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錦衣衛
img img 大明第一錦衣衛 img 第8章 背後敵人
8
第55章 成功返回 img
第56章 奏摺送達 img
第57章 龍顏大怒 img
第58章 過分偏袒 img
第59章 庭院舞劍 img
第60章 不歡而散 img
第61章 情竇初開 img
第62章 王振到來 img
第63章 王振審案 img
第64章 當場翻臉 img
第65章 王振結案 img
第66章 臨別告辭 img
第67章 親身傳授 img
第68章 以身相許 img
第69章 童言無忌 img
第70章 皇帝召見 img
第71章 皇帝心思 img
第72章 連升五級 img
第73章 表明心意 img
第74章 年夜不安 img
第75章 林家美婦 img
第76章 殺人兇器 img
第77章 連夜審問 img
第78章 審問如玉 img
第79章 林家往事 img
第80章 被人污蔑 img
第81章 撕破臉皮 img
第82章 醜事洩露 img
第83章 帶回四人 img
第84章 喊破喉嚨 img
第85章 矛盾衝突 img
第86章 爭執不下 img
第87章 心懷不滿 img
第88章 深夜調查 img
第89章 牢裡真相 img
第90章 絕不認錯 img
第91章 刑罰伺候 img
第92章 楊義暴怒 img
第93章 重傷黃連 img
第94章 再次詢問 img
第95章 新的疑點 img
第96章 前來看望 img
第97章 親自出馬 img
第98章 恩威並施 img
第99章 峰迴路轉 img
第100章 化解仇恨 img
img
  /  3
img

第8章 背後敵人

「我們兩家交好,我也無需隱瞞你們,今日東廠派王成來協助審案,楊義,以你的聰明應該察覺到,在審案時王成處處針對你,他這麼做不是因為痛恨你,而是東廠上面的人要求他這麼做。」胡長寧指明要點。

「上面的人,該不會是那個人吧!?」楊道想到了一個人,但是他不敢說,此人權勢極大,別說他,就算是胡長寧見了他也得低頭行禮。

「是誰,你們別打啞謎啊。」楊義心急道,這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就是不說出謎底,真是急死個人。

「當朝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他也是東廠督主,此人在朝上權勢極大,深得陛下信任,正是他下令讓王成來協助審查此案。」

胡長寧一說出王振的名字,楊道仿佛被人擊中胸口,情不自禁地後退一步,臉上滿是震驚之色。

就連對明史不太熟悉的楊義,也聽說過王振的大名。

在明朝出現過許多大名鼎鼎的宦官,他們權傾朝野,把控朝政,排除異己,專門與忠臣良將作對,那些不服從他們的人,輕則罷官,重則殺頭。

汪直,劉瑾和魏忠賢等人,都是宦官裡的個中翹楚,都曾以宦官身份在朝上隻手遮天。

不過說到明朝第一個專權的宦官,非王振莫屬,要是沒有王振這個先例作為「榜樣」,也不可能有後面的汪直,劉瑾和魏忠賢等人。

王振本是落第秀才,略通經書,他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但他知道自己天賦有限,不可能依靠讀書這條路出人頭地。

於是他就想到一個捷徑,那就是自己給自己閹割,然後進宮當太監,說起來他也是個狠人,居然敢給自己「小弟」一刀。

那時候他已經有了妻兒,家庭和睦,雖然不是富人,但也不是窮人,就算當不了官也能過上不錯的日子。

但王振心有遠大抱負,他狠心拋妻棄子,自己給自己閹割,進宮當太監,幸好他運氣不錯,被選進去了,否則那一刀就白挨了,還要被人罵一輩子死太監。

在當時進宮當太監是個好活,不少人都爭先恐後自宮,搶著去做太監。

只不過每次都會嚴格挑選,大部分人都未能如願,唯有一部分運氣不錯的被選中,王振便是其中之一。

一般來說,當太監的基本上都是沒怎麼讀過書的人,有學問的人都會選考科舉這條路進入官場,不會去當太監。

王振的出現改變了這個局面,他的學識不是特別高,但放在一群太監裡那就相當厲害了,所以他一進宮,其他太監見他這麼有學問,都非常佩服他,甚至尊稱他為「王先生」。

在宦官裡,難得出現一個有學問的人,就連當時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也被他吸引,甚至對他越來越喜歡,最後還封他為東宮局郎,讓他去服侍太子朱祁鎮。

