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倫鐵騎
img img 索倫鐵騎 img 第8章
8
第21章 img
第22章 img
第23章 img
第24章 img
第25章 img
第26章 img
第27章 img
第28章 img
第29章 img
第30章 img
第31章 img
第32章 img
第33章 img
第34章 img
第35章 img
第36章 img
第37章 img
第38章 img
第39章 img
第40章 img
第41章 img
第42章 img
第43章 img
第44章 img
第45章 img
第46章 img
第47章 img
第48章 img
第49章 img
第50章 img
第51章 img
第52章 img
第53章 img
第54章 img
第55章 img
第56章 img
第57章 img
第58章 img
第59章 img
第60章 img
第61章 img
第62章 img
第63章 img
第64章 img
第65章 img
第66章 img
第67章 img
第68章 img
第69章 img
第70章 img
第71章 img
第72章 img
第73章 img
第74章 img
第75章 img
第76章 img
第77章 img
第78章 img
第79章 img
第80章 img
第81章 img
第82章 img
第83章 img
第84章 img
第85章 img
第86章 img
第87章 img
第88章 img
第89章 img
第90章 img
第91章 img
第92章 img
第93章 img
第94章 img
第95章 img
第96章 img
第97章 img
第98章 img
第99章 img
第100章 img
img
  /  2
img

第8章

隆冬。

白雪皚皚的雪原上,兩匹駿騎蹶雪飛馳,追逐着幾只狼狽逃躥的餓狼。一只瘦骨嶙峋的老狼,氣喘籲籲,耷拉着血紅的長舌,不斷回頭仇視着逼近的人馬,眼露絕望的兇光。

它幾次試圖衝上高崗或躥進長滿灌木叢的河谷,逃脫獵手的追殺。無奈兩個獵手總是佔盡先機,每每封死路口,逼它在沒膝的積雪中吃力逃命。

當馬蹄將要踏到它的股骨時,它突然反轉身一躍,凌空轉體九十度,利爪探出,向馬背上的喬玉撲來,喬玉冷斥一聲:「好畜生!」一側身形,右掌迅疾一揮,只聽一聲慘嗥,老狼腰骨被攔腰斬斷。象根折斷的樹幹,飛出數丈,扎進雪殼,眼、鼻、嘴同時冒出血沫。喬玉瞅都不瞅,飛馬盯住另一只大狼追去。眼見剛才的那一幕慘景,另一只狼嚇的股竄稀屎,一溜歪斜,顧頭不顧腚地逃跑。

「師父,看我的。」巴特熱斜刺裏衝來,放下弓箭,撩起袍襟。斜身弓腰,左手探出,當黃驃馬奮力躥出幾步,與狼平行的一剎那,他手臂電疾一揮,一掌拍在狼頭蓋骨上。一聲悶響,狼頓時栽倒在地,一動不動。

「好,巴特熱。」喬玉勒住馬繮,朗朗大笑,又說:「狼有銅頭鐵背之稱,爲師那一掌是打在背上,與你這拍在頭上的一掌相比,倒是佔了便宜。」

「師父又取笑徒兒啦。」巴特熱面色發窘,翻身下馬,拔出短刀準備剝狼皮。

遠處,馳來幾匹駿馬,馬上人拖着套馬杆,幾只死狼的屍體劃出道道雪溝。

「大師神技,在下望塵莫及。」博爾奔察見這師徒倆一不用刀槍,二不使用套杆,就用雙掌打狼,由衷地贊嘆。

「雕蟲小技,何足爲道。」喬玉謙和應酬,在這些朝夕相處的獵手面前,無所顧忌。「各位爲何在這個時候下山?」喬玉知道大雪封山季節,正是狩獵的黃金時刻,對他們突然下山感到十分驚訝。

「不瞞大師,我們也是戀戀不舍。無奈總管急召我等。據說嶺南近來匪盜猖獗,商號、畜羣屢屢被劫。怕波及此地,付都統衙門嚴令各旗抽兵協助嶺南卜奎都統衙門圍剿。」博爾奔察滿腹怨氣。

