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
img img 江湖 img 正文 第一章 大漠孤煙直(1)
1
正文 第九章 峨嵋戲華英(3) img
正文 第九章 峨嵋戲華英(4) img
正文 第九章 峨嵋戲華英(5) img
正文 第九章 峨嵋戲華英(6) img
正文 第十章 真假程若琳(1) img
正文 第十章 真假程若琳(2) img
正文 第十章 真假程若琳(3) img
正文 第十章 真假程若琳(4) img
正文 第十章 真假程若琳(5) img
正文 第十章 真假程若琳(6) img
正文 第十一章 亡命訴真情(1) img
正文 第十一章 亡命訴真情(2) img
正文 第十一章 亡命訴真情(3) img
正文 第十一章 亡命訴真情(4) img
正文 第十一章 亡命訴真情(5) img
正文 第十一章 亡命訴真情(6) img
正文 第十二章 拜帖林瑩白(1) img
正文 第十二章 拜帖林瑩白(2) img
正文 第十二章 拜帖林瑩白(3) img
正文 第十二章 拜帖林瑩白(4) img
正文 第十二章 拜帖林瑩白(5) img
正文 第十二章 拜帖林瑩白(6) img
正文 第十三章 三戰英雄台(1) img
正文 第十三章 三戰英雄台(2) img
正文 第十三章 三戰英雄台(3) img
正文 第十三章 三戰英雄台(4) img
正文 第十三章 三戰英雄台(5) img
正文 第十三章 三戰英雄台(6) img
正文 第十四章 習劍謝紅顏(1) img
img
  /  1
img
img

江湖

景唐
img img

正文 第一章 大漠孤煙直(1)

話說長城外塞北地區,常年黃沙漫漫,鮮有人家,即使憑河有得幾處孤煙,也難成村落。

這年正值江南春暖花開,然而此地,卻是漫漫黃沙中一條大河橫貫其中,滔滔河水自北向南蜿蜒而去。此河乃黃河支水,養育玉門關內外人家數代。河兩岸泥沙滾滾入河,河堤溝壑嶙峋,沿河遠遠看去像是蜿蜒的一天巨大型百足蟲。臨河一巨石拔地而起,上刻清秀篆書「鎮沙石」字樣,巍峨壯好似平地而起擎天一柱。玉門關上空,幾隻大雁排行,嗻嗻向北飛去。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鎮沙石上一白衣老者望天而歌,歌聲婉轉淒厲而不乏悲憤,好似怨婦卻不乏大氣,與河水濤聲渾然一體,「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老者歌聲忽而淒涼哀婉,忽而悲憤悠揚,遠遠地傳到了屹立在漫漫黃沙中的幾顆枯棗樹上,幾隻烏鴉驚叫著四處散飛而去。吟罷,老者長歎一聲,目視蒼天而立。

老者身著白色長衫,無腰間束配,腳蹬白色長靴,雙手後背立於鎮沙石上,赧然一副書生氣。冉冉白色長髮,與長須自然垂下,毫無半點青絲,雖已年過五旬,然眼神炯炯,毫無半點垂暮之氣。

