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農女的錦繡人生
img img 逍遙農女的錦繡人生 img 第6章 鍾家
6
第21章 奇怪的老者 img
第22章 大生意呀 img
第23章 古怪的嚴府 img
第24章 短命美少年 img
第25章 一肚子壞水 img
第26章 發財了發財了 img
第27章 我跟你拼了 img
第28章 姓吳名景字雲開 img
第29章 美麗女人 img
第30章 青樓 img
第31章 嚇死你爹了 img
第32章 偷藥種 img
第33章 把嘴給你縫上 img
第34章 郝不要臉 img
第35章 暴殄天物 img
第36章 再遇吳景 img
第37章 你把外衣給我穿上! img
第38章 你笑個屁 img
第39章 五鼎芝 img
第40章 磕頭謝恩 img
第41章 要點臉行嗎 img
第42章 灌你一肚子屎 img
第43章 撞牆自盡 img
第44章 聽牆角 img
第45章 她是瘋魔了吧? img
第46章 還真是草藥 img
第47章 生子哥 img
第48章 吐血 img
第49章 叫雲開哥哥 img
第51章 果然沒有看錯人 img
第52章 差點尿褲子 img
第53章 驢拉磨 img
第54章 傷害性不高,侮辱性極強 img
第55章 進行大會下一項 img
第56章 我在家繡花 img
第57章 去給我舀兩勺糞來 img
第58章 買鋪子 img
第60章 誰調戲誰 img
第61章 我這叫卸磨殺驢 img
第62章 去哪喝的酒? img
第63章 可像咱奶了 img
第64章 心情好極了 img
第65章 果醬 img
第66章 像不像捧着祖宗牌位 img
第67章 年輕又有錢竟是個聾子 img
第68章 算我識人不清瞎了眼 img
第69章 我錯了,再也不敢了 img
第70章 明天就要走了 img
第71章 離別前夕 img
第72章 離開 img
第73章 包糉子商量節禮 img
第74章 萌萌噠劉郎中 img
第75章 馬上露餡了 img
第76章 我打死你 img
第77章 嚴府送禮 img
第78章 是非常喜歡 img
第79章 端午 img
第80章 開業前夕 img
第81章 賀禮 img
第82章 開業大吉 img
第83章 數錢了 img
第86章 這老頭瘋了吧 img
第87章 吳景傳信 img
第88章 嚴墨 img
第89章 建新房 img
第90章 團寵 img
第91章 曹建山 img
第92章 規劃新房 img
第93章 做人不能言而無信啊 img
第94章 飯前不訓子 img
第95章 爹,我給你認了位親爹! img
第96章 只求問心無愧 img
第97章 張珅 img
第98章 吳公子傳信 img
第99章 不日將歸來 img
第100章 冰玉鞭 img
第101章 嗚嗚嗚,我的炸丸子 img
第102章 開工錢了 img
第103章 些許有些尷尬 img
第104章 上樑 img
img
  /  2
img

第6章 鍾家

  大哭了一場,鍾小安心裏舒服多了,理了理這具身體的記憶,對鍾家的情況大致了解了。

  鍾家是分了家的,分家的原因要從十年前說起。

  十年前一個王爺舉兵造反,敵國又趁機發起戰爭,國家動蕩不安,戰亂紛紛。

  鍾家原本在靠近南方的一個村落,戰亂的時候馬上就要打到那裏,整個府城的人家都開始搬家逃難。

  鍾家老爺子也當機立斷,變賣了所有能賣出去的家業,拖家帶口跟隨着整個村子的人舉家搬遷。

  遷徙的路上很不容易,一路往北走,準備找一個離戰亂遠一點的地方安家。

  後來到了寧州府的懷卦縣,被縣衙的官員分到臺子村落戶,大樑國的戶籍制度很嚴格,要不是戰亂別說跨州落戶就是跨縣落戶都不行。

  特別像這種因爲戰亂舉家搬遷逃難的,想要挑一個好地方安家落戶非常困難,一般都是當地的縣衙分到哪裏就是哪裏。

  寧州府是大樑國很重要的州府之一,再往北一千多裏一直都有軍隊駐守。

  鍾家遷徙寧州府就是因爲寧州府在當時的混亂中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

  寧州府有戶嚴家是一個大家族,嚴家出了好幾位大將軍,還出了一位皇後,大樑國上一任皇後就是出自嚴家,十年前動亂,當朝皇帝遇刺駕崩,一位皇子登基,在位七年也駕崩了,這位皇後也薨了。留下了一位太子。

