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970/coverbig.jpg?v=ee97a86e73c07d5bbaf3c8bc1bc755ef)
話說混沌之時,天地未開,陰陽未別,萬兩千年間,宇宙間孕育出一巨人,名曰盤古。
盤古見四周黑暗太甚,便不知從何處拽出一把利斧,將這混沌一分為二。清氣上升凝聚為天,濁氣下沉積澱為地。但是盤古怕天地再合二為一,便用身體撐起天地,於是天每日上升一尺,地每日下沉一尺,盤古每日增高一尺。如此,天長日久,日久天長,天地穩固,盤古力竭而死,身體化為日月星辰草木百獸等萬物。由此以後,才有陰陽之分,四季之異,寒暑之別。
又萬兩千年,女媧降世,因見這世間無有主宰,便依著自己摸樣,揮柳點泥成人,以主宰萬物生靈。
又萬兩千年,三皇治世,五帝定倫,由此人類才生生不息,繁衍日盛。
後來三皇五帝先後羽化而去,人類便開始互相殘殺,貪婪狡詐,不恤父母,不睦兄弟,將這神州大地弄得好不烏煙瘴氣,早將三皇五帝時的諄諄教導相睦相親之言拋諸腦後。
於是,天神震怒,將天撕開一道裂縫,降下天火,懲罰人類。於是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原本分列神州南北安靜溫順的兩大河流「河水」和「江水」呼嘯東來,將人類捲進了洪流之中。人們紛紛跑向地勢較高之處,然而各種野獸也趁此機會,獸性大發,到處撕咬傷害。眼見著人類無望,神州安樂之地展眼間變為烈火地獄。
人類不堪其苦,皆向上天焚香禱告,說有悔過之心,望祈天神憐憫收回天火,制止猛獸。媧皇氏不忍,遂於大荒山煉就五彩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補全天縫。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頭只遺了一塊未用,因西南洪水未散,媧皇氏將這一塊五彩石煉成神龍,吸盡洪水,又喚來火鳳凰使其在九州之地多水之處遨遊一遍,烤幹多數水地沼澤,使遺民又有了立足之地。
天神因著媧皇氏的一片苦心,便由此作罷,但遺下一言,若人類再次胡作非為便將神龍吸入腹內的洪水再次全數放出,以懲萬民。人類唯唯諾諾,忙道不敢再如此,於是八荒之內才又現安定。只因這洪水在人類記憶之中太過深刻,於是這一時期便被世代相傳,稱為洪荒時期。
又萬兩千年,九州安定,雞犬相聞,一派其樂融融。然而,久靜思動,只因洪荒之時,人類死傷不少,只有極少數懂得仙道之術之人借著神稟異術得以免受洪災。自那以後,仙道之事大盛,家家戶戶對天神頂禮膜拜,時時焚香禱告,以享太平。更有甚者,拋家棄業,或道袍拂塵,或青燈古卷,不求脫卻凡體,與天地齊壽,只求天災再現之時或可保住自己的一條性命。
雖然修仙之徒中也有那隱隱參透天地之人,但又在極少數,且明瞭天機不可洩露,於是皆隱居山林不問世事,其修道之法亦是秘而不傳。長生之術雖未找到,但修仙之術賦予人的力量卻實在非凡,因此人們逐漸拋卻了原本的念頭,轉而追求力量的最大化。但人間修仙之人眾多,派別林立,修煉之道雖各不相同,但各以自家修仙之術為正統,斥別人為異派,每因門派之別便生出一場殺戮。又因為洪荒之事過去了太久,人人沒了教訓,以為天災乃是傳說之事,於是人間隱隱又將要出現亂象。
※※※
方今天下,在所有城鎮之中,朱仙鎮最為繁華,雖名為鎮,但其規模只怕兩座大城市也只能望塵莫及。
當年華夏族黃帝與黎族蚩尤大戰,大敗其軍,在此地將其斬殺,黎族便一路向西逃去。人們便將此地命名為誅仙,因著名字總帶著一股血腥氣,黃帝便改誅仙為朱仙鎮。朱仙鎮位居神州中央,北有河水,南有江水,兩大河流為其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東面乃是浩瀚的東海,西面是神秘的西域,皆有陸路可通,於是朱仙鎮成為中原第一大鎮。來往之人晝夜不絕,連袂成雲,揮汗成雨,一派繁華氣象。
不僅如此,更因為修仙的緣故,使得朱仙鎮在所有城市中更加無與倫比。朱仙鎮北臨三座高峰——玉虛峰,玉溪峰和玉渺峰。玉虛峰居中,玉溪玉渺分列東西,三峰皆是危聳入雲,如一把利劍直直地插入雲中,令人不可逼視。
中原第一大門派玉虛門便建立在玉虛峰頂,雕欄玉砌,勾心鬥角,翼然有天宮之勢,建構非凡,大殿前的廣場足足可容納一萬多人;平日裡白雲繚繞,仙鶴翔鳴,一路循去有奇花異草相伴,後山的雲夢崖上吊著的雲瀑一瀉千里,常常彩虹飄飄,祥雲隱隱,山崖兩邊疏梅橫斜,常有暗香浮動,儼然是一處掉落人間的仙境,置身其中如置身雲端,不得不又也不能不有神仙之意。
