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醉一回
img img 千年醉一回 img 第三章 八王之亂
3
第六章 胡笳五弄 img
第七章 汾水流長 img
第八章 義結金蘭 img
第九章 禍起蕭牆 img
第十章 烈烈悲風 img
第十一章 中流擊楫 img
第十二章 淚灑太行 img
第十三章 幽州幽州 img
第十四章 夕陽西流 img
第十五章 英落素秋 img
img
  /  1
img

第三章 八王之亂

  4

  端午節前的洛陽,已是牡丹盛開的季節。

  洛陽城西郊的山谷中,有一條金水河蜿蜒。河的兩岸花紅葉綠,景色宜人。牡丹花開了一片又一片,紅的籃的黃的,國色天香,爭奇鬥豔,給人以不同凡響的印象。

  劉琨同盧諶騎馬觀賞,不覺沿山谷行了數裡。盧諶對石祟在洛陽城的家尚算熟悉,至於來金穀園,早就是夢寐以求的事情了。這裡的環境的確是優雅至極。樓榭亭閣,高下錯落。鳥鳴幽村,魚躍荷塘。清溪縈回,水流潺潺。不管是望山觀水,還是隨心所欲,都有一種亦夢亦幻的感覺。

  拐一道彎,一處精美的建築呈現在眼前,青磚紅瓦,飛簷畫柱,甚是氣派。盧諶禁不住道了聲:「看!金穀園到了。」

  劉琨淡然一笑:「子諒,這是家丁守夜的地方,真正的金穀園還遠呢。」

  盧諶不相信的走近瞅了幾眼,見從裡邊走出來的人果然穿戴平常。

  二人又朔河而上。山回路轉,行了約三裡,河畔又出現一處宏大的建築群,依山傍水,風水絕佳。盧諶興奮了起來,飛快下馬,喊道:「姐夫,我們終於到了。」

  劉琨馬不停蹄地道:「到什麼呀到,這是管理菜園子一干人的地方。」

  盧諶驚惑地向四周眺望,遠處的屋宇金碧輝煌,宛若皇宮,方才體會到到一樓更比一樓高的勝境。盧諶出身官宦,父親盧志是皇上身邊的人。他從小就出入皇宮,世面見得多了。對金穀園的神往,出自他寄情山水的情趣,想來也會不過爾爾,哪知踏上金水河谷地,就被一股大勢震懾。

  再往前行,一個高大的石牌坊矗立在路上,上面精雕細刻的飛禽走獸,個個栩栩如生,中央的三個大字「金穀園」氣勢磅礴,一看便知是二十四友中陸機的手筆。

  過了石牌坊,便有十幾位藍衣女子相迎。這些女子,均二十歲上下,個頭一般高,若不細細觀察,會以為是一母同胞的姐妹。其中一個領頭的姑娘進兩步,問道:「是劉越石公子嗎?」

  劉琨答話:「是我和盧公子。請問石將軍在嗎?」

  女子道:「當然,石將軍對來賓已有安排,你們在芳菲苑就寢。」

  劉琨道:「那多謝了。」

  女子又道:「我叫碧玉,公子以後有什麼事吩咐就是了。」

  碧玉相貌姣好,嗓音圓潤。劉琨表面上不動聲色,心裡邊蕩漾著甘美。

  碧玉不等劉琨指示,對另一個女子道:「小秦你們兩個把劉公子他們送到芳菲苑去。」

  目送著碧玉的背影,劉琨想起了石若蘭。

  石若蘭還沒有這個姑娘漂亮,渾身上下卻稚嫩得可愛。她那張清純的臉龐,在劉琨心裡如同上弦的月亮,看也看不夠。

  5

  渤海歐陽建,滎陽潘岳,吳國陸機、陸雲,蘭陵繆征,京兆杜斌、摯虞,琅邪諸葛佺,弘農王粹,襄城杜育,南陽鄒捷,齊國左思,清河崔基,沛國劉瑰,中山劉輿、劉琨……二十四友陸續來到金穀園,還另有一批人馬來湊熱鬧,石祟喜不自禁。現在只差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出現,石祟已接到快馬來報,估計時辰也差不多了,作好了隆重迎接的準備。

  豔陽高照,微風吹拂。石牌坊前聚集了龐大的隊伍。

  石祟自是處在人群的中心,他本來就又矮又胖,在身邊一位俊男襯托下,更加醜陋。只是他自我感覺良好,談笑自如,洋洋得意。那俊男約四十歲,容貌瑰偉,神采奕奕,有龍陽之姿。他就是全洛陽第一美男子潘嶽。傳說他年輕時候出洛陽,婦人們個個都如癲如狂,不惜廉恥,連扯再拽,爭飽眼福。潘嶽是個立名砥行的人,被這些妖冶婦人纏擾不過,恐怕生出非議來,竟不敢在街市上行走,有事出門,只得坐了車子。誰想那些婦人究竟放他不過,就是爬不上,趕不著,吵也要吵他一場,打也要打他幾下。大家不約而同,預先買了果子,放在袖中,等他車子經過,就一齊拋擲出來,做個半愛半恨之意。潘岳文采出類拔萃,在二十四友中推為首位。

