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藥女:富貴臨門
img img 農家藥女:富貴臨門 img 第3章 3六個銅錢
3
第6章 6買九送一 img
第7章 7孕婦的妒忌 img
第8章 8美餐一頓 img
第9章 9初做泡菜 img
第10章 10老頭訂餅 img
第11章 11合理分工 img
第12章 12三分銀子 img
第13章 13趙氏得錢 img
第14章 14再遇張屠夫 img
第15章 15降低成本 img
第16章 16雙贏買賣 img
第17章 17雞蛋灌餅 img
第18章 18弱女心酸 img
第19章 19面館競爭 img
第20章 20氣說分家 img
第21章 21買賣做大 img
第22章 22賣炒肥腸出事 img
第23章 23暢想修房 img
第24章 24官員買餅 img
第25章 25如意得魚 img
第26章 26婦人友誼 img
第27章 27貴人要餅 img
第28章 28賞銀驚人 img
第29章 29趙氏罵人 img
第30章 30幫扶許家 img
第31章 31修房打搖井 img
第32章 32灌餅進王府 img
第33章 33嘲笑火炕 img
第34章 34父子矛盾 img
第35章 35一成利潤 img
第36章 36火炕熱了 img
第37章 37暢想買驢 img
第38章 38飛石砸人 img
第39章 39長史賞銀 img
第40章 40人命五兩銀 img
第41章 41接連慘事 img
第42章 42求藥立誓 img
第43章 43主持分家 img
第44章 44一個好消息 img
第45章 45險些和離 img
第46章 46師兄弟買餅方 img
第47章 47各有條件 img
第48章 48哭要嫁妝 img
第49章 49臘肥腸豬肝 img
第50章 50老兵傳養驢經 img
第51章 51二牛子賣驢 img
第52章 52下奶水方子 img
第53章 53嬰兒胎便 img
第54章 54八百斤黃豆 img
第55章 55四個大烤爐 img
第56章 56李家混糖月餅 img
第57章 57商量定價 img
第58章 58引來抱怨 img
第59章 59三倍利潤 img
第60章 60如意打惡婦 img
第61章 61要僱短工 img
第62章 62發愁產量 img
第63章 63趙氏的決定 img
第64章 64競爭激烈 img
第65章 65縣令訂月餅 img
第66章 66瘋狂採購 img
第67章 67終於團圓 img
第68章 68豐盛晚飯 img
第69章 69賞月之夜 img
第70章 70青雲離府 img
第71章 71商議讀書 img
第72章 72所有錢買地 img
第73章 73夫妻博弈 img
第74章 74李石的天賦 img
第75章 75沒幹活得錢 img
第76章 76兄弟進學堂 img
第77章 77油酥燒餅 img
第78章 78書本飄墨香 img
第79章 79或娶或嫁 img
第80章 80無比恐懼 img
第81章 81絕食反抗 img
第82章 82訂制大石磨 img
第83章 83誣陷罪下獄 img
第84章 84王府賞賜 img
第85章 85不一樣的地窖 img
第86章 86山楂醬 img
第87章 87直言打擊 img
第88章 88拼接荷包賺錢 img
第89章 89偷銀滅口 img
第90章 90如意發誓 img
第91章 91被人看上了 img
第92章 92驢戴眼罩 img
第93章 93嫩滑豆腐腦 img
第94章 94禍害出村 img
第95章 95失去庇護 img
第96章 96粉蒸排骨 img
第97章 97豆腐的商機 img
第98章 98打算買人 img
第99章 99賣南瓜餅嗎 img
第100章 100後悔買魚 img
img
  /  8
img

第3章 3六個銅錢

  「九斤能烙八十張這樣的大餅。我想好了,我把餅烙的小一些,烙上一百多張,一張餅賣一個銅錢,就是一百多個銅錢。白面、蔥、油合起來不到三十個銅錢,我們一天就能賺七十個銅錢。」

