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941/coverbig.jpg?v=0f11b05abd81274ac3a7d8ae5928ffc9)
在修真一道當中,這種現象叫做潔體,每個修真者在踏入修真界的時候都會經過這一程式,因為只有經過了這一程式後方才可以接下去修真。
潔體其實就是一種排除體內雜質和毒素的步驟,所以被這一步驟排出來東西除了濃黑糊狀之外還很腥臭無比,一旦潔體成功那麼就相當於已經有一隻腳成功的踏入了修真界。
片刻後,周通就已大汗淋漓,一種前所未有的快感在潔體成功後便爆發開來,舒爽全身。
鼎中光陰飛快,周通從剛剛踏入修真一門,被濃郁靈氣罐體後修為瞬間提升到了附魂後期,這除了與周通的先天資質有關係外,還不外乎其有天大的機緣。
也就是說,如果周通不來此山采藥,不剛好路過,不看見三者激戰,不把草藥遺漏,不撿起小鼎,那麼周通也不會如此簡單的跨入附魂後期。
要知道在修真界中修為的高深是按境界來分的從前到後依次為:出塵、附魂、融體、回相、化神、返虛、煉仙這七大境界,一旦七界圓滿,那麼修士便可頓破虛空晉升仙界,然而仙界並不是最高點,在仙界當中也會有人修煉,(具體修為體系,待周通遁破之後,虛乜自會為大家解說)最終得道成神。
這七大境界當中,每一境界都會有初期、中期、後期、大圓滿期這四期劃分。出塵境界是從潔體開始,之後只要成功凝聚了五花天元便可晉升到附魂境界,這五花天元分別是獸元、力元、武元、魂元、體元,每元共有五花。所選凝結的天元不同,那麼其修行的路線自然也就不同。
凝練獸元便可掌控萬獸之力,凝練力元便可擁有移山填海之威能……
先前周通處於萬獸鼎中,其突破出塵境界所凝練的天元自然就是獸元了,凝練獸元便可操控萬獸,這對於周通目前來說,是福還是禍尚不可知。
到達附魂期後,便要採用抽魂之術將全身三魂六魄盡數抽出,利用周身靈氣重新洗滌一番方才重新將其附於體內,此境界雖然看似簡單,但抽魂之時所要付出的代價卻是無比巨大,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導致魂魄聚散,不得合收,最終踏入輪回重生。
只有完全成功洗滌過魂魄,方才可以晉升下一境界,此時經過洗滌的魂魄便可隨意出體,甚至還能化作魂兵。
到了融體境界,隨著修為的上升,藏伏於體內的先天龍魂就會慢慢蘇醒,龍魂一旦蘇醒成功便會有七大先天屬相,分別為:土、鎮岳相,雷、天機相,水、徹地相,火、天炎相,玄、萬重相,毒、蝕骨相,靈、飄渺相。
龍魂所附帶的先天屬相不同,所修煉的功法定然也是不一樣。例如,龍魂蘇醒附帶的先天屬相是雷、天機相,那麼此人所修煉的功法只有雷屬性功法方才可以修煉至大乘,以此類推。
回相境界,其實就是一個將七大先天屬相歸元合一的一個路程,在這歸元合一的過程當中,龍魂主人的體內會產生七顆不同屬相的魂丹,只有將這七種魂丹慢慢融合,方才可以順利晉升化神境界。(後面三大境界,請容虛乜日後再議)
周通在這萬獸鼎內迷迷糊糊的過了不知多久,這天,翠綠方鼎又是突然發出七彩光芒萬丈,眼前景物如同過眼雲煙般一閃即過,片刻後,方鼎帶著周通緩緩降落至一主峰崖壁上。
無數雲霧瑞氣翻騰,仙鶴靈獸展翅翱翔於此山四周,一層層宏偉輝煌的白玉建築遍佈與此峰峰頂,一座高達千丈的雄偉山塔在這翻滾的雲海霧氣當中若隱若現。
周通極目望去,只見這塔上雕龍刻鳳,股股靈動之氣從這塔中緩緩飄出,與先前翠綠小鼎當中強行灌入周通體內的那股白氣無異。
塔上上書三個金黃大字「天嶽塔」,大字金光耀眼,直照著周通兩眼發昏,周身白氣團團震盪。