  一個時辰過去,道上尚無動靜。人們開始竊竊私語,恰好跟前美女如雲,不會有寂寞的話題。

  劉琨找了一塊清靜的地方,抽出寶劍,練起聞雞起舞劍法。他時而金雞獨立,時爾銀翅雙展,寶劍舞起的寒氣,光怪陸離,博得陣陣喝彩。

  這時,前面塵土飛揚,有幾匹快馬飛馳。

  石祟潘岳二人望塵而拜。

  來客當中,有匹白駒一馬當先,直沖到石牌坊前。騎馬的是位二十多歲的青年,劍眉星目,衣著華貴,儀錶堂堂。

  石祟行了禮,道:「公子大駕光臨,金穀園蓬蓽生輝,我等萬分感激。公子有請。」

  潘嶽鞠躬道:「潘岳在此向賈公子問安。」

  眾人都附和客套了幾句。

  賈謐下馬,向大家回禮。「各位兄長千萬不要多禮,我們文章二十四友,當不分貧賤高低,唯才是舉。」

  之後,賈謐的隨從宣佈:「賈公子向金谷園主贈禮一份。」

  眾人聽了,一陣歡呼雀躍。

  石祟誠惶誠恐地接過,見是一幅巨畫,名為金谷百壽圖,二十四友列在其中。

  石祟接下來把手一揮,家丁們早把準備好的禮炮點燃,轟隆齊鳴,驚天動地。

  6

  儀式結束後,劉琨拋開喧鬧處,來山澗賞景,構思新詩。在一幽靜的石龜處坐下,透過綠蔭山花,金水處女似的靜靜淌流,水上漂浮的花粉樹葉,引來魚兒的戲耍。再朝山上仰望,百花含豔,鳥啼鶴鳴,真正的世外桃源。

  忽而,一聲柔美的呼喚飄來:「越石哥,你讓人找的好苦。」

  劉琨一扭頭,看清是石若蘭站在石龜側面,癡癡地對著他。一雙杏眼兒,清澈無比。

  「若蘭,找我有事嗎?」

  石若蘭道:「當然有了。為我爹爹的事。」

  「哦。」

  石若蘭道:「我爹爹對那個賈謐太那個了。還有潘叔叔,還天下第一美男呢,簡直是噁心。」

  「哦。」

  石若蘭那柳葉眉一揚,著急地催促:「哦什麼,你倒是說話呀。」

  劉琨不慌不忙地道:「我說什麼。」

  石若蘭迷惑不解地道:「我家富可敵國,金穀園比皇宮還要華麗,為啥他們非要向一個毛頭小子畢恭畢敬。」

  「這個你問你爹爹呀。」

  「我爹說了,小孩子什麼都不懂。」

  「不懂就不要問嘛。」

  「不行,我找你就是讓你給我說個明白。」

  「我自己都不明白,能給你說明白嗎。」

  石若蘭舉起拳頭朝著劉琨肩上一陣猛打,眼淚汪汪地道:「虧我還叫過你叔叔呢,無情無義,我再也不理你了。」

  劉琨和石若蘭認識兩年有餘,那會兒石祟剛來洛陽,聽說了劉琨的大名,特地宴請,談詩論賦,席間若蘭跑進來玩耍,十三四歲的孩子,自然叫劉琨叔叔了。此時,見石若蘭委屈,劉琨想讓她高興,轉移了話題:「小蘭,別忘了前陣子我們還有切磋琴藝的約定呢。」

  石若蘭做出轉身要走的樣子,道:「什麼約定呀,我的事情多著呢,你當你是什麼人呀。」

  劉琨不得不認真地對待這個小姑娘了,問:「那你知道賈謐是誰嗎?」

  石若蘭答:「當然知道,不就是‘竊玉偷香’的那個人的兒子嘛,有什麼了不起。」

  「那他姑姑是誰?」

  「誰是他姑姑?噢,你是說他姨姨當朝賈皇后哇。」

  「對呀,他姨姨就是他姑姑了。好,剩下的事你自己想去吧。」

  劉琨想,石潘二人對賈謐的態度沒什麼可奇怪的呀。朝裡有人好當官,沒有靠山,錢再多也會受氣,人再漂亮也會討吃。現在是賈太后握著大權,賈謐又是風雅之人,罩著二十四友,彼此都有好處。他把主要的利害關係向石若蘭講了一遍,姑娘的臉舒展開來,像一朵初綻的桃花兒。