  「要是賣不出去呢?」

  「縣城那麼多的人,肯定能賣出去。」李如意在前世看古代小說《水滸》,武大郎就是靠賣燒餅養活他與潘金蓮的,且武大郎夫妻還是住在物價比鄉村高的縣城。她做的蔥花餅可不比燒餅差。

  「你爹不同意的事,我也不會同意。」

  「娘,要不我拿三斤白面試試?」

  「還有油、鹽、蔥呢。回頭你爹回來,我沒有辦法向他交差。你別試了。」趙氏語氣裏帶着些許不悅。可以寵女兒,但不能由着女兒拿着家裏的吃食瞎胡鬧。

  李如意再次體會到一文錢難到英雄漢的意思。

  前世農村裏面那麼多的人身體健康腦袋也不傻還很勤勞,可就是很窮,窮到要國家救濟。原因就是窮還不懂得變通創新。

  李健安去自家在村外的菜地鬆土,幹完活回來,在河邊遇到洗衣服的李福康,聽他說了李如意想做小買賣被趙氏拒絕的事,回到家特意去了後院菜地,見李如意站在綠油油的豆角藤旁邊望天發呆,眉頭輕蹙高聲道:「妹妹,日頭這麼毒,你怎麼還站在日頭底下,快回屋去。」

  李如意扭頭見是四個哥哥當中容貌最普通但是最勤勞也最懂事的大哥,輕嘆一聲,「大哥,謝謝你。」

  李健安跟在悶悶不樂的李如意身後,等走到有陰涼外的樹蔭下時,開口道:「爹以前給我說過,咱們的曾爺爺以前是個財主,家裏有一座在宅子二百畝田兩頭牛,後來做買賣賠錢全都沒了。」

  「我的大哥,我這做的是小本買賣,本錢不到三十個銅錢。」

  李健安定定瞧着李如意,低聲道:「實話告訴你吧,咱們家所有的銀錢加起來,都沒有你說的這個數。」

  李如意愕然。家裏剛收完十二畝地的麥子,怎麼就會又窮的沒銀錢了呢。

  「你摔了一跤,有些事忘記了。你……」李健安想了想,還是不要把家裏給李如意治病花了二兩三分銀的事情說出來讓她心理有負擔。

  李如意低頭,尋思不行就去當個鈴醫,到各村走走,醫幾個病人,先把本錢賺到手再說。

  「娘懷着小弟弟,爹把家託付給我,要我在家裏守着,不然我就去縣城打小工。」李健安緊緊握住了拳頭。

  今年春耕之後,他偷偷去縣城的大商鋪問過,人家不收他這種沒有熟人做擔保的小工,又去小鋪子問了,他未成年沒有力氣,就算識字,每天也才給兩個銅錢還不管飯。

  李如意輕聲道:「我要是有本錢,烙出一百張蔥花餅,你與二哥拿去縣城賣,我們家一天賺的就比你打一個月的小工都多。」

  今個李健安沒有吃到蔥花餅,不過看到三個長輩吃餅時的表情,鐵定好吃,便道:「我要是有銀錢了肯定交給你烙蔥花餅。」

  李如意眼睛一亮,「你支持我?」

  李健安點點頭。

  李福康的聲音廚房裏面傳出來,「我也支持你。」

  「還有我。」

  「如意,還有你四哥我!」

  容貌生的七分像的李英華、李敏寒從堂屋後門走出來,望向李如意的目光裏面都帶着寵溺。

  李如意看着四個年少的哥哥,心裏一暖,當下就說了自己的打算,準備去當鈴醫,豈料這次卻遭到了四個哥哥一致的反對。

  李健安明明是一臉的稚氣,老氣橫秋的道:「你一個女孩子家家的,千萬別拋頭露面。」

  李英華目光擔憂,勸道:「妹妹,你的模樣生得很好,別讓壞人起了歹心冒充病人設圈套把你擄走。」

  李如意心道:我只是個黃毛丫頭而已,又不是天仙。

  李敏寒嘀咕道:「我長這麼大從未聽說過女鈴醫。」

  李福康插不上嘴,急道:「我說妹妹,你要以爲鈴醫能賺銀錢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鈴醫沒有官府的醫書,不能在城府縣鎮的藥堂坐診,地位比有醫書的郎中低的多。他們在街上、村裏遊走給人醫病,醫好了病人,病人是看心情付診金,醫不好卻是要挨罵甚至挨打。你不要命了嗎?」

