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雷風爻
img img 清雷風爻 img 第一卷 清水之戰 第二回 賊倭寇軍前損將
7
img
  /  1
img

第一卷 清水之戰 第二回 賊倭寇軍前損將

上回說到清水鎮村民合力趕走了倭寇,並殺了倭寇首領東鄉一郎。正在丁家飲宴之時,忽一人口稱不可鬆懈,大軍可能隨時到來。

只聽丁達叫他寧毅,不知是何方神聖。

說起這寧毅,乃神匠魯班第一十五代傳人,原籍應天,逃難至此,妻兒老小在逃難途中被山上強盜所殺,此間住在清水鎮已有二十個年頭,寧毅身高八尺,體形健碩,做得一手好木活,又擅長雕刻,可謂鬼斧神工,因腰間別著一把斧頭,故人稱其為「神斧子」。

但見丁達端起酒杯說:「不知甯兄有何高計?但飲了此杯,我等願洗耳恭聽!」

寧毅接過酒杯,謝過丁達,把酒一飲而道:「倭寇這次敗去,必引大隊人馬前來,我等必須做好充分準備。為兄有一計,可使倭寇難進我們的村寨。」

丁達聽到此處,大喜道:「但聽甯兄吩咐!」

寧毅接著說:「本村背山面海,群山環繞,唯西有一處缺口可達本村。而村後三絕嶺方圓幾百里,又有許多豺狼虎豹,倭寇定然不敢從山上進攻。昔始皇帝北築長城以禦外族,而如今我們可仿始皇帝之法,在村口築起一道六丈高的屏障,把我們的村寨圍在山裡,到時任憑倭寇如何,斷然不可強攻我村!」

甯毅說罷,丁達說:「此計雖好,但築起六丈高的屏障,談何容易,而且倭寇可能隨時到達,時間上恐怕來不及吧?」

寧毅答道:「賢弟不必如此擔心,我們召集我們這所有的男丁連夜趕造,我再在村口兩旁石壁鑿出石簧,並在山腳下鑿出兩道石門,供村民出入,此門只能從裡面開啟,外面無法開啟,而我會在屏障每隔十米出鑿出箭弩孔,如若倭寇強攻,可以用於退敵,不過有一事,還望賢弟幫忙!」

丁達說:「甯兄儘管吩咐。」寧毅說:「築牆的泥土需用‘清水’古井之水混以糯米,混合後的泥土我曾經試驗過,可防刀劈炮轟!」寧毅才講完,丁達讚歎道:「不愧為神匠之後,到時就算倭寇有千軍萬馬,我等又有何懼!」

兩人說罷,寧毅召集男丁修築石障,丁達命丁雄帶領清水鎮婦人打井水蒸糯米用作修築之用。

話分兩頭,自倭寇敗逃無賴佛霸元逃回倭寇大本營,見到倭寇元帥,說道:「山野將軍,東鄉將軍被殺,此去的倭軍沒有一個人活著回來。」

山野急忙問明情況,霸元將一切全告訴了山野,山野聽罷,自是氣的火冒三丈,大罵道:「殺我倭眾,定讓你們死無葬身之地,霸元傳我命令,令所有的將領前來見我!」霸元即領命而去。

那霸元口中得山野將軍,全名山野匹夫,人如其名,此人有勇無謀,使一把細刃武士刀,刀法詭異,乃東洋排名第二的武將。

山野見眾文武將都已到來,說明情況後,說:「哪位將軍願往?」

話音未落,突從人群中站出兩人,說:「小弟願往,定然報得東鄉的仇!」山野大喜道:「若兩位賢弟前去,定當大獲全勝。」

但問這兩人是誰,不是別人,乃山野智夫、山野勇夫,兩人皆是山野匹夫的族弟,此二人早些年被日本派來中原游習,學的一身中國功夫甚是勇猛。山野講完,即令兩人協同霸元帶領一萬倭軍前往清水古鎮,一行人殺奔而來。

清水鎮處,在村民得日夜趕造下,屏障已然築成。忽一日,一村民來報,倭軍大隊人馬已逼進清水鎮,旗上大書「山野」,甯毅說丁達急令村民做好準備,緊閉石門。

不一時,倭寇大軍到達屏障前,那山野勇夫問道:「霸元,這是什麼,怎麼有如此高的屏障?」

那無賴佛一時也甚是不解,但思索了一會,便答道:「想必此等神工必神斧子寧毅所為。」

山野智夫說:「莫非是那神匠魯班的傳人,木石活精妙,因其腰間常有一把斧頭,人皆稱其為‘神斧子’寧毅。」霸元答道正是此人。

那山野勇夫聽罷,說:「管他什麼神斧子,鬼斧子,今天都讓他變成鬼,霸元速去叫陣。」那和尚來到屏障前,大叫道:「有喘氣的沒有,快快出來受死,不然待我殺入村中,定將屠戮村寨!」