  石若蘭道:「好,現在我答應你切磋琴棋書畫。」

  劉琨道:「那我們今天只能空‘彈’了。」

  石若蘭道:「為什麼?」

  劉琨道:「沒帶琴哪。」

  石若蘭笑了,歪著頭說:「如果我找來琴,你就給我彈廣陵散。」

  劉琨還沒反應,石若蘭把手一招,小婉從花影中走出,懷中抱著一把古琴。劉琨接過這把古琴,愛不釋手,左瞧右看,見造形渾圓,製作精細,頸、腰內收部分十分光滑,色澤手感都是上乘,用料最少也是八百年以上的杉木。手指頭輕輕一彈,古琴發出的音色純正。他喃喃自語:「這是哪弄來的,真是把好琴。」

  石若蘭道:「聽爹爹說,是揚州制琴世家所制,他在南方時花千兩銀子購買的。」

  劉琨明白了,原來若蘭有備而來,笑道:「哈哈,上了你的套啦。可我對廣陵散也是一知半解,怎敢在姑娘面前弄巧哇。」

  石若蘭噘起小嘴兒,道:「我不管,我只要聽就是了。」

  劉琨道:「廣陵散是嵇康前輩根據古曲加工而成,現在看來不太合乎時宜。」

  石若蘭問:「為什麼?」

  劉琨咳嗽一聲:「這個嘛,我也說不好。」

  石若蘭道:「說不好,你就彈嗎,」姑娘眼珠一轉,「這樣吧,你彈好了我就把這把古琴送給你,怎麼樣。」

  劉琨坐正,運氣之後,輕輕撥動琴絲,一個個空靈的音符似從山谷中飄了上來,慢慢地匯成一絲絲煙霧,一觸就散了,在手指間纏繞,在腳下盤旋。慢慢地,匯成一層層的雲霧,人仿佛飛起來了,穿越一切世俗的喧囂,來到了山林裡,空氣似乎都化成了纏綿的水,靜靜地流淌,只能聽見小鳥展開翅膀的聲音。漸漸地,古琴的聲音更加幽靜,似乎變成了山澗水滴的聲音,樹葉輕輕飄落的聲音,花瓣張開的聲音……咦?突然,有了廝殺聲,刀光劍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樂聲戛然而止,只剩下餘音似輕煙一般嫋嫋散去。

  石若蘭和小婉的情緒隨著琴聲起伏波動,或熱淚盈眶,或激昂慷慨,或凝神遠望,或癡或笑,不能自已。

  麻雀、燕子在頭頂盤旋嬉鬧,越聚越多……

  一曲下來,劉琨恍若隔世。

  石若蘭清醒後道:「真正見識了什麼是奇妙絕倫啊。」

  劉琨道:「廣陵散著重表現了聶政從怨恨到憤慨的感情發展過程,和他不畏強暴、寧死不屈的復仇意志。難免有戈矛殺伐的爭鬥氣氛,你們這些小姑娘,還是不聽的好。」

  石若蘭道:「沒關係,世事難料嘛。那我們先行一步了。」

  石若蘭說走就走,劉琨追趕著喊道:「小蘭,你的琴。」

  石若蘭回眸一笑:「越石哥,古琴是你的了。」

  7

  芳菲苑獨立在河的南岸,圓月形的門兒,兩旁一米多高的花枝作牆。牆裡牆外,渾然一體。

  劉琨盧諶細細感覺著它的幽靜,仿佛自身也化作金穀園的一草一木了。晚宴後,二人在碧玉的指引下,頂著月明之夜,參加在青石板上舉行的篝火舞會。這碧玉帶著另外三位姑娘,簇擁在他們左右。她們二人分別跟隨一人,連上茅廁都要相跟侍奉。不用說,碧玉必是緊隨劉琨了。

  盧諶道:「姑娘,我們不用了,你們早點休息去吧。」

  碧玉答:「兩位公子,這是我們金穀園的規矩,只要把公子侍候好,我們自己才好。」

  劉琨道:「子諒,你就不要為難她們了,石將軍的脾氣你還不知道。去年因為有幾位婢女陪酒不周,白白葬送了性命。」

  盧諶苦笑:「石將軍盛情,讓人吃不消哇。」

  劉琨大笑:「經歷此番風花雪月,只怕你連駙馬都不想做了。」

  盧諶道:「姐夫,我看你才是性情中人。這次石將軍為王詡大人送行,邀請二十四友相聚,你不會玩物喪志吧。」

  劉琨道:「呵呵,是不是想在盧雪面前告我一狀呀,老實說,我還真有點江郎才盡的感覺。」

  走不多久,見前面燈火通明,琴瑟聲聲,熙熙攘攘。金穀園中間地帶,有一處巨大的青石板,平整方正,能容三四百人之眾,那石板邊于臨河高處有幾塊兀石,最大的一塊有丈余高,形似春筍,上邊鐫著「詩林」二字,是石祟大宴賓朋和藝妓表演的地方。

