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天子
img img 漢天子 img 第7章 箭在弦上
7
第61章 勾心鬥角 img
第62章 恨意種子 img
第63章 厚此薄彼 img
第64章 謀反起事 img
第65章 殺賊殺王 img
第66章 金蟬脫殼 img
第67章 回到老家 img
第68章 一見傾心 img
第69章 再次謀算 img
第70章 通風報信 img
第71章 龍淵暴露 img
第72章 暫避新野 img
第73章 暗中解圍 img
第74章 來龍去脈 img
第75章 街頭沖突 img
第76章 被擺一道 img
第77章 支持反莽 img
第78章 找上門來 img
第79章 純心試探 img
第80章 同窗相會 img
第81章 把酒言歡 img
第82章 合力輔佐 img
第83章 禍事之根 img
第84章 天子劉秀 img
第85章 提前準備 img
第86章 私造武器 img
第87章 贈送暗器 img
第88章 陰府赴宴 img
第89章 偷兒被擒 img
第90章 節外生枝 img
第91章 朝思暮想 img
第92章 爭風吃醋 img
第93章 你吟我舞 img
第94章 赤霄寶劍 img
第95章 事先安排 img
第96章 蓄謀已久 img
第97章 不歡而散 img
第98章 現身示警 img
第99章 祕密進行 img
第100章 情有獨鐘 img
img
  /  13
img

第7章 箭在弦上

劉縯一笑,正要說話,朱雲接話道:「王莽不得人心,要組建十萬義軍,又談何容易?」

所謂義軍,就是指大義之師。何為大義,不要軍餉,不要盔甲、武器,最好連軍糧都不要,說白了,就是讓人們自備盔甲、武器,幫着朝廷去白白打仗。

朱雲說道:「莽賊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不會有人願意給他白白賣命,義軍裡有條規矩,凡在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義軍將士可不用上交。」

劉秀心中一動,眼眸也明顯閃爍了一下。劉縯說道:「蠻軍在益州燒殺搶掠,必然劫走了不少的財物,這次王莽組建義軍,對我等而言,可是個難得的機會。」

是他一直在苦苦等候的機會。

劉縯一心想光複漢室,可是拿什麼去光複漢室?

光憑一張嘴,那一輩子都隻是在空談,他需要錢財,大量的錢財。手裡要有錢財,他才能去招兵買馬,才能去組建一支漢軍,才有機會去推翻莽賊,光複漢室。

錢財不會從天上憑空掉下來,沒有祖業可繼承,他隻能靠自己的雙手去打拼,這次王莽組建義軍,入益州抵禦南蠻人,在他看來,這就是一次難得的賺錢機會。

劉縯意識到這一點,劉秀也同樣意識到這一點,他隻稍作沉吟,便脫口說道:「大哥,我要跟你一起去!」

他旁邊的劉伯姬聞言,立刻緊張起來,雙隻小手不由自主地緊緊抓住三哥的衣袖。

劉縯看着劉秀,暗暗點頭,三弟雖然生性不張揚,但好在不像二弟那麼懦弱。

他沉聲說道:「阿秀,你就給我老老實實的待在家裡,我們劉家,有大哥一人參加義軍就已經足夠了,不需要兩個兄弟一起上陣!」

「大哥,我……」

「好了,這件事沒有再爭論下去的必要,爹臨過世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和小妹,我走之後,你的任務就是照顧好家裡的一切。」

劉縯頗有長兄風範,在家中說一不二。

劉秀了解大哥的脾氣,知道自己現在說得再多也沒用。他低垂着頭,沒有再繼續說話。

見狀,劉縯以為他是默許了自己的決定,拿起酒杯,向在場衆人招呼道:「來來來,我們大家一起幹一杯,預祝我們此次到益州,個個都能滿載而歸。」

在座的這些劉家之外的人,包括張平和朱雲在內,都是要跟着劉縯一起去益州打南蠻的,平日裡,他們也都以劉縯馬首是瞻。

衆人紛紛舉杯,異口同聲道:「敬伯升!」

劉仲不勝酒力,飯局到一半,他便向劉縯等人告辭,搖搖晃晃的回家了。等飯局快結束時,劉秀拉着劉伯姬,也向劉縯告辭。

劉縯送他二人出了大廳,然後拉住劉秀,向旁走出幾步,小聲說道:「阿秀,我此行去益州,兇險不知,生死未蔔……」

「大哥!」劉秀皺着眉頭,打斷劉縯不吉利的話。

劉縯點點頭,咧開嘴角,向他笑了笑,說道:「我不在期間,你要照顧好小妹,如果得閑,記得常來家裡,看看你嫂子和侄兒。」

見劉秀低垂着頭,劉縯握了握拳頭,感慨道:「莽賊篡漢,我等身為劉家子弟,當與莽賊勢不兩立,隻待時機成熟,我等當揭竿而起,光複大漢江山!」

劉秀反握住劉縯的手,急聲說道:「大哥,你喝多了!」說話時,他還向院子的四周望了望,低聲提醒道:「小心隔牆有耳!」

劉縯笑了,阿秀向來低調,街坊鄰居都以為阿秀和老二一樣,膽小怕事,實則不然,三弟的低調隻是出於謹慎。他說道:「阿秀謹慎,這一點,大哥不如你。」

稍頓,劉縯深吸口氣,拍拍劉秀的肩膀,說道:「好了,快帶小妹回去吧,如果回去得太晚,叔父定要責怪你倆。」

劉秀問道:「大哥打算什麼時候動身?」

劉縯笑道:「起碼要等到廉丹、史熊率軍進入益州之後。」劉縯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重,就他和他的那幫朋友,在官兵之前進入益州,去和南蠻軍主力拼命,那純粹是去送死,他早已謀算好了,讓廉丹一部先進入益州作戰,等官兵和南蠻軍都打得差不多了,他再去益州撿漏,伺機佔些便宜。