  現在大樑國的皇帝是上一任皇帝的親弟弟,民間傳言太子因爲身體不好幾度身死,年紀又太小無法繼承大統,所以皇帝的親弟弟繼承了皇位。再細節的事情就不是他們平民百姓能知道的了。

  懷卦縣是一個大縣,當年戰亂很多人都想在懷卦縣安家落戶,鍾家運氣還算不錯,被分到了懷卦縣,八方鎮,臺子村。

  當時一起逃難的人很多都被分配到別的村落。

  逃難來的是由官府分配登記戶籍,發放田地,按人頭分,一個人給一畝田地,五分水田,沒成家的不給分,都給分的話,也沒有那麼多官地給他們。

  當時鍾家只到八畝田地,四畝水田。另外宅基地是按照戶頭分配,每戶分配五分宅基地。

  五分宅基地也不小了,隨着這些年孩子們漸漸長大,家裏又陸續出生了好幾個孩子,孩子大了也要娶親生子,就住不開了。

  所以鍾老爺子做主給兒子們分了家。老兩口跟着大兒子一家生活,再加上小女兒和小兒子,二兒子三兒子另外給了錢財,買地蓋房。

  一家之主鍾老爺子鍾貴五十有八,鍾老爺子和奶奶劉氏一共生了八個兒女,活下來六個。

  大女兒鍾秋燕逃難的時候夫家是一起逃難來的,被分到另一個縣城,並不在一個縣。

  長子鍾文富媳婦兒孫氏,生了一個女兒兩個兒子。

  二兒子鍾文財媳婦兒王氏,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就是鍾小欣。

  三兒子就是她爹鍾文平媳婦兒張氏,生了一個女兒兩個兒子,當然算上她這個撿來的,就是兩兒兩女。

  四兒子鍾文亮,還沒成家,不過也定親了,明年成親。

  還有一個小女兒鍾秋月,是鍾老爺子和劉氏的老來女,今年十五歲,定了人家明年成親。

  鍾家也算是人丁興旺了。

  在鍾小安的記憶裏,鍾老爺子是一個聲音洪亮,很有威信的一位老人。當然了有可能是鍾小安太老實看誰嗓門大了都覺得有威信……

  奶奶劉氏是一個很是潑辣能幹的老太太,雖說潑辣愛罵人,但是對待這些孩子都不錯,從不重男輕女,鍾小安記憶裏最怕的就是劉氏罵人。

  鍾家還算和睦,偶爾有點小摩擦算不得什麼大事,沒有太極品的人,也沒有太復雜的宗族親戚,這一點很好,要是遇到一家極品奇葩她就更崩潰了。

  父母疼愛,哥哥姐姐也愛護有加,鍾家人很勤勞,雖然不是什麼富裕的人家,確也餓不着。

  這個封建的社會,窮人的命是很賤的,窮人家的女孩更是可憐,很多窮人家生了女孩就丟棄,還有溺死的,只是爲了省點糧食。

  有很多人家生了女兒給口吃的活下去就不錯了,等養到成年就嫁出去,給家裏換聘禮換糧食。

  更有甚者長大了直接賣進青樓,總之在這個社會窮人家的女兒日子過的都很不容易,大部分都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富裕人家的女兒嬌生慣養叫千金,窮人家的女兒命如草芥一文不值,不得不說生活在鍾家是非常幸運的。

