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謀士
img img 二流謀士 img 第5章 倉促上陣
5
第21章 以假亂真 img
第22章 穎川疑雲 img
第23章 血戰磐河 img
第24章 走馬擇主 img
第25章 第二戰場 img
第26章 黑衣死士 img
第27章 斂財取道 img
第28章 屯兵博陵 img
第29章 與商相謀 img
第30章 安平客棧 img
第31章 安平校尉 img
第32章 百變伊人 img
第33章 女兒心思 img
第34章 馬不停蹄 img
第35章 白虎之威 img
第36章 弄巧成拙 img
第37章 南轅北轍 img
第38章 虛虛實實 img
第39章 世人負我 img
第40章 二荀之抉 img
第41章 死地求生 img
第42章 殺戮夢魘 img
第43章 黃河水賊 img
第44章 販夫走卒 img
第45章 故人相見 img
第46章 閉月添愁 img
第47章 計出連環 img
第48章 暗潮涌動 img
第49章 風雨欲來 img
第50章 意外收獲 img
第51章 東平太守 img
第52章 異軍突起 img
第53章 銜枚夜襲 img
第54章 破虜鋒芒 img
第55章 賢士論鄭 img
第56章 寧陽相會 img
第57章 飛戟擲敵 img
第58章 山陽戰略 img
第59章 不戰而定 img
第60章 女兒嬌 img
第61章 弓弩之道 img
第62章 北海馳援 img
第63章 五日之約 img
第64章 二將歸心 img
第65章 重立破虜 img
第66章 激將出擊 img
第67章 二虎相鬥 img
第68章 英雄胸襟 img
第69章 再入長安 img
第70章 棋風如人 img
第71章 焦尾琴情 img
第72章 如約婚期 img
第73章 兗州決斷 img
第74章 青皇促駕 img
第75章 偃旗息鼓 img
第76章 柳暗花明 img
第77章 宜陽血戰 img
第78章 洛河之水 img
第79章 癡情蔡琰 img
第80章 琴由心生 img
第81章 關中混戰 img
第82章 新仇舊恨 img
第83章 以退爲進 img
第84章 司農朱雋 img
第85章 倒行逆施 img
第86章 中山龍嘯 img
第87章 雁門奇襲 img
第88章 白發徵夫 img
第89章 不歸之途 img
第90章 命運轉機 img
第91章 自投羅網 img
第92章 傲骨涉險 img
第93章 各懷心思 img
第94章 胡笳聲斷 img
第95章 咫尺天涯 img
第96章 困獸欲搏 img
第97章 落尾神箭 img
第98章 難竟之功 img
第99章 平靜暗潮 img
第100章 病從口入 img
img
  /  2
img

第5章 倉促上陣

翌日。袁紹點卯升帳,齊聚十六鎮諸侯,孫堅不恥於袁術同帳,推辭不出。

三通鼓畢,還沒等袁紹提議進軍,營外軍士慌忙來報,「華雄搦戰。」

袁紹奮然而起,「哪位將軍願意取逆賊首級?」

汜水關離關東大營尚有五十裏之遙,華雄棄關而出,前來搦戰,擺明了沒把關東聯盟軍放在眼裏,首次出現在袁紹身邊的鄭綸不禁心動。

袁術好歹想要挽回顏面,回頭看看身側的幾位愛將,其中一名黑面大漢,手持一柄三尖兩刃刀,如同兇神惡煞一般,剛要出列,卻被一人佔了先,「小將願往。」

袁紹認得,那是寶貝弟弟手下的數得上的驍將俞涉,見袁術沒有阻攔,便令出戰。

俞涉擡槍上馬,出營接戰華雄。

鄭綸暗暗搖頭,只聽營外金鼓大作,吶喊聲驚天動地,不多會兒,俞涉伏鞍而回,身受幾處重傷,鐵槍竟然被從中砍成兩截。

「末將無能。」俞涉居然還能說話。

袁術怒道,「敗軍之將,還敢來見我?」

俞涉大駭,伏地不住地磕頭,傷口鮮血還在往外滲,慘不忍睹,竟沒有一個爲他求情的。

鄭綸看不下去,湊到袁紹耳畔輕聲道,「收買人心的良機。」

袁紹會意,笑着對袁術道,「勝敗兵家常事,公路不必介懷,吾軍中有良醫,可爲俞將軍醫治,不知意下如何?」

袁術正眼都沒看俞涉一眼,冷哼一聲。

袁紹深知袁術脾氣,俞涉算是已經被他徹底放棄了,現在果真是施恩的好時機,俞涉必定死心塌地爲自己賣命,同時在天下諸侯面前,還掙了一個寬容的美名。鄭綸非常配合地上前攙扶起俞涉,一齊走出營帳,然而背後早又有人出列求戰,冀州刺史韓馥手下上將潘鳳。