  晚會的氣氛一下將劉琨他們吸引了。那劉琨只顧和碧玉姑娘形影不離,不知不覺中與盧諶走散。

  這裡有飲酒論詩的,有賞月觀景的,而更多的人則是觀看胡姬表演。劉琨對胡笳情有獨鍾,對胡姬同樣偏愛,她們美麗大方,飲酒也罷,歌舞也罷,處處魂牽夢縈。

  這裡有幾十名胡姬,個個青春年少,著衣特別,舞姿各異。身上穿著裝飾銀帶的五色繡羅寬袍和典型的西域才有的窄袖羅衫,頭上戴著尖頂的帽子,帽子上綴著金鈴,轉動的時候,鈴聲悅耳清脆,腳上蹬著紅布靴。

  眼前在跳一種柘枝舞蹈,胡姬們腰肢纖細,身材修長,又有一雙迷人且水靈的大眼睛,舞起來含情脈脈。此刻,她們的面部表情和身體都是靈動的語言。她們那腰肢纖細得就連帶有垂鈿的腰帶也顯得沉重,每一次多情地回首,雪膚花貌上深邃的眼睛都像兩潭秋水,勾人心弦。

  一會兒,兩朵大大的蓮花轉動著出現了,蓮花綻開後,兩名綺貌花顏的胡姬從花瓣中緩緩地出現在觀眾面前,然後隨著極富韻律的音樂翩翩起舞。鈴兒輕響,修長的身姿更加婀娜,充滿異域情趣。其中一個胡姬走近劉琨,雙目瞪圓,秋波蕩漾,眉梢帶春,當真讓人看得目不轉睛,屏氣凝神。一曲終了,豔麗的胡姬脫去輕紗般的羅衫,裸露出圓潤豐腴的香肩。

  這風姿綽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全都真實到可以捕捉。這觸手可及的軟玉溫香,讓劉琨緊握著碧玉的小手不放。

  劉琨又去瞧另一處的胡旋舞。舞姬穿著錦緞做的緋紅長袍,翠綠的錦布褲,紅鹿皮質的小靴子,踩在一個不斷旋轉的大圓球上,隨著圓球的滾動,舞姬在球的頂端旋轉跳躍,奇異迷幻。她們的身體輕如飛燕,更顯幾分活躍,時爾旋疾如風,時爾奔騰歡快,又有鼓笛伴奏,展示著無窮的魅力。讓人感受到,片刻的永恆,也足慰平生!

  劉琨向一位胡姬請教胡笳的吹奏技法。他的心已在藝術的世界裡得到了最大的自由。胡姬大多來自西域的龜茲,那些別樣情色的胡姬最先都是在龜茲集中,一起學習比媚惑人心還要深沉點兒的東西。她們妝不點而濃,身上凝結著複雜的文化風情。在彈撥樂器擺弄姿勢上,她們深受印度佛教歌舞的影響,舉手投足都是伎樂飛天的造型。眉目清秀,唇色檀紅,又掩飾不住醒目的胡女容貌。在她們的身上,無不讓人產生對異域遠方的神往。劉琨從記事起,就見到洛陽街頭有大批被販賣來的胡姬。她們或是在酒肆當壚賣酒,或是在富賈的家宴上承歡賣笑,成為中原一道奇景。

  子夜,人們的喧鬧趨於平靜,樂聲仿佛在耳邊回蕩不止,酒蟲鑽進肚子裡歡騰著。有美酒佳人,劉琨一爽到底,通宵達旦。回到芳菲苑時,一望東方日出,詩意水到渠成,脫口而出:

  虹梁照曉日,淥水泛香蓮。

  如何十五少,含笑酒壚前。

  花將面自許,人共影相憐。

  回頭堪百萬,價重為時年。

  8

  昨晚,賈謐一陣豪飲,然後抱著美人風流快活去了。

  賈謐住的清馨閣,原是石祟和綠珠的別宮,修建得華美絕倫,連茅廁裡都準備了各種香水、香膏。早晨起來,賈謐有四位姑娘恭立侍候,她們一律穿著錦繡,打扮得豔麗奪目。賈謐上了茅廁,看裡面擺放著蚊帳、墊子、褥子,還有婢女捧著香袋侍候,自歎石祟富貴的不知怎麼活了,只是享受異性服務的快感,讓他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地滿足。出了茅廁,姑娘們當中的領班率眾列隊,莊重地道:「請公子更衣。」賈謐來金穀園多次,已習以為常,乖乖地脫下衣服,由姑娘們擺弄,直到打扮得油頭粉面方罷。

