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霸天下
img img 三國之霸天下 img 第3章 青梅竹馬
3
第21章 南下平亂 img
第22章 認祖歸宗 img
第23章 許婚張寧 img
第24章 少走兩步 img
第25章 求職太守 img
第26章 狸貓認門 img
第27章 力勸皇後 img
第28章 冷宮驚聞 img
第29章 宋卿往事 img
第30章 冷宮變故 img
第31章 招攬猛將 img
第32章 巧得智將 img
第33章 內政人才 img
第34章 朱門酒肉 img
第35章 啤酒問世 img
第36章 啤酒換將 img
第37章 童淵弟子 img
第38章 結交衛家 img
第39章 開始剿匪 img
第40章 張任獻計 img
第41章 正妻王綿 img
第42章 起義之前 img
第43章 泄密之因 img
第44章 何進表現 img
第45章 四路討伐 img
第46章 神箭立威 img
第47章 失之交臂 img
第48章 戰局平衡 img
第49章 將帥之才 img
第50章 峽谷伏擊 img
第51章 皇甫義真 img
第52章 一死一俘 img
第53章 坑殺俘虜 img
第54章 火攻之計 img
第55章 相見恨晚 img
第56章 分兵進攻 img
第57章 戰局變化 img
第58章 誘敵劫營 img
第59章 兄弟保重 img
第60章 絕妙計劃 img
第61章 張角後手 img
第62章 濮陽僵持 img
第63章 四面攻城 img
第64章 陷陣精兵 img
第65章 犯言直諫 img
第66章 忠義卜已 img
第67章 廣宗易帥 img
第68章 卑劣手段 img
第69章 敗局已定 img
第70章 急功近利 img
第71章 皇甫兵敗 img
第72章 張角託孤 img
第73章 廣宗使者 img
第74章 深入虎穴 img
第75章 刀下留人 img
第76章 局勢變化 img
第77章 平定黃巾 img
第78章 美女間諜 img
第79章 袁術刁難 img
第80章 脫身之策 img
第81章 威震北海 img
第82章 險些喪命 img
第83章 公孫毒心 img
第84章 月夜攬才 img
第85章 北海蟄伏 img
第86章 絕世猛將 img
第87章 管亥犯境 img
第88章 虛實之間 img
第89章 一統青州 img
第90章 美人來到 img
第91章 曹操夫人 img
第92章 蹇碩之亂 img
第93章 陳留欒氏 img
第94章 驚世祕聞 img
第95章 又一嶽丈 img
第96章 啞女貂蟬 img
第97章 貪心不足 img
第98章 貂蟬姐姐 img
第99章 嶽母公主 img
第100章 婦人壞事 img
img
  /  4
img

第3章 青梅竹馬

一個月之後,徐俊頭上的傷終於好得差不多了,在這段時間,徐俊也從和這對中年夫婦的對話中模模糊糊猜到現在大概是東漢末年,爲什麼說是模模糊糊,又說是大概呢,畢竟楊河夫婦二人只是一般的農民,對於什麼人是皇帝是不太清楚的。

徐俊也了解到他在這個時代的名字叫楊喜,那對中年夫婦就是他在這個時代的父母,父親叫楊河,母親嚴氏,那四人是他的四個哥哥,從大到小分別是楊福、楊祿、楊壽、楊財。開始的時候,徐俊也暗暗覺得好笑,農民就是農民,給孩子起名字也這麼俗氣,叫什麼福祿壽財喜,真難聽。

經過這一個月來的接觸,徐俊發現了楊河夫婦的樸實和楊福兄弟間的友愛,也慢慢地被他們所感染、感動了,徐俊暗下決心,即便是在這萬惡的封建社會,即便自己現在是農民出身,也一定要憑借自己的能力闖出一條光明大道,讓這個家庭能夠過上好日子。

又過了一個月,徐俊基本上把所有的情況全都摸透了,現在確實是東漢末年,當朝的皇帝是漢靈帝,這一年正是熹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72年,徐俊所在地是並州的樂平郡,郡守是趙邱。