王振把握機會,討好太子朱祁鎮,並且獲得朱祁鎮信任。

到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後,太子朱祁鎮繼位,成為明英宗,王振的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朱祁鎮封他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一躍成為宦官之首。

自此之後,王振一步步培植自己的勢力,剷除異己,最終權傾朝野,就連有不小權力的內閣也得讓他三分。

「你們楊家有沒有得罪王振,他為何要專門派人來審辦楊義的案子,他似乎非常重視此案。」胡長寧感覺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他可不相信堂堂宦官之首王振會這麼閑,特意關注這起沒什麼特別的案件。

「當然沒有,我們楊家和王振無冤無仇,又怎麼會得罪他們。」楊道非常肯定,他從來沒聽說過有關楊家和王振之間的矛盾。

現在楊義才想明白,剛才王成為何會一直針對他,原來是王振派來的。

他深入思考,認為自己還不足以引起王振的重視,或許王振在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謀劃。

「鎮撫使大人,其實有一事我想不明白,今天一早起來,東廠的人就來留香閣抓我,抓我的人正是王成,試問劉二一個小小的下人,他有什麼能耐可以讓東廠派人抓我,如果他去報案,也只會去府衙報案,不會去東廠報案,說不定他的所作所為,是東廠在指使。」

楊義其實在牢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懷疑東廠。

「你想的與我想的一樣,抓你的王成是東廠派去,劉二不可能去東廠報案,或許他口中所說的那個神秘客人,就是東廠的人。」

胡長寧作為錦衣衛鎮撫使非常瞭解東廠,最初設立東廠的用意就是用來制衡錦衣衛,所以錦衣衛和東廠經常發生矛盾。

楊道越聽越憂慮:「那該如何是好,我們楊家又沒得罪王振,為何要對付我們?」

「你們以後需要多加小心,要是幕後指使真是東廠,他們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必定還會有後手。」

胡長寧也幫不了什麼忙,畢竟連錦衣衛都要忌憚東廠,他一個鎮撫使也沒有多大的權力去幫助楊家,更何況楊士奇已經去世,楊家在朝上的影響力也一落千丈,更是無法抗衡東廠。

楊義突然跪下道:「鎮撫使大人,我仰慕錦衣衛已久,一直希望能夠成為其中一員,還請大人不嫌我年輕,可以收下我,小人必定盡忠效力,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錦衣衛。」

楊義知道必須找個靠山才行,要是爺爺楊士奇還活著他自然不用怕,但如今楊士奇去世,他們楊家頂不住東廠的攻勢,唯有依靠錦衣衛他才有活路,朝上四大勢力,也只有錦衣衛他有機會加入。

所謂朝上四大勢力,第一大勢力,毫無疑問就是皇帝,皇帝是權勢最大的人。

另外三個,分別是以內閣為首的朝臣,以宦官為主的東廠,還有只聽從皇帝命令的錦衣衛。

楊義沒有機會接近皇帝,最大的勢力想都不用想,肯定依靠不了。

朝臣都是讀書人,必須通過考取功名才能進朝當官,以楊義的讀書天賦不可能走這條路,他也沒時間去讀書考取功名。

加入東廠更不可能,畢竟要給自己小弟一刀,他承認自己是個狠人,但還沒狠到能給自己閹割。

唯一的出路只有加入錦衣衛,背靠錦衣衛這座大山,他起碼還有點資本與東廠對抗,否則只能任由對方宰割。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