  「原來是這樣。」李如意心裏咯噔一下,之前有向村裏的小姐妹打聽過鈴醫,她們只是說鈴醫來過村子給村人開了藥方,賺到的不是銀錢而是吃食,但沒有李福康說的這麼詳細。

  李家四個少年倒是沒有懷疑李如意會不會醫術,畢竟不久前有一次她跟着家人去鎮裏賣糧食、菜、繡品時,曾經救過一個昏厥將死的胖老頭性命,後來李如意幾次跟家人說過在夢裏夢到有老人教她醫術。

  李健安等着李如意走了,方跟三個弟弟道:「我們上山多砍柴回來,過三天挑到集市去賣。」

  到十五裏外的縣城去賣柴,不但遠還有稅,一捆柴才能賣兩個銅錢,稅就得一個銅錢。集市在縣城與禮村之前,路程近一半,一捆柴也能賣兩個銅錢,就是怕到時好多人都賣柴,賣不掉還得降價賣。

  以前上山砍柴到集市賣的活是李山兄弟做的。

  一捆柴重達一百多斤,從家到集市來回幾裏路,李山怕傷着兒子的身子,一直沒有讓他們跟着賣柴。

  李福康道:「一捆柴兩個銅錢。我們四個人能挑四捆賣八個銅錢。」

  李家的兒女都跟着趙氏學了識字算術。這是村裏其他人家不能比的優勢。

  李英華提醒道:「集市十天才一次。」

  李健安卻是微笑道:「聚少成多。一個月我們能賺到二十個銅錢左右。妹妹做蔥花餅買賣的本錢三十文,我們賣兩個月的柴肯定夠了。我們先不要給她說,若是說了,她肯定會攔着不讓。兩個月後,我們把錢給妹妹,她一定會很高興。」

  聞言,三個弟弟都興奮的點點頭。

  就這樣李家的四個少年瞞着趙氏與李如意,從今天開始就頂着毒日上山砍柴存着。

  三天後,李家四個少年準備輪流挑着柴去集市上賣。家裏只有兩根扁擔,無法同時都去,就分成兩組。

  李健安、李福康先去,結果去了之後發現有十幾個賣柴的。

  集市只有一上午,下午就沒了。李健安爲了早點回家把扁擔給李英華、李敏寒,不得不降價,三個銅錢就把兩捆柴賣了。

  李英華、李敏寒得了扁擔,趕緊挑着柴去集市。

  他們今年才十一歲,以前在地裏挑過麥子,頂多六、七十斤,從未挑過一百多斤,何況這一下要走七裏路。

  沉重的擔子把他們的壓得腰身都在顫抖,可是想到爲了給妹妹湊本錢,咬緊牙關往前走,直到實在是挑不動了才歇息一氣。

  這一路歇了五氣才到集市,這時來集市賣柴的人更多,隨便一瞧竟然有二十幾個。

  最後,李英華、李敏寒也是只得了三個銅錢就回家了。

  回去的路上不用挑柴,空手走着,可是剛才累狠了,肩膀很疼腰脹,衣褲都被汗溼透了,肚子餓得咕咕叫,加上日頭太毒,就在土路旁邊找了個有樹蔭的蔭涼處坐下背靠背歇會。

  夏風徐徐,兩個少年又餓又困,竟是睡着了。

  李英華睜眼醒來,瞧了一下日頭,叫道:「四弟,我們睡了快一個時辰,快起來。」

  這時,一個聲音洪亮的中年男子的聲音從土路上傳來,「兩個小娃娃,你們可知道禮村的李家?」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