楊喜(以後稱爲楊喜)的家雖然也在樂平郡,但是距離樂平郡的治所沾縣卻是很遠,屬於冀州和並州的交界處,地理位置比較偏僻,所以當地的人口也不太多,整個村莊也只有幾十戶人家。

既然已成事實,楊喜也就暫時心安了,在這東漢末年的亂世之中還怕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嗎?俗話說得好,亂世出英雄。

但是,很快,楊喜就發現自己的生活很枯燥,父母兩人每天一大早就上田中幹活去了,四個哥哥也都去幫忙了,中午的時候母親一人回來做飯,做完飯之後兩人先吃了,然後母親再給父親和四個哥哥送去一份。到了晚上,父親、母親和四個哥哥才回來,草草吃了晚飯之後,父親便到外面和村裏的其他人嘮嗑去了,母親則一個人在油燈下織布或者洗衣服、縫補衣物,只有四個哥哥陪着自己說了一會話,便跑出去玩了。

父親回來一般就在一個時辰之後了,一旦父親回來,母親也就停止了手中的活,讓楊喜先去睡覺,然後出去將楊喜的四個哥哥喊回來,讓他們睡覺,等所有的孩子動了,母親也就會吹滅了油燈,隨父親去休息了,不久就會傳來父親粗粗的喘息聲和母親婉轉的聲。

這樣的日子很枯燥,實在是太枯燥了,楊喜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喊。但是,沒辦法,誰讓這個家庭有兄弟五個呢,能夠裹住溫飽就不錯了,家中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供他們去學堂念書,而且前不久楊喜又因爲摔破了頭,使得本來就很貧困的家庭增加了100錢的外債,讀書的希望更是早在楊福四人心中成了泡影(楊喜則不然,正不願學什麼之乎者也呢),好在窮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楊福兄弟四人並沒有因此有任何抱怨。

但是,也正是因爲摔破了頭,使得楊喜的異常並沒有給楊河夫婦和楊福兄弟四人帶來任何的疑心,反倒以爲是什麼後遺症,但是看楊喜的行動、說話一切正常,只是以前的很多事情記不起來了,所以也沒有很在意。

既然沒得學上,傷勢好了之後,楊喜除了每日跟隨哥哥們一起下地幫父親母親幹些簡單的農活,其它的時間便跟着哥哥們一起和村中的一些孩子們玩在了一起,孩子畢竟是孩子,對於楊喜的失憶也是很快就接受了,並沒有很在意,而且楊喜在傷勢未好之前早就從四個哥哥口中對整個村子的人有了一定的了解,自然少不了這村中的孩子們,於是楊喜很快就和這羣孩子玩到了一起。

由於沒有計劃生育,這個村子在八歲到十六歲之間的孩子大約有一百多個,由於年齡層的不同,孩子們在一起玩的羣體也不一樣,和楊喜玩在一起的這十多個孩子都是八歲左右,而在這十多個孩子當中,有一個叫褚蘭的女孩,年齡和楊喜相當,並且比楊喜還要大上兩個月,特別引得楊喜關注。爲什麼呢,因爲這個褚蘭絕對是一個美人胚子,水汪汪的大眼睛,高聳的鼻樑,小巧的嘴巴,尤其是笑起來,兩邊臉上都有一個圓圓的酒窩,特別好看。

以前的時候,他們也經常在一起玩耍,那時候褚蘭對楊喜並不是很在意,但是自從楊喜受傷好了之後,褚蘭就對楊喜格外注意了一些。

爲什麼呢?因爲以前的楊喜是一個膽小怕事、生性懦弱,見了女孩子更是臉紅得像猴的人,猴究竟紅不紅,褚蘭不知道,反正大人都是這麼說,而現在的楊喜卻是一反常態,成了孩子們當中最勇敢的一個,並且性格也發生了突然的轉變,從原來的不愛說話,到現在的滔滔不絕,更是時不時還講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和讓人捧腹大笑的笑話出來,這個轉變讓心細的褚蘭覺得好奇怪,卻又很不理解。