「這個冬天沒了收獲,開春就不好過嘍。「

「我等不去不行呵,食君俸祿,爲君分憂。軍令如山,沒法!」

獵手們七嘴八舌。

博爾奔察取出皮口袋遞給巴特熱,對喬玉說:「順便給大師帶些熊膽鹿茸,此物去毒御寒,還望大師笑納。」

「有勞各位,敝人無功受祿,實在是受之有愧。喬玉一臉真誠。」

博爾奔察懇切地說:「大師何必自謙,巴特熱視你如父,教養之恩無以爲報。好,我等告辭。」

望着衆人消失在雪原深處,喬玉才同巴特熱緩緩向自家牧包走去。

巴特熱瞅了瞅沉默不語的喬玉,忍不住問:「師父,徒兒的入門功夫是不是差不多啦,該可以習練正宗武功了吧?」

「H,是不錯。」喬玉眯眼望着遠方的山林,若有所思地說:「是該加緊的時候嘍。你的根基不錯,又能吃苦,只是習武之人,當以穩扎穩打,循序漸進才是。如果急功近利,投機取巧,最後定然後患無窮。特別是內功的習練尤爲兇險,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憂。」

「是,徒兒謹記。」巴特熱點了點頭,又問:「反正閒來無事,師傅,江湖自有江湖的規矩。青龍幫爲什麼不精研自家武功,偏偏處心積慮搶咱們的武功祕籍?」

看着巴特熱稚嫩的神情,喬玉覺得有必要盡快讓他成熟起來。開口道:「自古中原武林延續一種陋習,那就是門派觀念太強,又喜好爭強鬥勝。因此,都養成了睥睨別派武功,自負本門功夫,不外授又不汲取的劣習。久而久之,本派武功只能固步自封,加上失傳。落得日益衰敗的下場。我師清風道長擯棄世俗拙見,獨闢蹊徑,在精研各派武功精髓之後,自創出‘迷幻’劍法,掌法,內功心法這武林三絕。這本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原以爲可以懲惡揚善,造福蒼生。」

「當然,這確實是一件善事。」巴特熱隨口贊嘆。

喬玉搖了搖頭,嘆道:「此事哪有那麼簡單。我師是宅心仁厚,直以爲是給武林做了件好事。沒想到這套武功一出世便驚世駭俗。震驚了整個武林,紛爭也接踵而至。武林中黑白兩道都視其爲瑰寶,都已劍法中有自己門派的招數爲由,索要劍譜。我師自知武林人士良莠不齊,一旦絕技落到宵小手中,貽害無窮,自己反倒成了罪人。惱怒之下,擊傷四大門派強行索要劍譜的高手,隱遁山林。」

巴特熱一聽,急問:「那麼師祖從此再沒出現在江湖麼?」

「沒有,就連我們師兄弟四人也沒見過。記住,從你師祖的教訓中可悟出一個道理:藏匿鋒芒,豪氣內斂,高處不勝寒呵!」喬玉怕巴特熱涉世不深,有意讓他了解江湖的兇險。

「師傅,他們逼迫我師祖,待徒兒練成武功,把這些人一並收拾掉。」巴特熱信誓旦旦。

喬玉聽了臉色大變,喝道:「胡說,記住,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就象刀走白,劍走黑那樣,天下武功強者多着呢。佛門武功博大精深,高深莫測;而道家武學柔中有剛,剛柔相濟,不但妙趣橫生,而且啓迪愚頑。比如說無招勝有招,就是開封心智,提高悟性的方法。學無止境,達者爲師。我師門講究的是揚長避短,不斷以別派的長處完善自己,日後不論成就如何,切不可誇耀,更不許持強凌弱,懂了麼?」

「是,徒兒謹記師父教誨。」

過了春寒料峭的季節。四月裏,冰雪融化,草莽復蘇。

喬玉見天氣漸暖,糧油將盡,便有心帶巴特熱到鎮上走一趟。一來備些糧油菜蔬,向掌櫃孫浩稟報畜情,二來順便讓徒弟多見見世面。——還有件心事則深埋心底。

把畜羣託付給鄰近的牧人之後,師徒便驅車上路。

師徒說說笑笑,不知不覺過了五頭山,三個時辰後,呼倫貝爾城遙遙在望了。

「師父,講講兩個師伯和一個師叔唄?」巴特熱對師門的事情有獨鍾。

「你大師伯和師傅一樣,當年我們都在年羹堯帳下效力。西北戰事了結以後,我們分別在川北、川西任總兵官。」喬玉停了停又說:「你二師伯原是讀書人,卻不願走仕途,自稱是化外方士。癡迷武學,在功夫方面,我們四人之中,當屬他的功力爲最。至於你那個小師叔麼……」

