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謀士
img img 二流謀士 img 第8章 潛伏使命
8
第21章 以假亂真 img
第22章 穎川疑雲 img
第23章 血戰磐河 img
第24章 走馬擇主 img
第25章 第二戰場 img
第26章 黑衣死士 img
第27章 斂財取道 img
第28章 屯兵博陵 img
第29章 與商相謀 img
第30章 安平客棧 img
第31章 安平校尉 img
第32章 百變伊人 img
第33章 女兒心思 img
第34章 馬不停蹄 img
第35章 白虎之威 img
第36章 弄巧成拙 img
第37章 南轅北轍 img
第38章 虛虛實實 img
第39章 世人負我 img
第40章 二荀之抉 img
第41章 死地求生 img
第42章 殺戮夢魘 img
第43章 黃河水賊 img
第44章 販夫走卒 img
第45章 故人相見 img
第46章 閉月添愁 img
第47章 計出連環 img
第48章 暗潮涌動 img
第49章 風雨欲來 img
第50章 意外收獲 img
第51章 東平太守 img
第52章 異軍突起 img
第53章 銜枚夜襲 img
第54章 破虜鋒芒 img
第55章 賢士論鄭 img
第56章 寧陽相會 img
第57章 飛戟擲敵 img
第58章 山陽戰略 img
第59章 不戰而定 img
第60章 女兒嬌 img
第61章 弓弩之道 img
第62章 北海馳援 img
第63章 五日之約 img
第64章 二將歸心 img
第65章 重立破虜 img
第66章 激將出擊 img
第67章 二虎相鬥 img
第68章 英雄胸襟 img
第69章 再入長安 img
第70章 棋風如人 img
第71章 焦尾琴情 img
第72章 如約婚期 img
第73章 兗州決斷 img
第74章 青皇促駕 img
第75章 偃旗息鼓 img
第76章 柳暗花明 img
第77章 宜陽血戰 img
第78章 洛河之水 img
第79章 癡情蔡琰 img
第80章 琴由心生 img
第81章 關中混戰 img
第82章 新仇舊恨 img
第83章 以退爲進 img
第84章 司農朱雋 img
第85章 倒行逆施 img
第86章 中山龍嘯 img
第87章 雁門奇襲 img
第88章 白發徵夫 img
第89章 不歸之途 img
第90章 命運轉機 img
第91章 自投羅網 img
第92章 傲骨涉險 img
第93章 各懷心思 img
第94章 胡笳聲斷 img
第95章 咫尺天涯 img
第96章 困獸欲搏 img
第97章 落尾神箭 img
第98章 難竟之功 img
第99章 平靜暗潮 img
第100章 病從口入 img
img
  /  2
img

第8章 潛伏使命

鄭綸遣散公孫瓚的騎兵在先,顏良於途取亂軍屍首冒充華雄首級在後,袁紹平白添了一員大將,瞞過了所有人,就連袁紹的親信謀士逢紀和許攸也全然不知。袁紹把華雄調歸鄭綸統轄,正式確立了鄭綸在渤海軍中的地位,卻是引起了逢、許二人的羨慕和嫉恨。

卻說董卓收到前線戰報,都督華雄以及副將李肅、趙岑陣亡,胡軫又降了關東聯軍,頓時慌了手腳,急急忙忙召來女婿兼心腹謀士李儒商議。李儒立刻下令溫侯呂布馬上率八部精騎增援虎牢關,另一方面,加強洛陽城中守衛,嚴防出現裏應外合的不利局面,袁紹之叔,太傅袁隗首當其衝,全家收監,只待問斬。

朝中多有袁氏舊部,紛紛來求董卓,還沒等見到董卓,就被李儒安排下的刀斧手一一逮捕,如此一來,竟再無人敢上相府求情的。消息傳到袁紹軍營,袁紹立即召來袁術,商量營救袁隗事宜。

袁術簡直不太敢相信袁紹的話。原來袁紹在袁家乃是庶出,地位遠遠不及嫡系子嗣袁術,完全憑借個人的能力以及名望,曾經出任「西園八校尉」之一中軍校尉,地位僅次於上軍校尉,十常侍之一蹇碩。後來十常侍作亂,袁紹與當時同爲西園八校尉之一的曹操並力協助何進誅殺叛軍,立下大功,其聲望更不是紈絝膏粱子弟袁術所能比擬。然而袁隗卻是一個固執的正統主義,袁氏兄弟的父親袁逢故世之後,袁隗一直都支持袁術而反對袁紹,因此袁紹似乎應該巴不得袁隗早死才對。

袁術的確打算派人潛回洛陽,伺機營救袁隗,然而苦於勢單力孤,正彷徨無計,卻沒想到哥哥袁紹竟能如此深明大義,心裏頗有幾分感動,當下就道,「此事全憑哥哥吩咐,只要能保全叔父大人性命,我帳下衆將任由哥哥調遣。」

「好!」袁紹等的就是這句話,「我近日得一奇人,可謂福將,取汜水關便是此人功勞。」

袁術當然知道袁紹說的是鄭綸,偷襲汜水關,雖然算不上什麼了不起的戰績,但是能用如此微薄的代價取得成功,已經足夠引起諸侯們的注意,尤其是有志逐鹿中原的幾位梟雄,曹操和劉備分別在不同的場合表達過對鄭綸的招攬之意。袁術卻還有保留,因爲鄭綸是哥哥袁紹的手下,也就是在袁氏兄弟爭奪家族大權的間接對手,此時袁紹大度地把家族權利放下,一心營救袁隗,終於讓袁術開始正視鄭綸,「兄長的意思,是讓伯純潛入洛陽?」

