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465/coverbig.jpg?v=8d7d0c600a299fa9c794837adb9b7495)
慕容宇見過了司徒父子後,更堅定了要投到軍營。抵抗滿清韃子,當晚司徒父子擺下宴席給慕容宇接風洗塵。邀請了很多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有各大鏢局的鏢頭,金夏兩城的總兵,巡撫,總督等。司徒清雲給他們介紹了慕容宇。
說道:「各位兄台,這位是我犬子的結義弟兄,又是我的義子。複姓慕容單字宇,這位小兄弟雖然年紀輕輕,但卻武藝非凡。而且很有報國安民之心,幾次跟我提出想投到軍中效力。可是卑職這裡實在是太小了,不足以發展。所以我想讓他和犬子一起投到遼東去抗擊滿清韃虜,諸位看如何呀。」眾將都道:「好呀,這小兄弟有此愛國之心,實是不易。應該讓他去,司徒將軍您的這兩個兒子在福建的吃住都交給我們吧」司徒清雲連忙感激道:「謝謝各位兄台的關照,小弟感激不已。」又對慕容宇和司徒義道:「來給諸位叔叔伯伯見禮,以後父親不在。他們就是你們的長輩。明白嗎?」慕容宇和司徒義一起回道:「明白,孩兒一定謹尊父命,決不敢肆意妄為。」又轉過身來給諸位將官行李。眾將官自然客氣一番。司徒清雲說道:「大家都別客氣了,開席吧。今天一定要吃好喝好,都別拘束。眾將官都道:「好,司徒將軍如此大氣,小弟們一定給你面子。」
於是開席,眾將官因為經常要在戰場上拼命,一直以來都是精神緊張,所以席上自然是一片歡騰。劃拳行令,觥酬交錯。熱鬧非凡,慕容宇和司徒義也陪了金門城的五傑喝酒聊天。
這五傑日後都幫慕容宇守過襄陽。五傑之首叫‘青面玉龍’程玉嘉,父親是勝遠鏢局的總鏢頭,自己也隨父親走過幾次鏢。善使一把五花點剛槍。今年才20歲,長的十分俊朗。只是臉上是青色的,五傑第二的是‘赤發金虎’蔣玉涵,身形高大健壯,父親是個屠夫出身。後來入伍當兵,最後升到參將,這次也隨父親來此參宴。善使一把虎頭大刀,長了一頭的火紅頭髮。胸膛之上還有一隻虎頭刺青,打起架來十分勇猛。也是20歲,排行第三的英傑叫‘碧眼銀雕’
常玉昊,此人的祖父兩輩都在福建省做總兵,這次也是一起隨父親來的。善使強弓硬箭,百發百中,屢克叛軍。眼力極好,長的有身份俊秀。排行第四的叫‘錦身花豹’韋玉華,此人父親金門有名的龍英鏢局的鏢頭。善使一把方天畫戟,此人武藝也是非常高強,並做了鏢局的副鏢頭。排行最後的是‘蒼首白狼’
鄧玉林。這人父親在福建的一個城池中做總兵,他則給福建總督做保鏢。此次隨福建總督來此赴會。五傑與慕容宇和司徒義十分投緣,遂義結金蘭。‘青面玉龍’程玉嘉為長,‘赤發金虎’蔣玉涵為次,其後便是慕容宇和司徒義,接著是‘碧眼銀雕’常玉昊排第五,‘錦身花豹’韋玉華排第六,最後是‘蒼首白狼’鄧玉林。七傑又來到場子上比試武藝,結果五傑都發現慕容宇的功夫之在他們之上,於是想改排行。慕容宇連忙推辭,眾人見此。只好照舊,後來襄陽鏖戰之時,也多虧了這五傑帶兵援救。轉眼到了半夜,宴席撤了。離家近的回家了,遠的就在總兵府裡住下了。慕容宇和小玉也回到了自己的偏房去睡了。一夜無話。
次日天明,司徒義來找慕容宇去陪父親上城巡查。小玉則在府內與女眷閒逛。司徒義和慕容宇來到城上,見司徒清雲已經和眾將官在城上巡視了。二人上前請安。司徒清雲道:「無需多禮,起來吧」二人見身後有不少都是昨夜見過的。眾人正在說話,忽然見一個參將上城稟報:「啟稟總兵大人,城外五百裡外有不明軍隊駐紮。」司徒清雲一皺眉道:「莫非滿清韃子這麼快就來了。再派人去查探。」參將領命下去。司徒清雲回頭問眾人道:「諸位將軍有何主意」有的主張主動出擊,有的主張監守不出以免中計。司徒清雲問慕容宇道:「慕容少俠,