褚蘭的家境也不是很好,褚蘭的上面有三個哥哥,下面還有兩個弟弟,而且褚蘭的母親身體也不太好,不能幹重活,所以褚蘭的家境甚至於比楊喜還要貧困。但是,褚蘭自幼懂事,僅僅八歲就已經學的一手好針線活,心靈手巧。

褚蘭經常繡些東西被父親拿出去賣,也能掙一點錢,後來,褚蘭繡的東西進了太守府,很得太守夫人的喜歡,於是,褚蘭繡的東西便被太守府全包了,而且價格也比在外面賣要高上許多,這使得全村人都對褚蘭刮目相看,認爲她日後必能大富大貴,多年之後,果然應了這句話。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五年過去了,經過五年平淡卻又興奮,枯燥但很溫馨的生活,楊喜逐漸適應了這樣的生活。雖然並不富裕,甚至於可以說是相當貧困,但是這裏的人們都是那樣的樸實、真誠,沒有一絲一毫當代社會的那種爾虞我詐。

五年的生活,可說短也可說長,五年的時間讓楊喜和褚蘭兩個人之間產生了一種惟妙惟肖的關系,其實也只能說是褚蘭的內心對改變後的楊喜有一種莫名的喜歡,這就是所謂的朦朦朧朧的愛情,只是褚蘭太小,只有十三歲,又身處遠離縣城的偏遠農村,還不懂什麼是愛情,只是朦朦朧朧知道自己很喜歡和楊喜在一起的感覺。

但是,楊喜就不一樣了,雖然現在只有十三歲,但是心理年齡卻遠非十三歲的孩童所能比,看着褚蘭一天天的變化,要說楊喜心中沒有一點什麼想法,那絕對是自欺欺人,本書也就只能到此爲止,再也寫不下去了。

看着兩個孩子整日混在一起,越來越親密的樣子,兩家大人心知肚明,看在眼中,心中也就有了計較。在古代的時候,婚姻是要門當戶對的,兩家都是農民,都是社會的最底層,家境相差無幾,正好是門當戶對。

但是,就在這一年的四月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兩人的生活。這一年是漢靈帝熹平六年,舉國大旱,另外還有七個州蝗蟲成災,眼看就要顆粒無收。靈帝下詔,命三公分別舉奏苛刻酷虐和貪污的地方官員,一律將他們罷免。

當時的三公分別是司徒楊賜、太尉劉寬、司空劉逸,三人皆是清流一派的忠臣,得到靈帝旨意之後,果真在全國對刺史和郡守進行了一番調查,並將這些人員名單如實報給了靈帝,靈帝盡數將他們罷免,並州刺史郝汀以及樂平郡的太守趙邱都在其中。

郝汀和趙邱被罷免之後,新任的並州刺史和樂平郡太守分別是丁原和王博,丁原的名字對於學歷史專業的楊喜來說,自然是再熟悉不過了,而新任的樂平郡太守王博,據說是冀州的趙國人,其父曾爲五官中郎將,當第一次聽到王博的名字的時候,楊喜總覺得這個名字有點熟悉,卻又想不出他是三國中的那一位。

丁原算得上是一個清官,來到並州後不久之後,便下令各地官員立即開倉放糧,救濟受災的百姓。這一舉動立即受到了並州百姓的擁戴,丁原一下子名聲大振。王博也算得上是一個清官,就在剛上任之後、丁原的命令來到前,王博便已下令開倉放糧,據說全州開倉放糧還是王博向丁原建議的,因此兩人的關系相當不錯。

並州的存糧畢竟很有限,開倉放糧並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尤其像楊喜和褚蘭這樣的家庭,僅僅靠開倉放糧是解決不了溫飽問題的,對於兩家的大人來講,這就要面臨着一個最殘酷的問題--賣兒賣女。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