  走出清馨閣,賈謐去找潘嶽。

  外邊,劉輿坐于水濱吟詩,陸機泉畔揮毫,左思徜徉于林中,個個逍遙自在。賈謐和大家頻頻招手示意,心道:諸友歡聚一堂,必須有新詩展露,以壓群芳。

  潘嶽在青石板詩林處席地而坐,手握酒壺,悶悶不樂。賈謐問道:「潘兄為何一人獨飲美酒?嫂夫人去世數月,想不到你還是如此寂寞。」

  潘嶽站起來,行了禮,道:「公子早哇,來來來,我們一同望日飲酒,哪會有什麼寂寞。」

  賈謐道:「兄長雅興,小弟甘願奉陪。」

  潘岳對著賈謐身邊的婢女道:「你們望日出,我們喝美酒。」

  婢女道:「我們遵命便是。」

  賈謐這才注意到,他不遠處也有兩個姑娘站著舉頭望日,自覺好笑,隨口吟道:「日出金穀紅勝火,春來洛水綠如藍。」

  潘嶽道:「胡姬如意舞,箏鳴金穀園。在潘岳看來,景美,人美,抵不過酒到肚裡美。」

  賈謐道:「有美女相陪不是更盡詩興嗎?為什麼人事兩非呢?」

  潘嶽道:「說得好。只是在潘岳心中,美女已乘風而去,剩下的不過是一具具行屍走肉罷了。潘某此番愚見讓公子見笑了。」

  潘嶽一杯複一杯,已有醉意,臉上再也掩不住心中的傷感。賈謐見狀,安慰道:「好,咱們說點高興的。自建安七子成名以來,近百十年,從未有過像我們二十四友這麼多的文朋詩會,這次金穀園一聚,我們得有一批上乘之作傳世才是。我賈謐才疏學淺,還是煩勞潘兄再作一首,給我裝裝門面才好哇。」

  潘嶽道:「公子厚愛,本人一定盡力。」

  於是兩人又開懷舉杯。

  潘嶽大醉,走路跌跌撞撞,婢女們趕緊攙扶。潘嶽甩開,對著金水東逝,悲痛欲絕。妻子楊氏的笑臉浮在水波中那樣,楚楚可憐,揪人心肺。二十年的夫妻,恩愛如初,情真意切。哀愁繚繞在心間,永遠拂拭不去。眼中的春水花月,一暫態變化為秋風落葉,醞釀在胸的詩情迸發出來。

  漼如葉落樹,邈若雨絕天。

  雨絕有歸雲,葉落何時連。

  晝愁奄逮昏,夜思忽終昔。

  輾轉獨悲窮,泣下沾枕席。

  人居天地間,飄若遠行客。

  潘嶽賦詩一首,眼皮搭拉下來,昏昏欲睡。婢女們一擁而上,將他架了去。

  賈謐對著他的背影,感慨萬端。

  左思有感于潘嶽的純情,道:「潘兄何故于此呢。」

  陸機則歎:「世間情為何物耶。」

  左思個子矮小,身材瘦弱,嘴巴前突,眼窩凹陷。兩名婢女和他都保持著一定距離。

  陸機左瞅右瞅,問道:「劉越石呢?」

  賈謐道:「劉琨這個夜貓子,大概才入溫柔鄉吧。」

  哈哈哈哈。

  ……

  太陽爬上山坡的時候,石祟在十餘名女子的簇擁下,來到詩林石處。這些女子中間,只有一個穿著綠綢絲衫,其餘均穿藍衣。這位綠衣女子緊靠石祟身邊,步態婀娜,貌美驚鴻,看似二十多歲的年紀。眾人的眼球都一下子聚集在她的身上。盧諶暗想,難道她就是綠珠,石若蘭都十五六歲了,她怎麼看上去才二十多歲。

  這會兒,賈謐等人正在此高談闊論,石祟一來,都推薦他發言。

  石祟蹬在一塊石頭上說話。「各位,王詡將軍要去長安赴任,我石祟與王將軍有莫逆之交,今天為他送行,特邀賈公子親臨,和我們二十四友相聚,以詩會友,石某真乃三生有幸。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現在讓綠珠為大家助興。」

  那女子果然就是絕代佳人綠珠。

  綠珠之美,匪夷所思。

  幾個藍衣女子在石板上鋪上一大塊毯子,綠珠盈步出場,氣韻若仙,頓時博得陣陣喝彩聲。她長袖飄舞,靚姿婆娑,無不喚起人們對飛天的想像。

  劉琨在碧玉的催促下起床,正好趕上看綠珠翩翩起舞,忍不住吟道:「驚鴻婉轉掌中身,只疑飛過洛陽春。」

  綠珠舞王昭君出塞,莊重大雅。她神態自若,情出內心,邊舞邊回想自己半生的坎坷。綠珠生在越地,盛產明珠,少女時即貌如天仙,名聲遠揚。被石祟用十鬥珍珠買下,千里迢迢,背井離鄉,跟隨石祟來到洛陽,思鄉之情,常掛心懷。思想昭君出塞的孤苦伶仃,綠珠感覺與自己同病相憐,因而此舞不只是用動作給人表演,而是一次次的釋放那對故鄉的深深眷戀。