******

鄭綸是新任的軍中從事,雖然沒有自己的部下,但是調度軍士的權力極大,出於私心卻是把俞涉安置到了自己的營中,馬上召來營中最好的醫生爲俞涉救治。俞涉失血過多,早就暈厥過去,鄭綸折返回到中軍大帳之時,諸侯皆默然驚懼不已,料想潘鳳怕是已經做了華雄的刀下亡魂。

果然,袁紹背後的哼哈二將便開始躍躍欲試了。

袁紹沉吟不語,似乎是在猶豫接下來該派誰出戰,鄭綸竟搶在了袁紹之前開口,恨聲道,「可惜我河北猛將顏、文二將軍未隨軍出徵,若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顏良文醜二將是粗人,不懂玄機,雖然鄭綸阻止了兩人,但是言語之間分明是在誇贊,二將齊齊把目光對準了袁紹。

袁紹贊許地望着鄭綸,唱起了雙簧,「是啊,真是可惜了。如今帳中諸將,竟無一人是那華雄的對手!」

「盟主緣何小覷了我等?小將不才,願取華雄首級獻於麾下!」北平公孫瓚旗下轉出一人,紅面長髯,極其雄壯,正是關羽。

袁紹認得,前幾日在拜將臺,劉關張留給了他極其深刻的印象。可是袁氏子弟都非常講究出身和官職,袁紹自然不能免俗,乃問道,「現居何職?」

官微言輕,這是劉備兄弟三人的致命硬傷,關羽不答。公孫瓚道,「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

袁術拍案大喝,「小小馬弓手也敢請戰,莫不欺我衆諸侯無大將耶?!來人,與我打出!」

鄭綸冷笑,曹操該出場了。

果然,一直處事低調的曹操開始嶄露鋒芒。曹操早就留意着劉關張三人,勸道,「公路休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過人之處;不如可遣其出戰,如其不勝,再責不遲。」

曹操是檄文的發起者,袁術不可輕易駁斥,恨聲坐回了自己的席位。

袁紹遲疑着望向鄭綸,「遣一弓手出戰,恐爲華雄恥笑。」

鄭綸哈哈大笑,「此真將軍也,若在陣上相見,彼安知此乃平原弓手?」

關羽聞言擡頭,目射精光,感激地看了鄭綸一眼。

曹操側目,問道,「敢問先生名諱。」

鄭綸暗爽,自己可是搶了曹操的臺詞,關羽領得是自己的情!鄭綸斂衽答道,「北海鄭伯純,現居渤海軍中從事。」

得意忘形,帳下早有一人疑道,「莫非是鄭老先生之後?」

鄭綸頓時叫苦,只見一位三十多歲的文士打量着自己,背後旗幟分明就是「北海」,正是北海太守孔融。「天下鄭氏非北海一支,北海非鄭氏一族。」鄭綸無奈,還是那句老話,當然他沒有忘記留個活扣,「孔太守好。」

鄭玄是東漢末年最著名的學者,素以治學嚴謹不圖功名著稱,朝廷屢屢徵闢都被鄭玄婉言謝絕,因此孔融很難相信鄭綸出自鄭玄門下,可是鄭綸竟還認識自己,更讓孔融滿頭霧水。袁紹卻滿心以爲,這是鄭玄的安排,能得到鄭玄這樣名滿天下的名士首肯,自然歡喜無限,乃向諸侯介紹道,「伯純便是當日拜將臺上之人,此乃天以此英才與我也!」

衆人恍然,皆另眼相看。

曹操自覺無趣,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席位上,賜酒這一段也略過了。

關羽向鄭綸一拱手,轉身提刀上馬,剛欲出擊,鄭綸急忙喝住,「將軍且慢,我與將軍同行。」

袁紹一怔,關羽也覺得奇怪。

鄭綸道,「將軍此戰,許敗不許勝!」

關羽臥蠶眉倒豎,「先生莫非以爲關某勝不得那華雄?」

鄭綸慌忙擺手,「將軍別誤會,我們聚集這麼多軍馬,可不是爲了來斬華雄首級,實爲關隘。如果現在殺了華雄,汜水關必來援兵,如果先驕其心,趁其不備,斬關奪旗,一個小小的華雄又算什麼呢?!」

曹操是在場諸侯中反應最平淡的,袁紹則給予了最高的評價,「伯純此計妙極!」袁紹親自命人牽己的追風黃驃馬,借給鄭綸。

鄭綸傻眼了,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見到馬,眼前的駿馬異常高大,如緞般光滑的黃色皮毛沒有一絲雜色,四個馬蹄卻是雪白。鄭綸先向袁紹拜謝,「我久居山中,不善馬術。」

「無妨,此馬性覺乖巧,伯純盡管騎去便是。」

鄭綸苦笑着抓過馬兒繮繩,踏着馬鐙翻身而上,馬兒果然溫馴。

前頭關羽不忿,率先打馬而出,鄭綸慌忙催馬跟上。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