  這麼看來她目前的生活前景還是很不錯。

  轉過頭細細打量起這間屋子,屋子不算太大,採光很不錯。

  一進門是一間外屋地方不大,門對面放着一張桌子兩條長腿凳子。

  右手邊是一個小小的竈臺上面沒有鍋,是一個燒水用的大壺,竈臺前面就是一面牆,牆裏面就是炕。

  這個竈臺是平時燒炕取暖用的並不做飯,取暖的同時燒上水可以喝又可以洗漱用。

  左手邊靠牆放着一排劈好的柴火,擺的整整齊齊,不難看出,鍾家一個過日子的人家,收拾的幹淨利索。

  拐過竈臺是裏屋,屋門的一側就是竈臺的牆,左邊加寬了一面窄牆把屋裏的空間擴大了不少,旁邊放着一個洗臉架子,是姐妹倆洗漱用的。

  再往裏走窗戶下面是一鋪炕,連着竈臺的牆,還挺大的目測有四米長了,鍾小安就躺在上面,雖然有點硬,早上燒火的餘溫還沒散盡,渾身上下暖呼呼的,以前知道炕,並沒有親身睡過,還是挺新鮮的。

  臺子村所在的寧州府地界靠近北方,雖然沒有大北邊那麼冷,但是冬天也下雪,有一鋪炕冬天會好過很多。

  炕梢的位置放着一個炕櫃,裏面可以裝東西,上面是平的,早上起來被褥就疊在上面。

  炕下面是一大塊空地,對面牆上也是一排窗戶,窗戶下面放了一條不太寬但是很長的桌子,上面放着一套粗瓷茶具,平時姐妹倆的小東西小鏡子什麼就放在上面,鍾小安懷疑那是一個梳妝臺,可惜上面並沒有太多的東西。

  畢竟鍾家也不是什麼富裕人家,沒那麼好的條件讓姐妹倆珠翠滿頭。

  炕梢地下的那面牆上就是一個靠牆的大衣櫃了,放些換季的衣裳被褥,姐妹倆的衣服什麼的都放在裏面,關鍵也沒啥衣服可放的……

  鍾小安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洗的都有點發白了,袖口還有兩個補丁,張氏縫補的很好,針腳很平整,可它還是補丁……

  連件漂亮裙子都沒有,讓她這個愛臭美的人怎麼活……

  鍾小安坐起來這裏摸摸那裏看看,也沒啥東西給她看了,屋子明面上的東西就這些了,唉……糟心啊!

  前世她就是一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琴棋書畫樣樣不通,針織女紅那就更不要想了,扣子都不會縫……

  外國語大學畢業,精通英語,粵語,還會點泰語,可是這有什麼用……總不能讓她一開口滿嘴English,薩瓦迪卡吧,到時候一定會讓人當成妖怪給抓起來燒死的。

  沒辦法誰讓她前世沒學過這些,毛筆字不會,畫畫只會簡單的素描,棋她會象棋,五子棋,跳棋,鬥獸棋,就是不會圍棋……

  琴倒是會彈古箏,還會彈琵琶,還會彈鋼琴,也只會彈那麼兩三首曲子。

  就這還是陪她大侄女去上興趣班學的,大侄女從小就喜歡學樂器,學跳舞,她是家裏第一個出生的孩子,全家人都寶貝的不能再寶貝了,感興趣的當然要讓她學。

  侄女六歲開始學,那時候她都上大學了,那也是有時間必定會陪着去,她跳舞就陪着跳,她彈就陪着彈,侄女的第一個古箏和琵琶都是她給買的。

  這麼多年的陪伴,她只學會了兩三首曲子,可見她是有多懶……侄女今年都十五歲了,她卻變成了一個十歲的小女孩,真真是造物弄人啊。

  廚藝倒是會一點,也不精通,蛋糕西點小點心什麼的是會,這裏也沒有材料讓她發揮啊。

  菜倒是會做,也是普普通通的手藝,還是疫情期間沒法出門,在家看吃播刷抖音勾起的興趣,硬磨着媽媽手把手教,把脾氣好的媽媽氣的都要罵人了,才勉強學會……

  莊戶人家的閨女,琴棋書畫可以不懂,洗衣做飯縫縫補補那是必備的。也不知道鍾小安原身會不會……記憶裏是會做飯縫補,她來了還沒親身實踐過。

  一總結她真是幹啥啥不行……

  只能自己寬慰自己,她是不會,但是她可以學!慢慢來吧,她現在才十歲還有很多時間。

  著名的哲學家梭倫不是說了麼:活到老學到老!

  用手摸了摸沒有二兩肉的臉,轉頭朝屋裏掃視了一圈,桌子上有個小銅鏡,她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呢,女人無論到了哪個地方,相貌總是最在意的。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