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淪年紀
img img 沉淪年紀 img 第一章 惡火焚世
1
第二十一章 情海魔濤 img
第二十二章 極度深寒 img
第二十三章 鯊魚胡椒湯 img
第二十四章 金丹與火酒 img
第二十五章 刀卿奇人 img
第二十六章 脫離寒窟 img
第二十七章 借宿 img
第二十八章 有口莫辯 img
第二十九章 活屍襲人 img
第三十章 情海波瀾 img
第三十一章 回歸 img
第三十二章 分析案情 img
第三十三章 賀蘭無缺 img
第三十四章 封印之地 img
第三十五章 浮游現身 img
第三十六章 浮游寄體 img
第三十七章 本生原體 img
第三十八章 海中般若 img
第三十九章 元靈借體 img
第四十章 師兄面目 img
第四十一章 不明之冤 img
第四十二章 製造輿論 img
第四十三章 再見艮王 img
第四十四章 喝斷葬禮 img
第四十五章 疑雲重重 img
第四十六章 擬定方針 img
第四十七章 紛紛迷情 img
第四十八章 結伴出行 img
第四十九章 兄弟姐妹 img
第五十章 狼圖再現 img
第五十一章 同門決裂 img
第五十二章 狼子野心 img
第五十三章 兩兩情迷 img
第五十四章 再見瓔瑅 img
第五十五章 狼圖現行 img
第五十六章 無限煩惱 img
第五十七章 心亂情迷 img
第五十八章 天生一對 img
第五十九章 錐心之痛 img
第六十章 同仇敵愾 img
第六十一章 回轉冰原 img
第六十二章 破封之力 img
第六十三章 浮游血乘 img
第六十四章 各尋良方 img
第六十五章 再訪神窟 img
第六十六章 鯨龍之魂 img
第六十七章 魂識所見 img
第六十八章 海上魔人 img
第六十九章 流火之殃 img
第七十章 再封龍魂 img
第七十一章 龍魂蘇醒 img
第七十二章 年輕的心 img
第七十三章 野店婦人 img
第七十四章 任是無情 img
第七十五章 情到深處 img
第七十六章 一霎心動 img
第七十七章 毒發 img
第七十八章 縱使相逢 img
第七十九章 師姐出馬 img
第八十章 得知真相 img
第八十一章 冰封魂識 img
第八十二章 以血換血 img
第八十三章 英雄大會 img
第八十四章 血溶于水 img
第八十五章 般若現行 img
第八十六章 大戰之後 img
第八十七章 同心戮力 img
第八十八章 中海之戰 img
第八十九章 終極一戰 img
第九十章 再探深海(1) img
第九十一章 再探深海(2) img
第九十二章 再探深海(3) img
第九十三章 再探深海(4) img
第九十四章 海晶宮 img
第九十五章 燃月宮主 img
第九十六章 落戶海底 img
第九十七章 態度轉變 img
第九十八章 惡鯊道 img
第九十九章 分道揚鑣 img
第一百章 海龍太子 img
img
  /  3
img
img

沉淪年紀

蟲汲清
img img

第一章 惡火焚世

第一章 惡火焚世

穹雷陣陣,原本巍峨的上天界搖搖欲墜,紫宵殿在一片震聲中,顫巍巍如一位遲暮老人,似乎再也經受不住任何的淒風苦雨,轉眼就要傾塌。

這時,紫宵殿內一員天將急匆匆奔走出來。

「天將留步!」

忽然傳來相喚的聲音,天將停住腳步,回頭看時,原來是道祖普度真人。

天將躬身行了一禮:「見過道祖。」

普渡真人道:「天將行色匆匆,是欲何往?」

天將道:「奉天帝之命,將七魘流火灑向凡間,滅那金戩逆兵!」

普渡道祖身形一震:「什麼?天帝真要用那七魘流火?」

天將道:「金戩叛軍打上天界,眾天將無法可施,唯有用這七魘流火才能保住天庭。」

普渡道:「可是這七魘流火專門燃燒凡物的七覺,眼、耳、口、鼻、舌、身、意,七覺有一者,便難逃其害,如此一來,非但是金戩逆兵,凡有七覺者,凡有眼耳口鼻舌身意者,皆會被這流火燃起來,整個下界,亦會變成一片火海,天帝此舉,是要滅掉整個世間!」

天將道:「世間本就是天帝所創造,世人忘本,竟讓金戩領妖兵進犯天庭,滅掉就滅掉,有什麼可惜?若哪天教祖想他們了,再造幾個出來玩玩兒就是。那金戩不知天高,妄想與咱們享有同樣的特權,讓流火給他點厲害嘗嘗有何不可,也正好讓下界生靈長點記性!」

