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439/coverbig.jpg?v=13d83baee34b99e7034b6e4875c530ec)
白樂天點點頭:「輻射增強,只是兩極互換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災難的一小部分!第二個災難性後果,是動物‘迷航’。玩信鴿的朋友都知道,鴿子之所以能在千里之外找到巢穴,完全是依仗著自身頭部的磁性‘導航儀’。不僅僅鴿子如此,我們所知道的還有候鳥,遷徙時依仗的也是這類‘導航儀’。更不僅於此的是,可能各種動物,包括我們人類,也許都有類似的磁場。一旦地球磁場消失,各種動物可能都會有無所適從的感覺。大家能想像一下,各種動物因為迷航而湧入都市的情景嗎?」
劉世民倒吸了口冷氣:「要真是那樣的話,我們光應付這個就應付不過來了。」
李徹閉著眼思索了一會,猛睜開眼:「我想起來了。20世紀好像有一部電影《鳥》。僅僅是鳥,成千上萬只鋪天蓋地地飛過來,那種恐怖就不是人可以忍受的。假如換成了毒蛇猛獸……」
他沒說下去,但大家卻都已經感覺到渾身發涼,只有霍光不以為然地說:「那怕什麼?我們的軍隊可不是吃素的!殺!來多少殺多少!我還不信人能被野獸給滅了!」
「殺很容易,可殺完以後呢?」白樂天冷笑一聲,「地球上如何一種生物都不是獨立存在的。生態平衡被破壞,人類還能不能獨自存在,誰能保證?」
霍光無語,狠狠地歎了口氣。
白樂天又說:「6500萬年前,有一種統治了地球上億年的動物消失了。對,它就是恐龍。在我們的地球上,曾經有很多生物種類出現後又消失了,這是一個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階段。但是像恐龍這樣一個龐大的占統治地位的家族,為什麼會突然之間就從地球上消失了,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種種猜測。」
冉必烈皺著眉頭問:「都有哪幾種猜測呢?」
白樂天說:「有一種說法,地球在那個時候發生了地質上的造山運動,因為平地上長出許多高山來,沼澤便減少了,氣候也變得不那麼濕潤溫暖了。恐龍的呼吸器官不能適應乾冷幹熱的空氣,而且一到冬天,恐龍的食物也沒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絕路。」
冉必烈搖搖頭:「不可能!就算出現這種情況,恐龍全部餓死的可能性不大,怎麼也能活下來幾隻吧?」
白樂天點點頭:「我也這麼看。還有一種說法,說是恐龍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龍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證據是那個時候開始出現了有花植物。」
冉必烈哼了一聲:「這跟餓死的的說法根本就是一樣。」
白樂天又說:「還有一種別出心裁的說法,說是因為恐龍這種巨大的動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斷放屁,向空中釋放大量的甲烷氣體。由於它們數量太多,生存時間又長,所以破壞了地球的臭氧層造成毀滅性氣候。」
半天沒說話的周英正不禁啞然失笑:「太有才了!提這種說法的老兄簡直跟某些聲稱臭氧層是被牛放屁損害的一樣有才啊!」
眾人都笑,場內的氣氛緩和了一些。
白樂天笑眯眯地繼續說:「還有更離奇的,甚至還有人說是外星人跑到地球來獵取的結果,因為它們覺得恐龍肉特別好吃。證據是他們在北極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有像被鐳射切割的痕跡。有的科學家還認為,是由於海面下降,新的陸地出來了,有的恐龍有遷移的習慣,去了其他地方,不適應那裡的環境,最終滅絕。總之,真可謂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但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第一種是隕石撞擊說,即大型隕石造成類似核冬天的環境,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下降,都被凍死了。第二種是物種鬥爭說,即恐龍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屬齧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於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第三種是大陸漂移說,地質學研究證明,在恐龍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陸只有唯一一塊,即「泛古陸」。由於地殼變化,這塊大陸在侏羅紀發生的較大的分裂和漂移現象,最終導致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因此而滅絕。上述這幾種假說,在科學界都有較多的支持者。當然,上面的每一種說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氣候變遷說並未闡明氣候變化的原因。經考察,恐龍中某些小型的虛骨龍,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動物相抗衡,因此物種鬥爭說也存在漏洞。而在現代地質學中,大陸漂移學說本身仍然是一個假說。」