丁雄此時正在屏障之上,大喊但:「這叛國的禿驢,手下敗將,竟然在這裡倡狂。」說罷,一箭射下,正中那和尚的九錫環杖,蹭的冒出一股火花,嚇的那和尚退了回去。

那山野勇夫見狀,怒火中燒,沒用的東西,看我的。只見那山野勇夫來到屏障前,開始罵道:「你們這些低等劣質民族,有本事和我鬥上鬥,躲在裡面當縮頭烏龜。」

丁氏兄弟聽了自是氣不打一處來,對寧毅說:「這賊倭寇太狂了,看我兩兄弟下去斬殺了他們,也滅了他們的銳氣。」寧毅說:「山野一家皆勇猛之士,乃東瀛有名的習武之家,而且此二人在中原游習時學的一身好本領,且他們人多勢眾,你二人恐非他們的對手。」

丁氏兄弟哪裡服氣,若如此,更要比個高低。寧毅見苦勸不行,便說:「你兄弟二人可去,但要記得不可戀戰,見勢不好,馬上退回村裡。」兩兄弟應允而去。

於是丁達、丁雄各手拿兵器,從石門出去,叫道:「無知倭寇,竟敢欺我中華無人,你等侵我國土,毀我家園,今天一定讓你們死於此地。」

山野勇夫見此,說:「好大的口氣,你二人有什麼本事?敢誇下如此海口,看我今日活捉了你二人!」

說罷縱馬揮舞著兩把板斧,這兩把板斧名為二龍宣化斧,各重二十斤,竟在他手中運斤成風,足見此人力大功強。

丁雄見他奔馬殺來,更不打話,拿著大環劈狼刀便來迎戰,丁雄看兩把宣化板斧砍將下來,忙用刀刃擋住,但不覺手掌一陣酸痛,想這廝拿的這二龍宣化斧,乃精鋼鍛造,各重二十斤,這砍下來的力道又有幾人能抵擋的住。

丁達見丁雄一時不能取勝,忙說:「兄弟退下,看我結果了這廝。」丁雄聽道,退了回去,只見丁達手執三尖捕虎叉來戰山野勇夫。想那丁達是何人,當初東鄉只一合便死在了他的手中,這山野勇夫的武藝比東鄉一郎又高不了多少,並且與丁雄鬥過,已然氣力不支。

只鬥不到十個回合,只見山野勇夫手中得雙斧被丁達挑飛,那把三尖叉正中山野勇夫心窩,那廝立死于馬下。山野智夫見狀,大喝一聲,手拿兩把東洋武士刀來殺丁達,丁達不敢懈怠,因為這山野智夫不光刀法精湛,馬術也是十分的嫺熟,兩下配合,丁達與他難分伯仲。

只見兩人鬥的難分難舍,但見:

一個山中獵戶,一個東洋武士。一個保衛國家願殺盡倭寇,一個侵佔中華願奴役天朝。三尖叉霍霍,盡顯英雄本色;武士刀閃閃,彰露東洋殘性。駿馬背上,外族倭寇窮盡各路招式,招招索人命門;黃土地前,中華兒郎展現百家武學,式式要倭賊首。

二人都漸漸力怯,山野智夫見不能取勝,便從腰間掏出淬毒飛刀,向丁達擲去,丁雄大喊:「大哥,小心!」丁達聽見丁雄喊聲,望山野智夫處看去,只見山野智夫手拿一柄飛刀,但手臂不知被何人射穿了!

那山野智夫大怒,指揮倭軍衝殺過去,丁氏兄弟急忙退回屏障裡,緊閉石門。倭軍到屏障前,只見矢如雨下,山上並有亂石滾下,更兼山野勇夫戰死,山野智夫負傷,主將如此,士氣怎會高漲,一時間倭軍死傷多達三千多人,且人數還在增加,見此情形,無賴佛霸元說:「將軍,撤退吧,我等先在山口紮營,把情況報于山野元帥,讓他派兵前來相助!」

山野智夫說:「事到如今只能如此,霸元下令撤退吧!」言罷,無賴佛霸元忙令倭軍撤退,大軍鬆鬆散散退至山口,暫時在此安營紮寨,山野智夫命人前去倭寇大營報告此處情況,自己忙下去治療箭傷。

有分道:神斧屏障,又立了些許奇功;狗頭軍師,且思了一連毒計。

不知軍前是何人救了丁達?也不知那山野匹夫會如何攻打清水鎮?請看下回分解!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