「師傅,此詞莫不是‘精忠報國’的岳飛,岳爺爺所做的《滿江紅》麼?」說話的是一白衣童子。

童子年約十三四歲,著白色長衫,腰束白綾,腳著青靴,膚白如玉,眉若柳葉,眼似清泉,唇含朱砂,一副世間少有的美女子氣質,正悄然立於鎮沙石下,仰首望著老者。

滔滔江水聲清脆入耳,老者靜默片刻,長歎一聲:「好一個精忠報國!好一個《滿江紅》!嘿!」

良久,老者只是靜立於鎮沙石上,仰望蒼天,似若有所思。微風徐徐,吹起幾許黃沙翻滾而去。老者的白髮白須臨風而起,凜然中透出幾許淒涼。

「妙靈,你可知這詞是何意思?」老者探問。

「知道。這首詞說了岳爺爺要誓殺匈奴,還我河山的決心。」童子肯定的回答。

「恩!誓殺匈奴,還我河山啊……」老者長歎之後,昂首不語了。

童子見師父一語不發,遮臉偷笑幾聲,躡手躡腳,向身後的幾間茅草屋退去,還不望回頭瞅瞅,生怕被捉個現形似地。

「妙靈,又想去偷懶睡覺。上次我讓你練的曲子練熟了沒有,還不快去練!」老者並不轉身,保持著剛剛的姿勢喝道,聲音渾厚硬朗卻不乏慈愛。

「師父,那首曲子我不是練熟了嗎?自我學琴開始,您就只讓我練這一首曲子,到如今練的手指都發麻了,可您還是讓我練,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童子轉身,向師父委屈道。

「你的技法,只能算作‘會’,還不能算作‘熟’。要想不練了,除非‘無風而沙起,無箭而鳥亡,無琴而聲悅’,不然你就得一直練下去,直到如此為止。」老者緩緩答道,沉穩仿佛平原之石,身子依舊是剛剛的姿勢。

「師傅真摳門,要那樣看來老死我也只會這一支曲子了。」妙靈轉身自言自語,向不遠處臨河而建的一座茅亭走去。亭前坐落青色石碑,碑上篆刻「琴亭」二字,筆勢圓滑,然看筆力卻鮮有蒼勁如此。亭中青色琴袋放于石桌之上,旁有一石制琴架,琴架光滑潤澤,一看便知是久經磨礪了。

妙靈自琴袋中取出古琴,安放於琴架上。只見手指時而輕輕點播,時而速速滑弦,好似兩隻蝴蝶翩翩起舞。琴聲抑揚頓挫,時而悲憤哀鳴好似山崩地裂,讓人撕心裂肺,時而緩緩清幽好似夜半幽徑,壓抑直逼心門。

妙靈手起手落之間,轉眼一曲已是數十遍。老者卻在鎮沙石上盤膝閉目而坐,好似睡著了一般。

在這漠北地區,常常會有夜風從北方吹來,第二天一早,茅草屋前的小小沙丘又變了樣子。陽光像金子般灑在了茅草屋上,鋪了茅草的屋頂顯得熠熠奪目。在這金子般的屋頂上,一縷青煙直上,逐漸化淡,進而消失在了雲彩裡。

睜開眼睛後,一陣清香撲鼻而來,妙靈慌亂的穿好衣服,大叫著「師父」向後房跑去。

後房的燥爐裡,火還旺著,卻不見有人看守。妙靈一個箭步上前,揭開了鍋蓋,一股更加濃郁的香氣撲面而來,鍋裡正是一隻冒著香氣的蒸雞,盤縮著像是被束縛的囚犯。

妙靈四處看看,不見師父,伸手想要把雞腿扯下來。正是此時,一顆石子從窗外打了進來,正打在妙靈的手腕上,疼的妙靈叫苦不迭。只聽窗外喝道:「妙靈,上香了沒有?」

聽到師父一聲呵斥,忽然想起今日正直十五,妙靈轉身跑了回去。

茅草屋裡,妙靈點了幾隻青香,向堂前的一塊靈牌拜了三拜,又跑回了後房。靈牌上寫著「先師秦清之位」,六個鍍金大字好不氣派。

飯後,妙靈又來到了琴亭,繼續練起了昨日的曲子。數曲做罷,只聽幾聲清脆掌聲傳來。妙靈尋聲望去,在不遠處鼓掌的卻是一位青衫道人。

道人身高八尺,鬢若斑白,青絲長袍,八卦束帶,身背鐵劍,手持拂塵,微立於枯棗樹旁鼓掌。血色劍絛隨風飄然,獵獵作響。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好曲好曲!」到人遠遠笑道,隨機又是問道,「小施主,貧道今日行至此處,困乏得很,不知可否賞碗清水,以赴靜心上路?」

妙靈見道人說話甚是和善可愛,面露欣喜之色,未及答話,只見師父從茅草屋裡走了出來:「過路者,皆是客!道長請進吧!妙靈,還不快去備茶……」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