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穎啊,您現在貴于相國,除了王司徒和一些頑固子弟不從而已,將其誅之便可。」李儒笑道。
「也是也是,那您去辦吧!」董卓擺手示意李儒退下。
次日,相國府。
「眾位大臣你等都到了。」董卓做於案前。
「相國大人,您叫我們有何事商議。」眾臣問之。
「我之部隊只于數萬人,可奈何不了聯合軍的幾十萬人啊,所以我意下準備遷都長安。不知道你等有何意見。」董卓道。
「董卓,你廢了少帝,又派人把少帝和皇后殺了,現在又想遷都,你大逆不道!自古以來,遷都乃朝廷大事,不到萬不得已之時不能遷都,這一旦遷都便亡國亡國了。呃!」那大臣還沒說完,便以被董卓刺死。
「來人,脫出去,剝其皮,剃其肉,將血攙進酒中,給眾大臣享用!」董卓笑道。
「這……這!」次時的王允已經頭冒大汗。
「我等對待和我等是敵人的人,就應吃其肉,喝其血,裹起皮!望那大臣是你等同事。就免為肉與皮。來我先喝完。」說著董卓便把一碗盛有此人血液的酒一飲而盡。
「這這……這!」王允已經全身發抖。
「王司徒,你為何不喝啊?莫非你也反對我遷都長安?」董卓喊道。
「這這……」王允端著碗一動不動。
「若在不飲去,我便將你斬之。」董卓走到王允面前怒道。
「這……哎……」王允苦惱的喝完碗中酒。
「呵呵,王司徒海量啊,來我在喝一碗!」董卓笑道,便又把一碗一飲而盡。退回案後道:「王司徒,在賜你三碗如何,來人,給王司徒斟酒!」
不一會下人便斟得三碗,擺在王允面前。王允沒辦法,只能一飲而盡後起身道:「我家內有急事,先行回去了!望相國准許!」
「准了!」董卓擺手道。
司徒府中。
「父親大人,您回來了!」王允兒子道。
王允並未回答,只是令下人把門關好,後未走幾步而嘔吐。把所喝之酒全部吐出。
「父親大人,您沒事吧。」王允兒子問道。
「他,他簡直禽獸都不如。今天他召集我等去相國府議事,所議之事,是遷都長安之事,真是準備為篡位做準備了。今天太尉大人向他說明利弊,可是尚為說完,便被他斬殺,並將太尉之血攙於酒中,令我等當面喝完,我稱家中有事,方才能逃離險竟。」王允怒道。
皇宮中。
「陛下,那些聯合軍真是礙眼,」董卓拱手道。
「你等有什麼好計策?」董卓看著大臣道。
「相國大人,現在本地流傳了一首民謠,叫‘西方有個漢。東邊也有個漢!若逃離長安便可逃離此難。’」李儒拱手道。
「那是什麼意思?」董卓問道。
「高祖·劉邦于長安為首都,傳於十二帝,光武帝·劉秀於洛陽為首都,傳於十二帝。依照這個看,天利應該象之前一樣。若想逃離此難,從洛陽遷都長安,所有問題便迎刃而解了。」李儒拱手道。
「哦,說的真對。你所說的和我想的一樣。這樣的話,就準備遷都吧!」董卓命令道。
「請,請慢,無謀的遷都,將是使的民心大亂,國家動亂的根源啊,還千萬請您三思啊。」王允道。
‘唔,如果是民心動搖的話,的確是非常棘手的問題。該怎麼做啊?’董卓想著,轉身道:「你給我住口,你是想試圖阻礙國家大計嗎?在考慮國家大事之前,怎有心思考慮民心問題。」
王允無言相告。
「聽好了,把洛陽的全部財物轉移長安。若有違抗者,一律斬首。」董卓命令道。
「還有,站在那裡的那位。」董卓指著那人說。
「諾!」那人拱手道。
「去把大財主的財產還有皇家陵園的財物全部帶走。」董卓命令道。
「明白了,屬下現在就去辦!」那人拱手退出。
皇宮外。
「我的財物回收一事,達成了嗎?」董卓問道。
「是,已經達成!」屬下道。
「恩,這樣?那留下洛陽也沒什麼意義了!傳令下去,把洛陽燒了,全部轉移長安!」董卓道。
「諾。」屬下傳令下去。
漢初平元年。洛陽在大火中燒成灰燼。
聯合軍大營內。
「稟報大人,洛陽方向一片火紅,疑似洛陽現在處在火海之中。」哨騎道。
「什麼?去探清楚!」袁紹道。
「諾!」哨騎拱手退出。
許久哨騎回探道:「報…大人,洛陽已經被燒成灰燼,而據說少帝,皇后已及太尉董卓所斬,而現在董卓挾持著獻帝遷都于長安!」哨騎道。
「本初大人,看來董卓的兵力已經不多了,我等應該追擊而制,可謂上側策。」曹操拱手道。
「孟德所言既是」劉備拱手道。
「不一定,你如何可知,他兵力不濟,若是他所用計策,我等貿然追擊,不就正中他賊人奸計,追擊一事,我不贊同。」袁紹指著曹操道。
「那……那我先告辭。」曹操拱手退出。
曹操本帳中。
「袁紹匹夫,若追擊定能取勝,定能取董卓首級,此乃上天賜的機會。而那匹夫竟然公然拒絕,氣煞我也!」曹操怒吼道。
「大人,您且息怒,本初大人也許說的是對的,若您追擊,董卓派多人伏擊於您?您如何得知?」夏侯敦拱手道。