劉秀哦了一聲,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別過大哥,帶着小妹劉伯姬回往叔父家。

路上,劉伯姬拉着劉秀的手問道:「三哥,大哥真的要去益州和蠻軍打仗嗎?」

劉秀點了點頭。

劉伯姬又問道:「會有危險嗎?」

劉秀說道:「打仗一定會有危險,不過大哥很聰明,要等廉丹一部先入益州,如此一來,大哥去了益州,遇到的也不會是大批的蠻軍,隻會是小股的潰軍。」

「三哥認為廉丹能打敗蠻軍?」

劉秀笑了,語氣篤定地說道:「廉丹善戰,南蠻軍定然不是他的對手。」

但後面一句話他沒說,廉丹這個人兇殘成性,無惡不作,冷血的令人發指。王莽派廉丹到益州作戰,遭殃的恐怕不僅僅是蠻軍,更有益州的百姓。

人人都以為劉秀是個老實巴交的鄉下小子,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劉秀每次去集市買糧,總會向人們打聽全國各地發生的事,哪裡有清官,哪裡有貪官,哪個將領善戰,哪個將領是酒囊飯袋等等,他都能說出一二。

日積月累下來,別看劉秀隻待在舂陵這個小地方,但卻對天下事掌握得極多。

廉丹是王莽麾下的悍將,和王莽的六子王匡,堪稱是王莽手中的兩把利刃。

六皇子王匡生性就夠兇殘的了,而和廉丹比起來,那是小巫見大巫。後來在鎮壓地方起義軍的戰爭當中,廉丹的兇殘更是展露無疑,這是後話。

回到叔父劉良家,剛走到大門口,就見到劉良從門內走出來。

劉良已經五十開外,須發斑白,老頭子面帶不悅之色,問道:「怎麼才回來?」

劉秀和劉伯姬規規矩矩地向叔父施禮。劉秀說道:「叔父,吃完飯後我們和大哥說了一會話,就回來晚了。」

一提到劉縯,劉良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沉聲說道:「你可別學你大哥,整天遊手好閑,結交的都羣狐朋狗友,以後你也要少去你大哥家,說不定哪一天你大哥的那些狐朋狗友犯了法,你們都得跟着受牽連。」

別看劉良的脾氣又臭又硬,冥頑不靈,好像個老古董,可是老頭子畢竟一把年紀了,精通世故,他今日之言,日後還真被一語成讖了。

聽叔父如此批評大哥,劉伯姬一肚子的不高興,但又不敢在長輩面前表露出來。小姑娘故意打了個呵欠,說道:「叔父,我困了。」

劉良沒有女兒,把劉伯姬當成了自己的親閨女,見小丫頭果然一臉的倦意,他也不再嘮叨,催促道:「趕快回房去睡覺吧!」

劉秀讓小妹先回去,等劉伯姬走後,劉秀說道:「南蠻侵入益州,危害百姓,朝廷派廉丹率十萬大軍,欲剿滅南蠻軍,另外還要組織十萬人的義軍,大哥打算去參加義軍。」

劉良立刻皺起了眉頭,問道:「這是你大哥跟你說的?」

劉秀點了點頭,說道:「叔父,我也想跟着大哥一起……」

他話還沒說完,劉良的臉色就變了,訓斥道:「你大哥要胡鬧,你也跟着他一起胡鬧?有安生的日子不過,去參加什麼義軍?你和你大哥會打仗嗎?」

老頭子越說越氣,用力跺了跺腳,氣鼓鼓地說道:「明天我就去找他!」

劉秀暗歎口氣,沒有再說話。他就知道,以叔父和大哥的性情,都不會同意自己去參加義軍。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龍淵沒有回來,益州的戰事已愈演愈烈。

大將廉丹統帥十萬大軍,進入益州,與蠻軍展開交鋒。

新朝的莽軍,其實就是漢軍,武器裝備,和漢軍也沒什麼兩樣。

要問漢軍的戰鬥力如何,在當時,絕對是世界最頂尖級的。

即便在西漢末年,漢軍的戰鬥力也依然彪悍,元帝時期,陳湯曾率漢軍,多次擊敗匈奴軍。

一名漢軍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差不多相當於五名匈奴兵的戰鬥力。

漢軍的戰力之所以如此強悍,很簡單,裝備精良。漢軍的鎧甲是葉片甲,把鐵做成片狀,串起來,制成衣鎧。

衣鎧還有裡子,最裡面是一層布,中間墊上棉花,外面鋪上一層厚厚的皮革。

兵卒們將這樣的鎧甲穿在身上,既靈活,又不會割傷到自己,而且還能起到雙層鎧甲保護的效果。

以當時蠻夷的制造水平、生産能力,想擊破漢軍的盔甲是很難的,所以在與胡人徵戰的沙場上,漢軍通常能做到以一當五。

以彪悍著稱的匈奴軍,在漢軍面前尚且相差得如此懸殊,戰力還不如匈奴軍的南蠻軍,在漢軍面前更難有取勝的機會。

不過南蠻軍的將領也不白給,知道正面交鋒不是漢軍的對手,化整為零,將軍隊分成好多部分,於益州境內四處亂竄。

如此一來,不僅讓廉丹一部東奔西走,疲於奔命,關鍵是還能常常切斷他們的後勤補給線。

廉丹率領十萬大軍進入益州後,前期的作戰並不是很順利。

如此一來,廉丹一部更需要得到義軍的輔助,徵召義軍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急迫。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