昆侖一脈,本是昔年昆吾道人飛升之時留在人界的一方道承,正因為昆吾道人當年不甘於飛升之後,就此斷了香火。從而在飛升之時憑藉自身龍紋的強大覺醒,耗費無盡心神方才打破虛空留下了一件通天古寶‘鳴仙鐘’才讓昆侖一脈穩紮大晉修真界數千年之久。
按門派實力強弱來論,雖說此時的昆侖一脈實力已經遠遠不及當年門派全盛時的三分之一,但憑藉通天古寶‘鳴仙鐘’的威勢,倒也還能讓此派勉勉強強擠進了大晉十大修真大派的名列。雖然此時的昆侖一脈早已遠不及當年。但儘管如此,昆侖一派的實力,仍舊不可小視,畢竟任何一大宗門在發展了數千年之久,都會存在有一些驚天絕世的法寶聖物以及諸天神通。
故此派雖是大晉十大修真大派的末流墊底門派,但與此脈示好的修真宗門卻並不比大晉修真界其餘的世家門派稀少。
昆侖山脈地處大晉雲夢澤西側,乃是大晉修真界聞名遐邇的九大福地之一。此山四面環水,山中多雲霧繚繞,遠遠望去,此山朦朦朧朧,仿佛飄渺之極,山中無數擎天巨柱,每一座俱都是七彩瑞氣四射,霞光萬丈,無數走獸跑動起伏,無數飛禽撐翼而飛。山中怪石林立,飛瀑倒掛,一隻只肥大玉兔在山間溪邊飲水而憩,一頭頭小山般大的黃羊在山腳草地上擇草而食。一副祥和的景象,融于山川秀水之間,配合若有若無的仙氣繚繞,此山宛若天界神山降世,仿佛不為人間所有。
山中一共有五座頂峰,每一座都是靈氣無比濃郁的所在,因此每座峰頂都各有一個兄弟宗門開闢洞府,廣納門徒。山中各個兄弟宗門之間互取所有,互補所需,數千年來倒也相安無事。雖說此山共有五大宗門,但五大宗門俱是當年昆吾道人留在人間的道承。所以此山五大宗門在大晉或是外界,一向都被認為是昆侖山上共存的宗門,故被世人統稱昆侖一脈。
玄機峰,一座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山峰,此峰在這昆侖山上靈氣最為充沛,也最為耀眼,相比之下,此山其餘四峰的靈氣濃郁程度也只能是其的三分之一而已。在此山開闢洞府的玄機宗更以精通陣法之道而聞名于大晉,相比此山其餘四宗的煉丹之道、煉器之術、制符之法、馴獸之道。玄機宗的陣法,則更為大晉修仙宗門所青睞,就連西方極樂界的陣法大派,也會來此互相觀摩,學習陣法技巧。
在此宗東臨的一處朝陽閣樓內,一名白袍儒生,手執玉簫,身上白色流光旋轉不斷,宛若天界白練。突然靈光一閃,一道若有若無的七彩圓光,在此人手中漸漸凝結,片刻之後就有消失不見,仿佛從未出現過的樣子。
就在不久,這名白袍儒生外放的神識,突然感應到了一絲十分強大的魔門氣息存在,故此人在感應到這強大的氣息之後,立馬施展出玄機傳音之術向此宗長老院傳出
而儒生則化為一道七彩流光,向遠方遁去,只留下兩名侍茶童子,呆呆的站在一旁完全不知發生何事。
因為就憑兩人出塵中期修為的微弱神識,是絲毫察覺不到外放神識比他們高出好幾十倍的存在。故兩人在看見白袍儒生急速飛遁出去之後,俱都呆立一旁,仿佛驚弓之鳥。
就在白袍儒生遁出不久,此山另一處的養花殿內,一名身著七彩花衫的青衣女子,手中光芒大盛,一朵流光旋轉不停的紫紅色小花聚於其手一端,小花全身被一道紫紅色的光暈包圍其中,甚是嬌豔無比。
青衣女子,手握一隻以水晶精雕而成的透明小瓶,對著紫紅色小花輕輕一倒,一滴散發著清香氣息的金色液體從瓶中緩緩流出,滴於小花之上。金色氣息從液體當中隱隱飄出,陣陣幽香傳入腦中,清快舒爽無比。
女子單手一扇,金色氣息俱都被其收於手中,嗡鳴聲大作,手中紫紅色小花滴溜溜一轉,無數紫紅色光芒四溢而出,一時間,這種滿奇花異草的養花殿俱都被這紫紅色光芒籠罩。
飄飄灑灑之間,一隻極為可愛的淡紫色粉蝶從紫紅色花朵頂端撐翼而出,在空中沉沉落落了一陣,方才漸漸穩住身形。青衣女子屈指一彈,一朵若有若無的青光,向粉蝶射去。青光一閃,就此沒入粉蝶體內。淡紫光芒一閃,粉蝶化為一道淡淡紫光向空中緩緩而飛,但就是不飛出養花殿門,而那朵紫紅色小花,也在粉蝶從其頂端重生出的那一刹那,立馬枯萎凋謝,化作一抔粉塵,飄散於大殿之中。
