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老太婆在院中撒了一把糧食,我們全都趨向前,不斷的點頭啄食,兩嘴角弄的滿是土或灰塵。這就是我們容易患病的根本原因——不講衛生。

這一點不應歸罪於人類,而應歸罪於我們的祖先。

人類先前也和我們的祖先一樣,生活在荒野,吃喝拉撒睡全無定處。但現在卻吃喝有餐廳,拉撒有廁所,睡覺有臥室……愈來愈專用,愈來愈享受。可我們的祖先卻把它們的自以為大利不拘小節的物什讓我們繼承下來並發揚光大。於是,隨吃隨拉,不分時間,地點。以自我為原則。遂雖有華麗的外表,終難登大雅之堂。而只得棲息於枝頭,披露掛霜,櫛風沐雨,並終成定局。

然進一步分析,雞的不講衛生是同族的共識,毫不隱瞞自己的缺陷,不論是在親人朋友面前,抑或人類就餐時間,隨心所欲,有排泄的欲望便羽翅一立,屁股一翹,排下一大堆。真誠而不虛偽,灑脫而不揉作。人類即非如此,面一道,心一道;外一套,內一套。用「兩面人」比喻怎恰?「三面人」「四面人」亦不為怪。客廳,舞廳,一個個道貌岸然,一塵不染,然一到自己的空間,便恢復了真實面目:亂七八糟,滿室狼籍,活脫脫一個狗窩。並且在林中,庭院,牆角……萬種活物的排泄方式,人類都模仿的惟妙惟肖。我曾親眼目睹過幾次從外面歸來的小軍在竹林中當著我等的面,臉不紅心不跳氣不喘,神情自若且愜意的恣意揮灑。何況小角色,連美國的一位總統也是經常在庭院小便,雖有譴責之處,但暴露噢本質仍是可嘉可諒的。

雞的不講衛生對環境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至今沒有什麼組織倡議雞族們應注意衛生,檢點自己的日常行為,倒是呼籲人類自身的不少,雖原因種種,人類是該反思了。

據貓先生講,它也是很隨便的,吃的挑剔且不講,單就拉撒而言,因夜晚被關禁在屋內,小便只有到牆角,大便只有到谷屯或麥堆上——怪不得有時感覺老太婆給的食物有點怪味,以為變質了,結果竟是這小子的傑作——用爪子扒個坑,撲哧撲哧拉一通,然後來個貓蓋屎。既是如此,仍博得主人們的歡心,被老太婆,老頭子視若至親孫子,抱著,親著,早晚還牽著出外溜達溜達,「貓咪貓咪」的叫個不停。

再有那新生的嬰兒,稍有不如意便「哇哇」的哭訴個不停,又不知尿濕過多少次大人並自己的衣褲,玷污過大人並自己的衣身,討嫌之極,不講衛生之極。既是如此,仍被父母視為心頭肉,掌上寶,常被穿戴一新,招搖過市。

於是明白,愛是一切問題的根源。當你對對方喜歡並產生愛意時,優點當然更優,缺點也成為微瑕而被接受和諒解。愛的魔力。

明白了這個道理,心中頓覺一陣淒然。

知道的多固然有益,但知道的少也可能無害,清楚明白是一種活法,朦朧糊塗也是一種活法。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