「元讓將軍說的是,若遇伏兵,我等就麻煩了。」曹洪拱手道。
「你等如何知道有伏兵,你等不叫我追擊,我非要追擊!」曹操喊道。
「大人,你若執意要追擊,那麼也請找幾個幫手,聯合起來在追!」夏侯敦道。
「那好,你去請豫洲牧任欣來本帳。」曹操指著夏侯敦道。
「諾!」夏侯敦拱手退出。
任欣本帳內。
「軍師,我看這聯合軍時候不長了,袁紹那庸才只會守衛,而不及時進攻。」任欣道。
「雲德大人,我以為曹操定會追擊董卓,可他會必敗,他必讓夏侯敦救援之,若你在夏侯敦之前救下曹操,嘿嘿我們可以幫曹操逃一命,後還有可能收一員大將。其不為上策。」南宮依諾拱手道。
「妙哉,若如此,夏侯敦他定不能即使救曹操。那麼我又可以親近曹操!」任欣笑道。
「稟報大人,曹操大人請你去他帳中,有要事相談。」傳令道。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任欣擺手道。
「諾!」等傳令下去後,南宮依諾道:「准是曹操商議追擊之事,大人先去設伏,之後死活不要答應曹操的任何請求!」
「曹操知道我有十五萬兵力,可是又不幫他追擊,那他不記恨我嗎?」任欣疑問道。
「我等不是要救他嗎?那麼可以叫他覺得,你還是願意幫他的!那麼大人就請下令設伏吧。」南宮依諾拱手道。
「來人,傳華雄見我!」任欣喊道。
「諾!」士兵拱手退出。
許久後,「大人,聽說您叫屬下有何要事!」華雄拱手道。
「華將軍啊,我令你為武庫令,帶我部三千鐵騎,一千士兵,一千弓兵。埋伏在必經榮陽的小道處後,等我將敵將誘過你埋伏之處後,在將其包圍。記住不得殺一人。不管是誰留活的!要不然你定是死罪!」任欣指著華雄道。
「諾。屬下這就去設伏!」華雄拱手退出。
「軍師那這裡你先管理著,我先到曹操營帳中在說!」任欣起身道。
曹操本帳中。
曹操見任欣已經來到。忙道:「雲德大人,我有一事於你商談。不知你意下如何。」
「何事?」任欣問道。
「我想和你一起追擊董卓,不知您意下如何呢?」曹操拱手道。
「在下覺得不可,萬一遇到伏擊怎麼辦?我就一點兵力,恕我不能相幫!」任欣拱手告退。
出了營帳後,任欣立即回營召集七千鐵騎埋伏於潼關。
曹操本帳中。
「來人,傳曹洪,夏侯敦來見我。」曹操喊道。
許久二人到後,「可惡,沒想到任欣他也是貪生怕死之徒!」曹操喊道。
「大人,請息怒。」曹洪拱手道。
「曹洪隨我帶七千騎兵,三千步兵,一千弓兵,跟我追擊董卓!」曹操指著曹洪道。
「諾!」曹洪拱手接令。
「夏侯敦帶五千騎兵,二千步兵,一千弓兵,在新豐港紮營,若我等被伏你來救援!」曹操指著夏侯敦道。
「諾!」夏侯敦拱手接令。
榮陽軍營內。
董卓等人遷都後,榮陽太守徐榮迎進軍營。
「相國大人,小的在這恭候多時了。」徐榮道。
「大人,我覺得聯合軍定會追擊!」李儒拱手道。
「那你的意思是?」董卓道。
「找個人,埋伏在榮陽,遇聯合軍的旗幟,定斬之!」李儒道。
「小的願意承擔此任務。」徐榮道。
「那叫徐榮去吧!」董卓揮手道。
「諾」徐榮拱手接令。
榮陽埋伏地點。
「大人,看這是曹操的追兵,我等怎麼辦。」士兵小聲道。
「大家沖啊,將士們殺了曹操定有賞!」徐榮大喊道。
曹操軍內,
「大人,我們中埋伏了,您先撤退,我已經叫人給夏侯將軍發援了!」士兵說完就被箭射死。
「曹操留下首級休的逃跑!」徐榮喊道。「唆!」一隻箭正中曹操肩膀。
「大哥,你先走,我來擋著!」曹洪道。
「要走一起走!」曹操拉著曹洪準備逃。
「天下可無我曹洪,但不可無曹孟德啊!」曹洪大喊道。
「報…後方又有一隊部隊,看旗幟是任字!」士兵報導。
「我等有救了!任欣來救我等了!」曹操笑道。
「莫讓曹操跑了!」徐榮只沖曹操處。
「徐榮,看戟!」任欣一戟把徐榮打于馬下。「你投降便可不死。」任欣指著徐榮說。
徐榮回頭見帶來的士兵死傷大半。只有投降。
「是大人,在下投降。」徐榮拱手道。
「雲德大人,謝謝你及時相救!」曹操扶著負傷的手道。
「孟德這裡不是說話的地!趕緊回營!」任欣道,轉身急行回營地。
「撤!」曹操也喊道。
曹操本帳中。
「若不是雲德大人,我等以失性命。」曹操道。
「不要客氣,之前叫你不要追擊,非要,現在不是中了伏擊嗎?」任欣道。
「是,我等衝動了!」曹操道。
「若無事我告辭了!」任欣出帳回自己的營地了。
公孫瓚本帳中。
「報,曹操遭遇徐榮伏擊,帶著幾千士兵退回營地。」士兵道。
「這就是自以為是的下場,活該!」公孫瓚道。
「據說,曹操同時是被豫洲牧任欣所救!」劉備道。
「此人可不能小視,他的戰鬥力極強!」公孫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