李徹插話問:「那白老您比較認同哪一種說法呢?」
白樂天嚴肅起來:「否定了上述學說後,另一種學說就走進了我們的視線——地磁變化說!現代生物學證明,某些生物的死亡與磁場有關。對磁場比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場發生變化的時候,都可能導致滅絕。由此推論,恐龍的滅絕可能與地球磁場的變化有關。」
「可是,」肖紅章不甘寂寞地插了句嘴,「恐龍畢竟是一種低級生物,抵抗力小很正常。您不會以為人類或者說哺乳類動物比恐龍差吧?」
白樂天搖搖頭:「肖副總理,您不會以為人類比恐龍適應地磁所帶來變化的能力更強吧?況且,即使您完全適應地磁變化,那其它生物呢?您不會天真地以為它們不會因暴躁而攻擊您吧?」
肖紅章語塞,紅著臉不說話。
白樂天臉色更加陰沉:「即使這些我們都能躲過去,那麼第三個災難性後果是我們最無法忍受的!那就是引發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據科學家研究,地球磁場的互換將持續數千年,但不容忽視的是在過去700年裡,地球磁場減弱了70%。這意味著什麼呢?按照勻速計算,兩極互換的時間有可能是2000年!以這個速度計,地球磁場完全消失有可能出現在2900年左右。」
肖紅章長出了口氣,帶著埋怨的口氣說:「您早說啊!還300年呢,害得我還以為馬上就是世界末日了呢!」
白樂天歎道:「然而,並不是只有到了地球磁場完全消失的時候,人類才會遭受災難!600年來,全球地震、海嘯災難不斷,平均每年有記錄的地震就有40餘次,而造成毀滅性結果的8級以上地震或地震引發的海嘯,每年最少1次。這些災難,對災區的人們而言,誰又敢說不是末日呢?」
李徹插話:「白老,按您的說法,我們還有300年的時間來應對這場災難。我們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地工作啊。」
白樂天面沉似水:「李總理,這正是我今天傍晚一再要求面見各位領導的原因。剛才給您看的書裡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地球磁場的轉換速度,不是勻速的,而是像是在一個U形坡道上滾下一個圓球,是從勻加速到勻減速,從而完成互換的過程。」
李徹皺眉問:「那您看我們該怎麼辦?像以前有部電影那樣,造幾艘大船?」
白樂天哼了一聲,反問道:「一則,大船能救多少人?二則,大船管用嗎?因為地球磁場的轉移和互換,是因為地球內部鐵的流動造成的。而內部的動盪,如果說對外部沒有影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假想一下,如果地球磁場忽然消失,流動的鐵流會像坐在急刹的車上的人一樣,不由自主地向前沖去,巨大的動能必定會帶動地球板塊的移動。從這點預測,在地球磁場完全消失前的一段時間內,地球就會像一個暴怒的巨人,把地震、海嘯、火山等等巨大的災難拋給人間!造一隻大船?您太天真了吧?您不會真的認為那樣一艘船,會在高達數千米的海浪中不顛覆?而伴隨著的火山灰、核冬天也不會傷害上面的人?《聖經》裡敘述的諾亞方舟,也不過是在大雨、漲水的情況下生存下來的。假如伴隨的是海嘯,是地震,是火山,你還能樂觀地認為一條木船能躲過去?」
肖紅章臉色蒼白地問:「那照您的說法,我們在劫難逃了?」
白樂天勉強笑了笑:「那倒不至於。地球磁場大約每78萬年互換一次。從人類歷史看,78萬年前的那次互換,並沒有帶來根本性的毀滅,而依當時的科技水準,也根本不可能制約伴發的災難,那就引出了一個話題?當時的人類,是怎麼躲過那場災難的?我們現在應該關注的是,我們的科技水準,能不能在地球磁場完全消失前,找到制約災難的手段!」
李徹眉梢跳動了一下:「那依您看,我們還有多長時間?」
白樂天伸出一根手指頭:「最多一年!」
眾人的臉上都變了色。劉世民問:「那麼我們在這一年裡能做什麼?應該做什麼?」
白樂天指指李徹手中的資料:「那本書的作者提出了一個設想,我們幾個研究了一下,還是有其可行性,就是……」
劉世民斬釘截鐵地說:「有什麼問題您儘管提,我們傾全國之力也要完成這場人類自身命運的救贖!」
白樂天吞吞吐吐地說:「就我們,盡全國之力恐怕也不行,最起碼要聯合美國、俄羅斯以及幾個發達國家,最好是全世界齊心合力,才有可能制止這場人類的浩劫。」
劉世民想了想,對李徹說:「李總理,你馬上命令外交部聯繫華盛頓和莫斯科,我要和羅斯福總統和彼得羅夫總統通話。」
李徹應了一聲就要走,卻被白樂天喊住。白樂天思索了半天,咬咬牙對劉世民說:「劉主席,在這生死存亡之際,我想,那個秘密該告訴大家了吧?」
劉世民渾身一震,用手指了指天空:「您是指……」
白樂天點點頭:「是。我們不能把雞蛋都放進一個籃子,應該往上面轉移一些精英,保存住我們地球的元氣。」
劉世民下了決心:「好吧!那我就跟大家通報一下,其實大家對此也早有懷疑,為什麼我們幾百年來不再登月?那是因為,月球,根本就是領先我們數萬年科技水準的外星智慧生命的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