女子手中透明小瓶原是採用南海海底萬年玄晶耗費心火七天七夜方才鑄造而成,其中所裝的金色液體乃是靈獸天機蝶自主焚身融化之後,所形成的養魂精水,借用萬物轉生大法,就可以將靈獸天機蝶借助紫紅色小花之力,重塑靈體肉身,並一舉突破變異瓶頸,重生至最高變異境界。
這天機蝶更是上古洪荒異種,若是全力進化至最高變異境界,其使出的本命神通,威力恐怕與出塵後期的修真者,有一拼的實力。
紫紅色小花在青衣女子孵出天機蝶後,便瞬間枯萎,而女子卻絲毫沒有任何惋惜之情,仿佛此花極為普通一般,反而任由此花凋零于殿內石磚之上,口中法訣念叨,嗤嗤聲作響。片刻後,一朵與前面一摸一樣的紫紅色小花從先前飄落的黃土當中破落而出,煞是奇特。
「古師叔的《萬物轉生法訣》果然很適合天機蝶的轉生,如此反復轉生幾次,要想天機蝶完全突破變異限制,也不是不可以。」青衣女子一邊忙著重新將金色液體滴于花苞上方,一邊低聲喃喃道。
有前面其次的成功試驗後,這名青衣女子施展出萬物轉生法訣的神通,顯然越發的純熟,可以說幾乎已經達到的爐火純青的地步。
養花殿內四面青紅黃白四種遁光一閃,原本只有青衣女子一人的大殿當中,此刻卻七彩霞光互相交織,祥和瑞氣豪放萬丈,待霞光漸漸散去,四名身穿統一素衣的年輕妙曼女子,手拿與先前青衣女子一樣的透明小瓶。向青衣女子稽首道。
「紫蝶師姐,萬象堂的乾師叔有請師姐前往本山的寒玉萬象洞一敘。」其中一名頭戴四角印釵的女子輕聲說道。
「乾師叔找我?」
「是,女子見師姐問道,又是稽首一番,說道:「乾師叔叫紫蝶師姐前玩寒玉萬象洞,卻又怕師姐顧忌天機蝶,所以乾師叔特命我等寒玉萬象洞四字印釵來代替師姐,幫師姐完成剩下的幾批靈獸轉生。」
女子摸了摸眼前紫紅色的花朵,金光一閃,透明的水晶小瓶被此女收回手中,「寒玉萬象洞的乾三柒玩的是何花樣,我怎不知,但此人好歹也是本宗天寒上人最為得意的弟子,我若不去,于情於理都是我不對,但若去了,一言不合勢必又要大戰一場,真是煩死我了」女子心中念道,隨即長袍一揮,一道利劍寒光飛射而出:「我知道了,這本萬物轉生法訣就交予你等。」寒光一閃,白色玉簡就此被那名頭戴四角印釵的妙曼女子抓於手中,女子一念法訣,白光玉簡頓時光芒萬丈,化為一道流光,融於女子手中,就此消失不見。
「這萬物轉生法訣乃是古師叔閉關數十年才專研出來,你四人好好研習,希望能將剩餘的幾批靈獸天機蝶完全由一階變異,轉生至頂階變異。若是轉生成功,我神陽宗實力也必會憑空增加幾分。」青衣女子說完,未等妙曼女子回答,便青光一閃,人就此不見。
「這紫蝶師叔的幻影步沒想到已經修煉到如此這般的出神入化了。」待青衣女子走後,一名頭戴三角印釵的女子,才訕訕道。
「就是啊,據說師姐已經到達了附魂中期,手中神通法寶更是高深莫測,這般境界卻哪裡是我們這些門中低階弟子可以比擬的。」
妙曼女子捋了捋額前青絲,說道:「紫蝶師姐功力高深,我等小輩惹她不得,若是被她聽見了,只消動動手指,便可立馬將你打的魂飛魄散。我們還是遵照紫蝶師姐的要求,將這萬物轉生法訣好好研習一番吧,免得到轉生靈獸之時出了差錯。要是師姐怪罪下來,我等可擔當不起。」
其餘四位女子聽見妙曼女子如此說話,俱都立馬閉嘴不言,仿佛對此女極為忌憚的樣子。
那名頭戴四角印釵的女子,左手紅芒一閃,四卷一摸一樣的白光玉簡浮於其中,女子將玉簡一一分發了出去。便就地而坐,雙手結印,借用養花殿中無比充沛的靈力,對著白光玉簡就此參悟研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