玉虛門的祖師玉虛真人,不知其姓甚名誰,也不知何方高人,常常仗劍雲遊四海,有一日到了這三玉山,觀望再三,只覺得這山頂之上紫氣縷縷,三玉山之中又以正中玉虛峰為最勝,隱隱有刺天奪地之勢,便在玉虛峰上創立了玉虛一門。那玉虛門大殿上的匾額,相傳就是由其祖師玉虛真人在極南極寒之地尋了十年才尋到的一株奇樹,名曰寒鐵刺。傳說,此樹不生年輪,百年才粗一寸,玉虛真人尋得的寒鐵刺已足足有一萬年的壽命。玉虛真人將此數主幹截為三段,取其名為」天「」地「」人「三才,在重陽之日將三才浸在後山雲夢崖的水中九九八十一日,取出後又在重陽之日在陰涼中涼了九九八十一日,晾乾後又在西北火雲山裡取來火種,又于重陽節烘烤了九九八十一日,然後才挨個敲了敲,覺得「天」部清越,「人」部低沉,只有「地」部適中,於是親手做成了大殿匾額,上書「乾坤殿」三個大字。至此,玉虛真人才在此處廣納弟子,真名反而無人知曉,此峰也從此被稱為玉虛峰。
玉虛真人一生收過無數個徒弟,但得到真傳的只有區區兩人。玉虛道人常說,人的天賦各有不同,不可強求,不然反而容易墜入魔道,萬劫不復。所以大多數人進了玉虛門,玉虛道人往往考察其品質天賦後之傳授其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之術,只有兩人例外,一位即是玉虛門第二代祖師——雲林子,另一位便是在玉溪峰創立太玄門的號稱天下第二大門派的祖師——雲莊子。當年創立無極門時,玉虛道人並不認為雲莊子背叛師門,相反地,自己的弟子能用自己所悟心得創立新的門派,十分令其高興;因雲林子與雲莊子有同門之份,敬如兄弟,感情甚篤,所以玉虛門與太玄門世代往來交好,也因此玉虛門與無極門的歷代弟子也皆以師兄弟相稱。
相傳玉虛真人五百歲之時,招眾弟子與大殿前,道:「為師今日要在後山雲夢窟內閉關十載,今日便將掌門之位傳給雲林子,望眾弟子同心協力輔助一二,勿負吾心。」說完便隨一陣清風而起,飄入後山雲夢窟中,石窟洞口有玉虛道人結下的太極印,並不要任何人把守,從此在雲夢窟內盤膝而坐,不食不飲。說也奇怪,當玉虛真人定好的十年之期一到,雲林子與雲莊子攜玉虛門並太玄門眾弟子準備迎接玉虛道人出關之時,洞口的太極印自行化解後並不見玉虛真人從雲夢窟內走出,相反地,倒是走出一位不滿十歲的孩童,笑著對眾人道:「師祖早已出關說要四方雲遊,教我代他囑咐各位,不必刻意尋他,他老人家該現身的時候自然會現身。」
眾人皆驚駭間,一轉眼孩童也不見了去向,雲林子和雲莊子只好朝著洞口再三稽首後帶眾人離去,從此後並不見玉虛道人現身中原,後世弟子也都道祖師也許早已仙逝了。雲夢窟也成為玉虛門除了掌門外其他人不得隨意進出的重地。
第二代祖師雲林子壽三百八十歲而逝,玉虛門至今已是傳到了第七代掌門——紫芝道人,而太玄門也同樣傳到了第八代掌門——夢玄真人,世人傳說此二人有驚天動地之能,奪造化之力,功力已非前幾任祖師可比。玉虛太玄兩派經過幾代掌門的苦心經營,門下弟子已不下萬人,於是隱隱有執武林圭臬之態,為中原門派所推崇,武林中人也往往將玉虛門和太玄門並稱為玉玄門。
三玉峰之中,玉渺峰卻是獨樹一幟,峨嵋派便創建其上,時間雖然較晚,但巾幗不讓鬚眉,竟有後來居上之意,尤其是當今的掌門人青玉真人,其功力更是絕世無匹,並不在紫芝道人與夢玄真人之下。當年蘭姑子創立峨嵋派時,雲林子與雲莊子攜眾弟子慶賀,賀禮便是玉虛道人遺下的「天」字部奇木。因其音清越,玉虛真人早囑咐道,若有人在玉渺峰上創立門派,可將此木贈予其掌門,定有大用。不想日後果然有人在此創立門派,此時雲林子和雲莊子才佩服師父的高深莫測。蘭姑子便用此木雕成了一把古琴,並由此創立了一門絕學——琴心三疊,當時橫行江湖百餘年,至今只有峨嵋掌門才可習此絕學。蘭姑子把此琴名為橫絕琴,被峨嵋派奉為鎮派之寶。因為峨嵋派中只收女子,所以門中大多為妙齡女子,因此使得腳下的朱仙鎮更加熱鬧非凡。
朱仙鎮以南乃是少林派,俗話說天下武功出少林,所以武林中人對中原所有門派中歲數最長得少林,半點也不敢小覷,尤其近幾百年來少林派中很是出了幾名大德高僧,就算是被封為中原第一第二大派的掌門紫芝道人和夢玄真人也對少林也是敬畏有加,更何況其他小門小派呢。
然而西域之中也有很多修道之人,勢力最大的乃是天魔教。但是天魔教不循常法,自謂另闢蹊徑,中原之人卻說是歪門邪道,並因天魔教有慢慢向東擴張之勢,因此中原與西域爭鬥不斷並漸趨激烈。
但是這個故事卻是從一個很不起眼的山谷說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