袁紹連連點頭,「伯純有一鄉人,對於洛陽城中各處非常熟悉,若再得一名可靠的勇士襄助,定可成事。」

袁術大喜,「某愛將紀靈,本在臥牛山落草,手中善使三尖兩刃刀,有萬夫之勇,且有飛檐走壁之能,更兼結義兄弟五人,皆好手段。若遣紀靈襄助,叔父大人可保無虞。」

袁紹連忙喚人召見鄭綸。

鄭綸進帳,袁紹忙把計劃簡單地告訴鄭綸,鄭綸頓時犯起了嘀咕,不用問,鐵定又是許攸出的鬼點子。洛陽城外虎牢關防守森嚴,怕是連只鳥都飛不過去,呂布增援之後,屢屢挑戰,接連斬了數名大將,殺得衆諸侯聞風喪膽,一退再退,索性返回汜水關相持。奇怪的是,劉備自從關張建功之後,竟也開始保存實力,羣毆的時候便去湊個熱鬧,一旦不利,跑得比誰都快,因此三英戰呂布的熱鬧,鄭綸始終都沒趕上。許攸這是典型的借刀殺人,呂布士氣正不可一世,讓鄭綸帶人要混進洛陽,簡直就是去送死。可是鄭綸仔細一想,眼下的僵局如果能從洛陽城中先打開缺口,未嘗不是一個機會,更何況私心作祟,呆在袁紹身邊早晚會被小人害死,況且洛陽城中吸引鄭綸的人可就太多了……

袁氏兄弟見鄭綸遲遲不應,都有些不快。袁紹輕輕地咳嗽幾聲,「伯純,莫非有什麼難處?盡管道來。」

鄭綸忙道,「主公,此去洛陽困難重重,鄭綸只有一事,還望主公答應我。」

「但說無妨。」袁紹的算盤打得響亮,不管怎麼說,在他的眼裏,鄭綸絕對不是什麼不可或缺的人物,先前用鄭綸拿下汜水關,袁紹幾乎沒有動用任何自己的力量,而鄭綸是屬於自己麾下的,鄭綸的功勞也就是袁紹自己的功勞。嘗到了甜頭的袁紹幾乎不用考慮就採納了許攸的建議,即使失敗了,那也只是損失了一個鄭綸,甚至能搭上袁術的頭號猛將,袁紹穩賺不賠。

鄭綸不是傻瓜,而且他也從未把任何人當成傻瓜,此時已經慢慢摸出了袁紹的心思,心中微嘆一聲,面色顯得有些凝重,「主公既然對我委以重任,鄭綸必當竭盡所能,只是營救太傅大人只是其中之一,如果能借此聯絡城中反董義士裏應外合的話,那麼洛陽城便不攻自破!因此,主公率大軍與呂布對峙,且忌盲目出擊,只需堅守關隘便是。」

袁紹的神情一變再變,當他開始對鄭綸有所了解之後,很快就發現,其實這樣的人才已經非常難得了,袁紹確實後悔了,但是他絕對不會改變自己的決定,只是後悔的情緒難免會遷怒到許攸身上。鄭綸做夢都沒有想到,袁紹慢慢疏遠了許攸,竟是因爲自己。

******

華雄隨西涼大軍進駐洛陽之後,一直負責四門城防重任,直到關東盟軍進犯,華雄按捺不住才主動請戰去了汜水關,因此對於洛陽城中軍備情況非常熟悉,有華雄引路,自然沒有任何問題,關鍵是如何突破虎牢關。

呂布絕對是令鄭綸最頭疼的家夥,虎牢關依山而立,厚實的城牆與崇山峻嶺渾然一體,董卓率領三萬最精銳的西涼鐵騎,親自在關上駐守,關下則是呂布的三千鐵甲軍,與關上互爲犄角之勢。

鄭綸想都不想,立刻掉頭往滎陽方向趕去,華雄深知呂布強橫,紀靈卻是不服,口出怨言,「先生爲何如此懼怕那呂布?我等如果從側山趁夜爬上,兩日可翻過,不日便可抵洛陽。若從滎陽繞道,怕是不下十日,如此,豈不誤了大事?」

鄭綸暗暗冷笑,嘴上卻說,「我等潛伏洛陽,理應避免驚動西涼軍,若被呂布發覺,洛陽城必關閉城門,到時候我們連城門都進不去了。」

紀靈忿忿,只得強忍下來。隨行總共十五名隨從,個個身手矯健,都是跟隨紀靈多年出生入死的悍匪,漸漸地對鄭綸產生了不滿。從滎陽走官道去洛陽,雖然大大地縮短了行程,但是途中不時遭遇來回巡邏的哨衛,幾經盤問,鄭綸每次都是不厭其煩地解釋,自己是山東來京城的客商,並且散了不少金銀,總算一路無事。

快到洛陽的時候,華雄實在忍不住,偷偷地問鄭綸,「難道先生不怕我到了洛陽,反戈一擊?」

鄭綸先是一驚,卻是笑了起來。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