  此情綿綿,撥動心弦,石祟也屢次被綠珠真情打動。他按捺不住那沖到嗓子眼的詩情,道:「我來給大家唱一曲。」

  劉琨的情緒早融進綠珠創造的歷史和藝術當中。他的腦子裡同樣地詠歎著石祟的歌詞:

  我本良家女,將適單于庭。

  辭別未及終,前驅已抗旌。

  僕禦涕流離,猿馬悲且鳴。

  哀鬱傷五內,涕位沾珠纓。

  行行日已遠,遂造匈奴城。

  延我於穹廬,加我閼氏名。

  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

  ……

  傳語後世人,遠嫁難為情。

  歡歌一陣,酒菜齊備。石祟與賈謐、王詡等同席而坐。

  石祟道:「我們今日飲酒,每人當有詩興,留墨金穀。」

  賈謐道:「對,飲酒當賦詩,未能者即罰酒三鬥。」

  「好。」「好!」眾人高聲應和。於是,絲竹偕息而墨香四溢,逸興飛揚。

  王詡道:「王詡不才,承蒙石將軍厚愛,能夠一睹各位才子佳人的音容,實在是榮幸得很。石將軍說得對,適意盡性,樂天知命,人生當如此啊!」

  石祟道:「可惜生命終難永久。勝地不常,數日過後,此處便人去樓空了。來,乾杯!」

  王詡默然,少許道:「不如將今日盛會詩賦匯成一本集子?由此可以名揚四海。」

  名聲?生命已逝,虛名何用?石崇暗忖。可他仍然道:「好主意!由賈公子作序最好。」

  賈謐推辭道:「我們這裡人才濟濟,不妨由你和潘兄作序為佳。」

  石祟道:「潘嶽大醉而歸,明日我們再作序不遲。現在看誰來先聲奪魁。」

  劉琨站起來鼓掌,隨手暢飲一杯,應聲而作:「金穀鶯亂飛,佳人拂金水。二十四友聚,桃李花肥時。」

  賈謐誇獎說:「不愧為俊郎,好!」

  左思不會飲酒,做詩卻是得心應手,站定了道:「鬱鬱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陸機兩手推開,吟誦開來:「西山何其峻,層曲鬱崔嵬。閑夜撫鳴琴,惠音清且悲。一唱萬夫歡,再唱梁塵飛。思為河曲鳥,雙游豐水湄。」

  賈謐起身道:「昔餘與子,繾綣東朝。雖禮以賓,情通友僚。嬉娛絲竹,撫鞞舞韶。修日朗月,攜手逍遙。」

  陸機略一思索,道:「謝了,我再給大家賦一首助興:分索則易,攜手實難。念昔良遊,茲焉永歎。公子雲感,貽此音翰。蔚彼高藻,如玉如蘭。」

  ……二十四友各展才華,金穀園中鶯歌燕舞。

  這會兒,石祟再也沉不住氣了,序言也一揮而就:時征西大將軍祭酒王詡當還長安,餘與眾賢共送往澗中。晝夜遊宴,屢遷其坐。或登高臨下,或列坐水濱,時琴瑟笙築,合載車中,道路並作。及住,令與鼓吹遞奏,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鬥,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

  石崇擲筆於地,端起酒杯,面朝眾人,放聲道:「讓諸位見笑了。不過今日大家既有幸聚于此地,文才優劣便無須多論,杯中之物方為所求。來,幹!」語畢,仰首將杯中酒飲盡。

  眾人正在興頭上,潘嶽及時返回,恭敬地道:「各位見笑了,潘某來遲一步。」

  石祟道:「來得好!若不能做詩,罰酒三鬥。」

  潘嶽眼一眨巴,出口成章。「王生和鼎實,石子鎮海沂。親友各言邁,中心悵有違。何以敘離思,攜手遊郊畿。」隨後,婢女鋪紙于地,潘嶽便揮毫潑墨:朝發晉京陽,夕次金穀湄。回溪縈曲阻,峻阪路威夷。綠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濫泉龍鱗瀾,激波連珠揮。前庭樹沙棠,後園植烏椑。靈囿繁石榴,茂林列芳梨。飲至臨華沼,遷坐登隆坻。玄醴染朱顏,便愬槊杯行遲。揚桴撫靈鼓,簫管清且悲。春榮誰不慕,歲寒良獨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

  ……

  9

  黃昏時分,一人騎俊馬飛報芳菲苑:滎陽公主病故了。

  來人是盧諶的家丁。盧諶一聽,頓時失魂落魄。滎陽公主年方二八,正值花季,怎麼會撒手人寰。

  盧諶道:「姐夫,小弟先行一步了。」

  與盧諶道別,劉琨兀自傷感。岳父盧志身為朝中大臣,數十年服侍皇室,好不容易使盧氏能夠攀龍附鳳,卻是一簾幽夢,看來盧諶是沒當駙馬的命。他寬慰著自己。

  金穀園之夜,皓月當空。圓月紅得像新娘臉上蒙了層透明的蓋頭,群星翹首盼望得到她的垂青。

  劉琨獨自步出芳菲苑。

  金水河邊,月光如水。

  劉琨想著石祟在序言中寫道: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二十多歲的他,初次對生命產生出淡淡哀愁。滎陽公主的死,或許在他的浮華生活中濺起了點點微瀾。