依你看,應該怎麼辦呢」慕容宇回道:「小民對軍政之事不是十分通曉,不敢隨意胡說,但小民卻有一拙計。不知該不該說」司徒清雲道:「但說無妨」慕容宇接道:「是,總兵大人不如這樣,咱們先派一小隊輕騎兵大約五千人左右。去查探敵方,如果敵軍人數不多可以先將他們滅了,挫其銳氣。如果敵軍勢大,則速速返回不可打早驚蛇。然後牢牢守住城池,再在城上準備好弓弩手防止敵軍強行攻城。然後帶兵埋伏在城外將敵軍圍住,並去請求救援。定能將敵軍一舉消滅。」司徒清雲及眾將聽完都不約而同鼓掌喝彩,這回真的佩服他了。司徒清雲說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謀略之才,帶兵經驗也如此豐富。你是怎麼知道這麼多的」慕容宇答道:「小將不才,曾在南陽城當過一段時間的總兵。
所以有一些帶兵經驗和作戰謀略。」司徒清雲說道:「既然如此,就派你去偵察吧」慕容宇回道:「小將遵命」於是開始分配人馬,令五傑隨自己各帶人馬一千隨自己去敵方查看,司徒義則與父親在城內守城。又令臨近幾個城的總兵回去調些人馬來支援,但切不可顧此失彼。以防中計,還令金門的幾個非常勇猛的副將,參將:趙林,李恒,鄧誠,秦猛,袁鎬五個將軍各帶四千步兵和騎兵再城外埋伏好。將敵軍引到旁邊的一個峽谷去,那也有伏兵。分配完畢,眾將散去準備。慕容宇穿上連環鎖子甲,頭頂烏金盔,手中是雙劍。身後插著那把神劍。騎著赤炭火龍駒,帶了五傑和五千人馬出城查看。出城後又對五傑說道:「大哥,二哥你們各帶一千人,先去查探發現敵軍後先在左側埋伏好。」程玉嘉,蔣玉涵領命而去,慕容宇又道:「五弟,你帶一千人和我在一起。發現敵軍後,聽我號令,一起向敵營射箭。」常玉昊領命,接著說道:「六弟,七弟你二人各帶一千人,從右路進發。發現敵軍後在右側埋伏好。」韋玉華和鄧玉林也接令而去。
這樣大軍分成五路,進發的速度也快了。走到半路,遇見了查探回來的參將,參將道:「將軍,敵軍果然是滿清韃子,不過人數不多。大約有三千騎兵,已然紮下營壘了。小將打探道:「他們準備夜襲金門」慕容宇松了口氣道:「好,彭參將,你先回去稟報給總兵大人,讓他們小心把守。」參將告退。慕容宇問常玉昊道:「五弟,依你看此戰該不該打」常玉昊道:「三哥,小弟認為如果咱們不打他們,他們可就要收拾咱們了。所以還是先下手為強」慕容宇道:「可是滿清韃子到底有什麼威力,可以攻陷我大明遼東幾十座城池並時時進關來騷擾。這咱們也沒有底呀。所以咱們還是先小心為是。不可輕舉妄動,明白嗎」常玉昊說道:「明白」大軍轉眼就到了離敵軍幾十裡的地方,慕容宇下令全部下馬埋伏好。過了,一會其餘四傑也都到了。慕容宇命人再去查探,見敵軍絲毫不知,便一聲號令,常玉昊早準備好了,帶了五百的弓弩手潛行到離敵營十幾裡的時候,慕容宇發射信號。常玉昊帶頭向敵營射箭,早射死了幾個哨兵。驚動了敵營。敵軍主將乃是後金天命汗努爾哈赤的五子阿巴泰,阿巴泰一聽說明軍帶兵殺來了。十分驚訝,原來明朝軍隊都是固守城池的,怎麼開始學著野戰了呢?忙帶了人馬出戰,常玉昊見主將已出。便不再發射,早有慕容宇帶兵趕上來。
阿巴泰見對方主將乃是一個年紀輕輕的後生,便用滿語說道;「你們是什麼人,敢來此打我。」旁邊的通譯用漢語翻譯了一遍。慕容宇回道:「我乃是大明福建金門總兵司徒清雲的義子,你們這幫韃子想來打我們,真是妄想,快快撤軍吧。」通譯又給阿巴泰翻譯了一遍。阿巴泰乃是行武之人,不善言辭。於是口中大叫滿語,帶兵沖將過來。慕容宇舞動雙劍帶兵沖上,慕容宇以雙劍敵住阿巴泰,常玉昊也搶上來幫忙。其餘四傑見自己人被滿洲韃子圍了起來十分著急,
正好慕容宇又發了信號,於是四傑帶了兵馬蜂擁而上。如下山猛虎一般。