普渡本想據理力爭,先阻止天將將流火放下凡間,再進紫宵殿勸說天帝摒除用七魘流火滅亡下界的打算。

然而,聽了天將方才的言語,普渡心裡卻禁不住咯噔了一下:「唉,雖說自己是第一個成仙的凡人,上天界人人尊稱一聲道祖,可那不過是表面上的尊敬,這些原本就出生在上天界的天神們,怎麼會把凡人放在眼裡,又怎麼會因為自己的勸說,而放那個險些逆天改命,兵反上天界的金戩一馬呢?」

想到這裡,普渡天神喟然一歎,低頭不語。

那天將也不再多話,回身來到南天門之上,將手中「七魘流火」灑向凡間。

但聽,「轟」的一聲巨響,普渡和天將同時覺得,一股強大的爆炸力從下界沖了上來,將整個上天界沖的一跳一跳的,隨即,一股熱氣從下面沖來,烘的二仙渾身發熱。

往下看時,卻見下界一片火海,火海中幾個碩大的火團在其中飛竄蹦跳,上面雲霧翻滾如沸,好不熱鬧。

天將看的興起,「哈哈」大笑:「好,好一場大火,這下金戩逆兵,該知道什麼是天高地厚了吧!一介凡人妄想逆天,哼!」

而,一旁的普渡,卻是一臉愁容:「唉,浩劫,浩劫呀!」

卻說那逆反天界的凡人金戩,本也是修仙之士,正在窮通天地之道,將要飛升紫闕之時,了達天機,驚悟原來凡間修道之士誰該成仙了道,誰該墜劫兵解,誰當走火入魔,在上天界皆有定數。

更有甚者,竟有無數仙人在修道之人身上下注,賭誰誰幾百年內可以成道飛升,誰誰幾百年內當墜入魔途。

為了贏得賭局,彼此找關係,拉門路,結黨派,甚至偷偷下界,將仙家妙藥、法寶裝備和修仙速成法門傳於自己所下注的那個人。

更有無數黑心天神,下注誰誰修道不慎,走火入魔的,竟偷偷下界,在其修道之路上,無端設下諸多險惡的阻礙,修為尚淺的多為其害,就是那修為高,定力好,終究破他重重險阻成仙了道之人,也被他找關係偷走仙籍,將仙籍上的名字,改為自己下注會成仙的那個人。

金戩不甘苦心修道到頭來竟只做了上天界的玩物。是以,發下宏願,入沉淪海下三千萬丈,以水壓分解自身殘軀,保存意識,化為萬千浮游,散佈沉淪海,於沉淪海中重新修煉,凡七千萬年,自身所分解出去的每一個浮游,都練成了半仙之體,便將千萬身合一,共是五百分身。

這五百分身,再分散於下界各地,修習無上法力,結交天下能人異士,又七千萬年,五百分身各具金仙實力,結交豪傑近萬,這才和身為一,起兵逆反。

在金戩解體修煉這十億四千萬年裡,修仙界愈加黑暗,有些修道人為取得在上天界的進身之階,竟想方設法想要成為天界上仙的賭注,為此不惜勾心鬥角,彼此陷害。

所幸,修道人中尚有正直之士,見修道一途如此昏暗不堪,每思改變之法,苦無出路之際,一見金戩起兵,一時群起響應。

金戩之聲勢,一時浩大無兩,如日中天。

而上天界眾仙,起初一聽凡人竟然起兵反天,都覺可笑,未多在意。

是以,金戩逆兵一路攻打至第九重天,才令天界主勃然大怒。直接派天將,將那七魘流火刷將下去,滅掉金戩妖兵。至於下界眾生?在天界主眼中不過一群草芥,不在其關心之列。

話說,金戩大軍一路打至第九重天,未遇到強大的抵抗,眾將心中各自竊喜,金戩卻心中有數:「天界的實力,豈止於此,之所以未遇到大的挫折,是因為天界眾人根本就沒有用心抵抗,也就是說,現下自己的軍勢,根本不足以引起天界的重視。」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一路打到第九重天,天界再來的反攻定然十分殘酷。」

正想到此,卻見一溜兒百畝方圓的天火,自三十三重天紫宵殿所在,飛將下來,尚未挨著第九重天的邊兒,便聽這邊眾人慘嚎連連。

打眼看時,卻見己方諸兵將一個個搶地呼天,面皮熱烘烘的,一股紅豔豔的光火,自內而外透出來,繼而,「噗」的一聲,自七竅之中,各噴出一股火流,渾身化作一團烈火,焰騰騰的四處蔓延開來,登時整個第九重天,變成一片火海。

