叫上王離與扶桑、風雨二姬五人一起回到雙龍洞裡邊的茅屋去,回去時當然少不了眾人夾岸歡送。

途中呂覽由衷歎道:「想不到虞美人如此深諳音律,不但色藝雙絕,還富有情趣,老項也真有他娘的福氣。」接著又壓低聲音對王離道:「我就沒那麼走運了,那三個木頭渾不知浪漫情調。」說完又歎了一聲。

王離慫恿道:「呂爺何必氣餒呢?我最近聽說江湖上出現了一支歌藝團,這裡面人人姿色超群,不但能歌善舞,而且還有幾把刷子,那個帶頭的就更了不得了,美得跟仙女一樣,我看呂爺不如上那去找找情趣。」

此時扶桑三人遠落在呂覽、王離之後,王離便沒有刻意壓低聲音,更不用說用上「聚音成線」了。由此王離話音剛落,就聽見背後風姬高罵道:「臭王離,少出鬼點子,教壞了呂爺,我家小姐讓你好受。」

王離聽罷,烏龜似的縮在那兒,再不出聲,且是一臉的委屈。

呂覽五人踏上溪岸,遠遠望見茅屋中有一點燭光,呂覽心想剛才那美妙動聽的琴聲定是從這裡傳出來的。

再走幾步,呂覽道:「仁兄不要以為有虞美人撐腰,就可以不出來迎接我們了。」

項羽在茅屋內爽朗笑道:「呂兄,我只不過在這裡呆上幾天,你主我客,你竟要我來迎接你,這豈是待客之道啊。」

呂覽卻哈哈大笑道:「虞美人魅力果然非凡,竟能讓你這悶蛋兒開口說起笑來!」

說話間,五人已踏進茅屋,眾人望見一身素衣的虞姬,頓時生出驚豔的感覺,呂覽再不怪項羽肯為了虞姬而不再接受第二個女人。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