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是何緣
img img 今生是何緣 img 正文 2 滄海中的一條船
2
正文 51 精心護理終降溫 img
正文 52 情真意切尋幫助 img
正文 53 假亦真時真亦假 img
正文 54 黔驢技窮無功返 img
正文 55 陰雲消散始見天 img
正文 56 可憐天下慈母心 img
正文 57 無怨無悔永不棄 img
正文 58 為伊消得人憔悴 img
正文 59 同胞姐妹情誼深 img
正文 60 促膝長談吐真情 img
正文 61 情真意切話別離 img
正文 62 奇異人做奇異事 img
正文 63 別出心裁男女賽 img
正文 64 挑戰全軍三聯賽 img
正文 65 歸心似箭話別離 img
正文 66 體己話兒說不盡 img
正文 67 實情相告不相瞞 img
正文 68 欲加之罪何患辭 img
正文 69 提放陰謀詭計人 img
正文 70 聚少離多春宵刻 img
正文 71 良苦用心學烙餅 img
正文 72 不是冤家不聚頭 img
正文 73 權衡利弊識大局 img
正文 74 世外桃源藏小卉 img
正文 75 戰前動員群激昂 img
正文 76 各抒己見話聯賽 img
正文 77 出奇制勝總動員 img
正文 78 穩賺不輸之買賣 img
正文 79 深夜造訪話真心 img
正文 80 新官上任三把火 img
正文 81 趁機報復卑劣心 img
正文 82 鬥智鬥勇獲全勝 img
正文 83 鮮為人知暗戀情 img
正文 84 出乎意料謝恩人 img
正文 85 歇斯底里吐真情 img
正文 86 人言可畏殺無形 img
正文 87 血口噴人滑大稽 img
正文 88 水落石出冤情洗 img
正文 89 宅心仁厚天地寬 img
正文 90 大獲全勝初告捷 img
正文 91 依依惜別戰友情 img
正文 92 心神不寧得應驗 img
正文 93 img
正文 94 img
正文 95 img
正文 96 img
正文 97 img
正文 98 img
正文 99 img
正文 100 img
img
  /  1
img

正文 2 滄海中的一條船

然而值得慶倖的是,父親雖然自己失掉了性命,但是卻在某種意義上保全了孩子們的性命。

如果他當初真的去了臺灣的話,那麼他的家庭就一定會被定性為臺灣特務,而被打入十惡不赦的十八層地獄當中的。

反動派相對于特務來說,是內部矛盾,所受到的衝擊要小得多。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麼雅芳的人生就會是另外一個景象了,也許小命都不保了。

世上的事情瞬息萬變,福禍相倚,做為人,有時真是無能為力的,只能聽憑命運的安排,隨波逐流,不能自已。

在得知父親被判槍決的時候,雅芳驚呆了,眼睛瞪得大大的,沒有眼淚,有的只是無比的驚恐。

她怎麼也想像不出來,父親的頭顱被子彈射穿的樣子,她越是不忍心這樣想,就越是忍不住要去想。

父親那清秀的面容在雅芳的腦海中不斷地湧現著,她多麼想去見父親最後一面啊。

但是理智告訴她這是不行的,她的父親是反革命,她要跟他劃清界限,非但不能去看他,還要跟他脫離父女關係,以表示自己是革命的。

這種事情在當時是司空見慣的,這叫做大義滅親,是受到普遍讚揚的英勇行為。

雅芳心裡一百個不願意這樣做,但是在歷史潮流的波濤面前,她屈服了,她沒有力量與歷史抗爭。

她只有十八歲,她怕,因為怕,她連回家看看可憐的母親都沒有敢做,只因為她當時在黨部隊裡當護士。

那些天,她整夜失眠,以淚洗面,思念父親,掛念母親,這種骨肉分離的痛苦深深地紮進了雅芳的心裡,成為了她一生的心痛。

雅芳對父親的記憶不是很深,因為他不經常在家,平時陪伴孩子們的是母親,母親的一顰一笑雅芳都銘記在心。

母親身上有著我們中國女性所特有的堅貞和忍耐,雅芳的血液裡繼承了母親這份基因,她的生活軌跡與母親的極為相似,只不過母親的丈夫是國民黨,而她的丈夫則是共黨。

在雅芳的記憶當中,父親是位文弱書生的樣子,儒雅的外表,顯示出了良好的教育背景,斯文的眼鏡在那個時代顯得很扎眼,給幼小的雅芳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父親的照片都被銷毀了,一張都沒有留下來,就好像父親這個人從來沒有存在過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乾乾淨淨。

孩子們之間不再提及父親這兩個字,就連母親也絕口不提。這是怎樣的悲哀啊!難道親情就這麼不值錢嗎?為了自己的所謂生存,就置最親愛的人於不顧,是什麼扭曲了人的本性?