「怎樣,小師叔怎樣?」巴特熱緊追不舍。

「哼,別看她身爲一個女子,川陝一帶名氣大着哩。日後你倘若有機會去川陝,就知道她的名頭有多響!」

「看樣子師父對小師叔頗有成見哩?」

「倒也不是什麼成見。同門學藝,朝夕相處,即便情誼不深,也並無多大隔閡。師妹脾氣暴躁,行爲乖張,雖然也嫉惡如仇,但由於過於執拗,往往給人一種刁蠻的感覺。在師父老人家的溺愛之下,我們也不與其計較。」喬玉說着搖了搖頭。

巴特熱似懂非懂,但不住地點頭。

喬玉愛憐地看了看愛徒,正色道:「原本爲師也不着急,可現在改變了主意,過幾日開始給你傳授內功心法。」

呼倫貝爾城建城才幾十年,是北部邊陲重鎮,南接卜奎城,西北直通喀爾喀蒙古大庫倫。二道街寬敞的青石路兩旁,清一色是晉商,河北、山東一帶的商人由於晚來一步,被擠在邊緣地帶。

福生利商號就是吃了這個虧,位於街盡頭,也許靠邊把頭的好處,倒是圈起了個大院。

喬玉趕車進了後院,早有夥計迎上來。

孫浩嘴含瑪瑙煙嘴,聽完喬玉的講述,又細又小的三角眼仔細打量了一會兒緘默不語的巴特熱,似乎馬販子看馬那樣,挑剔般地看完頭又瞅胳膊和腿。

「H,這小子長個嘍,也壯了不少。」孫浩轉動着灰黃色的眼珠,等巴特熱被支出去後,低頭琢磨了一會兒,問:「冬場完事了,現在匪盜鬧到咱們這啦。我看……趁春天,附近的草場馬上返青,還是把畜羣趕到這裏妥當些。你說呢?」

喬玉一聽,知道孫浩擔心在草原深處畜羣被搶,想利用近處的官府的勢力。

「好吧,就照掌櫃的意思辦。「喬玉答。

「哦……你說,這小夥子——還行?「孫浩欲言又止。

「當然啦。怎麼,掌櫃的意思是……」

喬玉心頭一緊,猜到孫浩對巴特熱不放心。於是搶先說:「我說掌櫃的,我放的這羣牲畜總得有個幫手,巴特熱吃苦是沒得說,我很喜歡他。除了他,什麼人我都不要!」

一看喬玉把話說死,孫浩愣了一下,隨即幹笑兩聲,尖聲細語說:「喬兄弟想哪兒去啦,我不是那個意思。索倫人能吃苦、人實在。我的意思是說這小子乍一看是虎頭虎腦,細看不得了……你看他天庭飽滿,劍眉鷹鼻;兩耳不說垂肩吧,可也像駱駝嘴脣似的——又肥又大。不是……池中之物!倒像……」說到這裏,他擡頭向廳堂牆上的一幅褪了色的老畫斜睨了一眼。那是一幅年深月久,不倫不類的玩意兒;深秋皓月,古墓蒼鬆下,嶙峋怪石間,一只瘦虎緩緩立起,呲牙鼓須,憤然長嘯。畫中左側,居然有一行談不上高雅,卻也雄渾蒼勁的行書:虎瘦雄心在。此作出自何處無人知曉,若在書香門第之家,自然不屑一顧,可在孫浩眼裏絕不亞於鄭板橋的真跡。這是當初他寒酸之極,決意創業之際,叫人按照自己的意思畫的。不但字畫含義相同,更酷似他當年窮困潦倒境遇中,仍懷雄韜偉略的寫照。因此,他對這幅畫特別珍愛,百看不厭。一帆風順的時候,更令他信心倍增,恨不能將天下的銀兩全都賺來。碰到挫折之後,每日仰視着它,則有臥薪嘗膽的味道。

喬玉看透他的心思,心中暗笑。表面卻鄭重其事地說:「其實,巴特熱日後真的發跡,第一受益當屬掌櫃的你啊。」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