那七魘流火引燃了第九重天上的逆兵,一路飛將下來,落在凡間,登時如流水般,湧向四野。

金戩知道此火專燒人的七覺,連忙將眼耳口鼻舌身六感閉塞,誰知念頭一發,那「意覺」已然冒了出來,一溜兒流火趁虛而入,幸虧金戩法力超群,登時行分身法,散出千千萬萬分身。

而分身一出,立時又被流火燒毀萬餘。

分身一刻,千千萬萬雙眼睛,看到九重天一片火海,追隨自己的眾將頃刻間化為飛灰,心知自己不能救,留下被流火侵體的分身,將倖存的幾百分身飛下凡間,意欲保住凡間。

那「七魘流火」是以「七覺」為燃料,所謂七覺者,眼耳口鼻舌身意者也,這七覺有一遇上這流火,便如油添烈火上,登時就燃燒起來。

而人間萬物,哪個沒有七覺?

那修仙煉道之人,練到至高境界也是清心寡欲,七覺反而更加靈敏,流火遇之更熾,自古世間,無七情六欲者尚能找出一二,無七覺者卻是沒有一個。

就連那禽獸畜生,也至多沒有「意覺」。

是以,流火一下,凡間便似爆了一個大型火彈,凡是有七覺的生物,一遇流火,立刻便都被它引燃了,而那火宛如流水一般四處奔湧,湧到哪裡,哪裡便是一片火海。

金戩降臨凡間將三百分身圍住流火,自身無上法力,自全身三萬六千億個孔竅之中發出,將流火困在中央,一時發散不開去。

但那流火何等霸道,金戩縱有通天之能,亦只能阻其一時而已。

金戩力阻流火的同時,也盡力關閉自己的七覺,想來那眼耳口鼻舌身等諸多感覺似金戩這般修為關閉起來倒也容易,唯獨那「意」之一覺,你越想要關閉,他便越強盛。

金戩感覺自己的意識已經開始發燙。

危急間,一道身影從天而降,金戩感覺背心被一隻渾厚的手掌抵住,一股強大的法力,源源不斷的輸進自己體內。

前來相助者正是肉身成聖之祖普渡天神。

普渡乃鴻蒙開闢已來,第一個修煉成仙成神的人,道心不曾沉淪,不忍見凡間受流火侵害,拼著神魂俱滅的下場,下界一助金戩。

兩大高手聯合,流火之力稍減,然此火生生不息,金戩與普渡天神又不能時刻壓抑住自身「七覺」。尤其關切下界生靈安危之心猶切。

那普渡天神修的是正統道法,心神寡淡,閉塞七覺,尚屬不難,而金戩,因一心想要起事推翻上天界,於「意覺」上修煉不足,有時為了激勵部下甚至一任自己激動興奮,較容易心猿意馬。又見這流火一燒自己在那十億四千萬年裡苦苦謀劃之事化為泡影,心海難以平復,意覺便更難閉塞。

二人強撐了一會兒,那流火之勢愈強,二人正要支撐不住。

卻聽啼聲得噠,一道白影縱身躍入,飛快的圍著流火奔跑,迅即如風,金戩數百雙眼睛同時看去,才能看清此物形貌:

但見它通身雪白,魁梧如雄獅,額生兩隻犄角玲瓏剔透,肋生雙翼,振翅若飛,原來是妖王白澤。

白澤妖王,在流火與金戩三百飛身之間,飛速奔跑著繞圈子,極快的速度在兩者之間,掀起一股罡風,將流火與金戩隔了開來。

妖王乍現,火勢又緩的一緩。

流火被困鎖多時,那股壓抑於中的力道便愈發猛烈,又無熄滅之法,金戩、普渡與妖王都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一旦二人一妖的力量不足以困鎖助它,它突破重圍,勢子必將比先前更加猛烈。

白澤奔跑多時,力不從心,背上白毛已被灼傷多處。

忽聽一聲長嘯,厲如狼哭,漫天飛來九隻大頭,圍住火勢,吞雲吐霧,阻止火勢蔓延。九隻大頭上各帶有一條細長的脖子,元身尚在十裡之外——正是元獸九嬰。

危機之刻,妖王、元獸來援,一凡一仙一妖一獸,同為凡間生靈,不忍見世界覆滅,各自拼盡全力,決不讓流火越雷池,決不讓世間受荼毒。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