  經過一天的喧囂,山谷靜了下來。劉琨於寂寥中體味到一絲自省,仿佛石祟和他們這些人的奢侈生活正在遠去。

  夜色朦朧,看不到鮮花靚女,卻充滿詩一樣的意境。它給人的是一種超越現實的美妙和靈感。劉琨順著河邊的小道散步,思謀著聞雞起舞劍法的招式。這套與祖逖共同創建的劍法,雙劍聯璧,驚世駭俗,可自從司州回到洛陽,劉琨加入了文章二十四友,祖逖則去了齊王那裡任職。劉琨與祖逖一別數載,回想起當年夜半起舞,心裡邊還暖暖的。近幾年,他一直在自創聞雞起舞的劍式。

  這時,前邊有人說話,聲音很耳熟。

  「娘,咱家富貴榮華,非尋常人可比,你為什麼還常常一個人鬱鬱寡歡呢。」

  「蘭兒,自從跟你爹來到中原,娘心底裡的思鄉之情就沒有間斷過,表面上歡聲笑語,背地裡以淚洗面,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了。」

  「娘,你不喜歡爹爹嗎?」

  「娘的一切都是你爹買下的,有什麼不喜歡呢。」

  「要不我找爹說說,讓你回姥姥家探望。」

  「傻女兒,你娘和你爹無話不談,怎麼能讓你傳話兒。」

  「那你為什麼不向他談及自己的思鄉之苦呢。」

  「傻孩子,你還小,將來會明白的。我們家表面上富可敵國,風光得很,其實這是在刀尖子上耍把戲,稍不留神就會粉身碎骨。」

  「娘,你怎麼會這麼說呢。」

  「娘也不想有這個擔心,可是世上的百姓都那麼窮,你爹幾乎是一夜暴富,別說百姓,就是官場上有幾個能容下呢。」

  「那我家為什麼有那麼多錢呀?」

  「你一個小孩子家,還是不要問東問西的好。總之這都是當官得來的,要不然,世上怎麼會有那麼多人爭著當官呢。」

  劉琨聽清了,這是石若蘭和綠珠在一起對話。他和綠珠雖說見過幾面,也僅是仰慕她的美貌、舞姿和笛聲。對她的所思所想,從未有過接觸,此時聽她這番話語,心有所動。

  「娘,這些我爹爹不知道嗎?」

  「你爹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娘,這我就不懂了。」

  「你爹機敏過人,當然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可是他身在其中,爭強好勝,怎麼能做到靜觀呢,上回我讓你急著把他從洛陽叫回來,就是怕他再做出點出格的事情,惹來殺身之禍。」

  「哦,娘,聽說爹要我嫁給淮南王的弟弟,是真的嗎?」

  「唉,我們女人的命從來就是掌握在男人手裡。能嫁到王公貴族家,也是你的福氣。」

  「娘,我不想嘛。」

  「蘭兒,我們娘倆說好了出來賞月開心的,怎麼淨說些叫人心煩的事情。」

  「是呀,這回爹爹辦的詩會可真是熱鬧。」

  劉琨覺著自己不便在窺聽別人的談話,轉身向來時的方向走去,剛邁出兩步,腳絆在一塊石頭上,身子一趔趄,發出了聲響。

  綠珠娘倆被驚動,石若蘭喊道:「誰呀,鬼鬼祟祟的。」

  劉琨不好再躲閃,借著月光趁近了幾步。「是我,越石,出來散步。」

  石若蘭興奮地道:「越石!過來一起賞月吧。」

  劉琨看清了她母女倆的影子,行禮道:「越石向嫂夫人問安。」

  石若蘭不悅了:「劉越石,以後你不准和我爹娘同輩相稱。」

  劉琨尷尬得說不出話來。

  綠珠斥責女兒:「蘭兒怎麼這麼不懂事。你還是小孩子,怎對大名鼎鼎的劉公子如此無禮。」

  劉琨笑笑:「沒關係的,若蘭天真爛漫,非常可愛,越石也一直把她當小妹妹看待。」

  石若蘭開心地笑了。「這就對了嘛。越石哥,明天端午節,我請你吃粽子哦。」

  10

  次日是端午節,狂歡了兩天的劉琨早早地入夢了。他迷迷糊糊的上了山,這山高不可攀,累得他邁不動步子。突然聽到有人喊救命。他順著聲音跑過去,一看是一隻丈來長的花斑虎叼著若蘭,若蘭拼命地喊叫。劉琨手持長劍沖了過去,對著老虎使出聞雞起舞劍法第九式: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輈。那虎冷笑著說:「劉琨,你的寶劍不過是花架子,沒有祖逖你們的珠聯璧合,你是鬥不過我的,哈哈哈。」劉琨熱血沸騰,一招不成又進一招,那虎見他無所畏懼,劍氣逼人,只好說:「好骨氣!姑娘給你,你要好自為之。」……