雅芳在深深地自責,時至今日她仍不能夠釋懷。她不能夠原諒自己對父親的拋棄,不能夠原諒自己對母親的忽視。

現在他們都已經故去,雅芳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這就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在,雅芳算是嘗盡了這顆苦果了。悔恨的眼淚流了下來。

在晶瑩的淚光中,雅芳似乎看到了母親那慈祥的面容,似乎又聽到了母親那和藹的聲音。

記得有一年收成不好,母親的手頭有點緊,畢竟家裡那麼多孩子,連雅芳一起一共七個,雅芳是最小的。

在困難的時刻,就連果腹都成問題,而母親卻還在操心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寧可將上好的真絲被面變賣,也要湊足孩子們的學費。

就這樣,孩子們一直沒有中斷私塾的學習,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從後來的發展上看,兒時受教育的程度起到了多麼重要的作用。

這不得不歸功於母親的賢慧和睿智。當然也應該有父親的份,只不過父親的作用很隱蔽罷了。

雅芳清晰地記得在自己應徵入伍的時候,母親眼裡含著淚花,她一定是一百個捨不得的,但是她一個字都沒有說,她沒有拉子女的後腿。

孩子們一個個地長大了,又一個個地從她的身邊飛走,她的心裡有著無限的安慰,也有著無限的傷感。

然而這一切她都自己扛下來了,沒有跟孩子們透露半點,就連她最需要關愛的時候,她也沒有吐露半個字,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女人,堅強起來是無以比擬的。

雅芳現在正值情竇初開的少女時節,對異性的追求與眷戀,使得她思考了以前不曾思考過的事情,即愛情。

在這份愛戀的折射下,雅芳聯想到了母親的情感世界。

雅芳在想,如果一個人的至愛受到了傷害的話,那麼對這個人來說無疑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雅芳試圖想像出當時母親是如何走過來的?在父親被判槍決的時候,母親的心情該是怎樣的絕望啊!那時她的心裡是怎樣想的?有沒有人可以抱頭痛哭一番?

一個人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是悔恨。因為對已經過去了的事情,你已無法再把握它,那麼由此而來的傷害就將是永久的,什麼時候想起來什麼時候就會難過,這就是悔恨的威力,它時時刻刻都在刺痛著你的心,這種滋味最好不要嘗,極具殺傷力。

雅芳內心的痛楚就在這裡,由於從小受到良好的私塾教育,雅芳的血液裡充滿了中國儒家文化的影子。百善孝為先,雅芳把孝道置為十分重要的位置。

然而時代跟她開了一個十分不友好的玩笑,使得雅芳的精神領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她也不知道為了什麼?自己居然在黨性與人性之間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黨性,拋棄了人性,跟自己那本已經相當可憐的父母雙親劃清了階級界限,在父母那本已經傷痕累累的傷口上又撒上了一把鹽。

雅芳心裡一百個不忍,但是她不敢表現出來,地富反壞右的帽子太過沉重,她一個十八歲的少女如何承受得起?

在歷史的大潮流面前,她這麼小的一滴小浪花又能怎麼樣呢?她唯有昧著良心做著時代所要求她做的事情,傷害了是自己至親的親人以及自己那顆稚嫩的心靈。

她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但是她卻明明白白知道自己錯了,她的內心深處不相信自己的父母是罪大惡極的地主反動派。

在她的印象當中,母親總是那麼的溫和,跟長工的關係十分融洽,從來不拖欠工錢,哪裡談得上什麼壓榨?母親提供工作機會,長工們出賣他們的體力,雙方互惠互利,各取所需,有什麼錯?

父親只不過是國民黨的一個文員,手無縛雞之力,連槍都沒有摸過,無非是管理後勤供給之類的事物,難道也犯了死罪不成?

難道階級之間的矛盾就這麼難以融合嗎?非要弄得你死我活不可嗎?

雅芳在心裡為自己的家庭叫屈,但是她卻無能為力,她唯一能做的則是在填履歷表的時候儘量將自己的家庭背景隱去,以求將不利的影響降到最低。

雅芳這樣做就意味著跟家庭越少聯繫越好,真是鳥兒大了要單飛了,做父母的只有傷感的份。

在雅芳父母那裡,除了傷感,還有傷心。他們盡可能地理解孩子們,這就是他們的宿命,他們認了,沒有絲毫的怨言,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隱忍博愛的胸懷,可敬可佩。

縱觀雅芳的一生,充分證明了人的出生是不能選擇的,但是人走的道路卻是能夠自我選擇的。

雅芳選擇了時代所迫使她選擇的道路,跟著党,建設新中國,砸爛萬惡的舊社會,與資產階級思想一刀兩斷,爭做共產主義接班人。

多麼豪情萬丈的誓言,這一思潮激蕩著無數的熱血青年,以至於他們做著泯滅人性的事情而不自知,還以為自己有多麼偉大呢。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