沖進敵陣,一場大戰。打的天昏地暗,慕容宇舞動雙劍將阿巴泰逼住防止他發信號請救兵。其餘五傑施展渾身解數,將後金軍殺的連連後退。慕容宇見大局以定,敵軍被己方打的以死傷數千人。阿巴泰十分緊張,於是率兵撤退。逼開慕容宇帶人撤出包圍圈,此時敵方只剩五百餘人。慕容宇道:「五弟,看你的了」常玉昊搭弓拉弦,只聽嗖的一聲。直沖阿巴泰射去,阿巴泰舉刀一攔。雖未射中後心,但去正中小腿。阿巴泰疼的哎呀一聲,但仍是匆忙逃竄。慕容宇等人哈哈大笑,慕容宇道;「班師回城」大軍撤退回城,來到城外。早有人給他們開了城門,慕容宇等人上了城。司徒父子十分擔心,上前詢問。慕容宇將戰況一一詳解,司徒清雲十分高興。司徒義說道:「大哥,你有如此能耐。為何不早說」司徒清雲正想讓人大擺宴席,慕容宇確道:「大人,我認為現在還不可輕敵,敵軍只是小股部隊前來打探,大部隊一定還在後面。所以我等還要嚴密防守。切不可驕傲。吃飯的小事,等徹底將滿洲韃子趕走後再吃不遲。」司徒清雲答道;「是,是」於是接著回到總兵府商議對策。
再說這阿巴泰緣何能來到此地,原來後金天命汗努爾哈赤在崇禎十年便陸續派兵繞過寧遠,錦州以及山海關。從蒙古草原穿過來到長城的喜封口,從此突破。來到關內騷擾,開始只是快見快出。怕明朝收攏大軍堵住出口。後來聽說明朝大亂,農民起義軍在中原起義,崇禎無暇顧及自己。便派軍隊逐漸延伸。
一直到了福建。但也是不敢長住,還是遊擊形式。但是這回卻派三萬人馬來,總元帥就是努爾哈赤的長子大貝勒代善。阿巴泰帶了殘兵敗將回到主營,早有人來接,阿巴泰忍住疼痛。拔下了小腿上的箭,見箭尖無毒,總算放了心。包紮好後進了帥帳,見長兄代善坐在椅子上。忙低身下敗,請罪。代善性格寬厚,有聽到阿巴泰如何帶兵與明朝軍隊交戰,所以便原諒了兄弟的過錯。忙摻起自己的四弟來說道;「兄弟,沒事起來吧。打仗哪有百戰百勝,一會失敗不是過錯。何況你還英勇抵抗。我相信大汗也會原諒你的,你跟我說說這明軍將領是什麼樣的人竟有如此威力。」阿巴泰見兄長果然不怪罪自己便道:「這明軍首領說來奇怪竟是一個毛頭小兒,也就20歲左右吧。和咱們十五弟差不多(注:十五阿哥就是多爾袞)但武藝非常,而且行軍詭異,出奇不易就沖了過來。並有弓弩手配合作戰,我軍的一些八旗勇士就是叫他們射下馬來的。」代善道:「既然如此,明日我帶人去會會這小將。你有傷在身就不用去了。」阿巴泰不敢違令。次日天明。代善帶了一萬人馬來到金門城下。
早有人稟報了司徒清雲,司徒清雲心中想道:「我這義子所說果然不錯,敵軍卻是還有大部隊。有見代善指明叫慕容宇出戰。便叫了慕容宇下城迎戰,慕容宇自然答允,帶人下城。早有司徒義和五傑護著來見代善。代善見對方主將果然是英俊瀟灑,英氣逼人,頂盔貫甲,騎馬配劍十分威武。便用漢語說道:「你這小兒,有何能耐敢傷我兄弟,」慕容宇也不懼怕答道:「你等派兵侵我大明疆土,傷我大明子民又是何故。既然你等派兵侵佔我大明疆土,那我為何不能傷你兄弟呢。若是聰明,快快退兵去吧」代善見慕容宇如此回話,句句再理。不在答話,叫人前去溺戰。一個滿洲將官前去討戰,早有司徒義前去迎戰。
二人鬥在一處,二人都使長刀。所以很是較勁。但司徒義在少林寺學的武,也不是好欺負的。不出幾合,就將那將官斬于馬下。代善大驚,又派了幾個滿洲勇士前去應戰。但還是不如中原武術厲害。被五傑一一擊敗,或死或傷。代善見大勢不好,便親自上陣迎戰。慕容宇一縱馬也迎了上去,二人都在一處。
代善也是很厲害的,曾在遼東屢克明軍。所以開始並不將慕容宇看在眼裡
但後來發現此人不可小覷,心想此等人才若是我後金的該有多好,那逐鹿中原的夢想就可以早點實現了,所以對慕容宇是手下留情。慕容宇發現後,心想:「他在打什麼主意,對我手下留情。莫非他想收買我。不行我決不能吃他的好處。讓別人看了還以為我私通敵軍呢」於是便在暗下殺手,代善支援不住。終被刺傷一處,而此時。代善忽件見城門大開,從城內沖出明軍來。向自己沖來想撤退也是不能,明軍已將自己的軍隊牢牢困住。一陣廝殺,後金終於沖出包圍圈,但一萬人只剩了五千餘人。代善匆忙帶人兵撤回,只見慕容宇仍然帶人猛追不舍,心想:「這小孩看來是想生擒我呀。」便扭頭回道:「我說這位小兄弟,別再追了。我等這就回去帶兵撤回關外,再不入關了。」慕容宇道:「好,若再進關讓我遇見,決不饒你。走吧」帶兵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