  劉琨驚醒後,睜開眼睛,天色已大亮了。剛才的噩夢仍在腦海中殘留著。怎麼和若蘭扯在一起,她還是個涉世未深的小妹妹呀。老實說,他尊敬石祟,對絕代佳人綠珠更是仰望已久,自然對石若蘭有幾分好感。石若蘭長相酷似綠珠,只是個頭小了點,又不及她媽身材苗條,想來是汲取了石祟的缺點。姑娘出生在大富豪家,沒有嬌生慣養,就已經難能可貴了,更何況她琴棋書畫無所不通,既有大家閨秀的氣質,又有鄉野少女的活潑,怎能不讓人喜愛呢。劉琨又想到盧雪,他們成婚數年,聚少離多。盧雪雖醜,性情溫善,在家和父母相處和睦,總是被街坊鄰居稱道。還是不要胡思亂想了吧,金穀園詩會結束後,該回家與家人團聚了。

  劉琨正在對夢中的事進行清理,碧玉姑娘進來叫他:「劉公子,老爺說端午粽子宴席已經擺好,請你過去。」

  來到餐廳,陸機兄弟和左思等人已經在座。婢女們或端著盤子,或提著竹籃,穿梭不停,擺放粽子。粽子的香味兒,直教劉琨的鼻子嗅來嗅去。

  石祟手牽著若蘭進來了。他一來便道:「今兒吃了粽子,朋友們就又各奔東西了。一定要吃好喝好,然後一路順風。」

  石祟和劉琨陸機他們坐在一起,石若蘭隨他坐下。石祟道:「我家蘭兒也想瞧瞧你們這些名人,還想著當女博士哩,哈哈哈。」

  劉琨向石若蘭友好地點頭示意,眼珠卻不離桌上的粽子。

  這粽子擺了一桌子,有蘆葦葉的,有竹葉的。拳頭大小,三角、四角,方形、菱形,各不相同。人們不約而同地冷落了酒肉,只盼早點把這一年一度的珍品送到嘴裡。

  石祟把各位賓朋向女兒做了介紹,然後才道:「請諸位嘗嘗今年的粽子吧。」

  在旁邊站立的婢女把粽子給各自的客人剝開,遞了過去。劉琨嘗了一口,頗有詫異。「這粽子不是江米大棗耶。」

  陸機說:「我這是蓮子兒粽。」

  左思說:「薄荷香粽。」

  石若蘭說:「你們每人吃的都不一樣呢。這是爹特意從嘉興訂做的原料,千里迢迢地用快馬送來的。」

  眾人大驚。瞅著石祟,等待下文。

  石祟也在吃粽子,說:「我這是——嘿嘿,松仁粽。小女的話不錯,我在江南時吃慣了那的粽子,江南吃粽子與我們北方不同,講究多著呢。」

  石若蘭搶先說:「爹,我來介紹。這江浙一帶,嘉興粽子最好吃了。竹葉粽、艾香粽、豆沙粽,七八種呢。就說這豆沙粽子吧,先把糯米淘淨,夾棗、栗、綠豆,以艾葉浸米裹了,方可入鍋煮。還有這薄荷香粽子,取薄荷水浸米先蒸軟,拌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才行。」

  劉琨聽她講得著了迷,想不到一個粽子還這麼多做法,嬉笑說:「若蘭,你見識不少嘛,我看以後不僅當女博士,還能當禦廚哩。」

  石若蘭臉一紅,說:「這都是這兩日從嘉興五芳齋來的師傅向我講的呢。越石哥,你喜歡吃什麼樣的?」

  眾人看出二人很熟。陸機點點頭道:「若蘭,你眼裡只有俊郎,我們這些叔叔可有意見了。」

  左思附和說:「對對對,我也是這個意思。」

  石祟笑著對女兒說:「你看看,你在叔叔們面前班門弄斧,也不知害羞。」他轉臉對陸機說,「陸兄怕是許久沒回江南了吧,小女嘴尖舌快,請別介意。」

  陸機說:「哪裡耶,今兒個在石兄這吃到江南風味的粽子,了結了我的一片鄉情,陸機兄弟感激不盡呐。」

  石祟說:「陸兄過獎了,我們二十四友這一別不知何時何地再能相聚,石祟想用這粽子代表對大家的情誼,請多多益善。」

  劉琨聽罷,動容地說:「好,我劉琨一定多吃粽子,吃得越多,情誼越深啊。」

  石若蘭聽劉琨這麼說,親手給他扒開一個遞過來,說:「對,我也祝你多多益善。」

  劉琨望著姑娘的眼睛,好似讀懂了點什麼。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