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96/coverbig.jpg?v=99547bcb652764729bb7f7addb729f2b)
「咦?奇怪,甚是奇怪!」這時對面的一個人聞言放下手中的酒杯,臉上已有微醉之色,雖已兩鬢髮白,但是臉上卻絲毫看不出已老的跡象,一雙星目精光閃現。他身穿一件湛藍長袍,腰上一條銀白帶子,上面用珍珠綴著龍的圖案。那龍張牙舞爪,栩栩如生。左邊掛著的一塊玉墜子和主人一樣懶懶地躺在地上。
「哦?難道是今天的酒有怪味?」他一臉不羈地看著剛剛說話之人,而奇怪的是對面坐著的卻是一個和尚,聽他的聲音應該是還不到而立之年,但是他的臉上卻是佈滿了皺紋,使人不得不懷疑這已經是一個古稀之人了。淡藍的裟衣讓一眼望過去便知此人是一個求佛之人。「阿彌陀佛,施主玩笑了,貧僧乃是出家之人怎會妄開酒戒。」和尚頓了一頓後接著說「只是這星象實在是奇怪,後星偏位,帝星竟一分為二。兩帝星皆搖搖欲墜但其光芒卻爭鋒相對,若非後星在中兩相制衡……唉,劫難啊!人間恐有劫難啊。」
「那丫頭處理了嗎?」木質構造的亭子裡,四邊掛著淡青色的紗布,隨著風像是一個個搖擺著自己柔軟的腰肢的少女,讓人怦然心動。
亭子的背後是一大片的水域,微風蕩起一漣漣的水波,遠處是望不到頭的珍貴樹木,現在正是春季,樹木的鬱鬱蔥蔥與亭子裡的綠紗相得益彰。
在亭子的廊邊坐著一位身穿一襲紅色輕紗的女子,她用一個發釵將頭上一些比較調皮的頭髮固定牢,剩下一些的頭髮就這樣隨意地披散在背上,一陣風帶起了她身上穿的紅紗,也帶起了她的一頭秀髮。此時她正慵散地趴在欄杆上,無聊地撒著手裡的魚食,看著下面可憐的一大群鯉魚爭搶著那些魚食。
「是」站在他身後的一個穿著宮內內侍衣服的人弓著腰低著頭,他看不到那個女子的臉。這時另一個內侍急匆匆地走過來在剛才那個說話的內侍的耳邊嘀咕了幾句後,隨著那個內侍一揮手又匆匆地下去了。
「娘娘,魏參政說有急事要見您。」聽了這話,趴在欄杆上的女子像是從老遠的記憶中回過神來,她轉過身來,只見一張精緻的臉,她的眼睛很媚,但是總讓人覺得有些威脅,就好像毒藥一般讓人近不得卻又離不了。五官也很是精緻,只是隱隱透著一股戾氣。「哦?請」
禦書房內,皇上皺著眉頭,聽著下面的人在彙報著事情。雖然他並不是本朝的第一開國皇帝,但是這個天下是他幫著父皇一起打下來的,或許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這個天下就是他打下來的,父皇唯一的貢獻就是生下了他,所以當初說到皇位之事。他毫無疑問成為了第一人選,就憑他們那些人。
哼,一轉眼他也已經有好幾個的皇子了,儲君一事還真的是他挺頭痛的一件事。君乃國之根本,今天他正在批奏章時,這位丞相火急火燎的沖了進來。他只得放下手中的事。「微臣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請起,有何事如此著急?」
王相是本朝的左右宰相之一,他抬起頭望了一眼高高在上的皇上。他雖然是兩朝老臣但是他無法看透這個皇帝在想些什麼?伴君如伴虎,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啟奏殿下,昨晚星官發現星象有變,所以立馬向微臣稟告。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皇上抬起頭看著這個如狐狸般狡猾的王相,說「當講無妨。」然後耐心地等著他,他知道即使他不讓他講,他依然會說,他只是為自己考慮而已。
聽了皇上的話,王相這才抬起頭,他稍稍停頓了一下,像是在整理他要說的話。「殿下,昨天星官來報,說是昨晚後星衝撞帝星,帝星一分為二,兩帝星爭鋒相對。臣實在是參不透其中的意思,後來臣與上官閣老討論後,臣等認為或許是寓意太子之位再不應該這樣長期空下去。殿下正值壯年,但是請殿下為了江山的千秋萬世請殿下早日立下太子人選。」
然而在這個依山傍水的亭子之中,女子依然那樣嫵媚地靠在欄杆上,而一邊的穿著朝服的魏參政站在女子的旁邊。
「那,依你所說本朝即將會產生一位太子和一位皇后了。帝星一分為二難道是意味著太子即將出生。」
「是的,娘娘這可是一個大好的機會。現在皇上共有五位皇子,四位皇妃,您的韜皇子文韜武略又是長子,且您又是皇上最為寵愛的皇妃。剩下的四位皇子除了德妃所生的恒皇子以外,其餘的皇子都不足為懼。明早朝時相必那上官老兒和王相會與皇上提及此事,到時臣等只要據理力爭,再加上娘娘的力量,必能一舉成功。」
紅衣女子正專心致志地看著她白皙的手指,皇上曾經幾次誇她的手長得漂亮。聽了魏參政的話,她抬起頭。就這樣一動不動地盯著魏參政,然後低下了頭。
魏參政覺得自己的後背出了一身的汗。「我記得敬孝皇后去世時曾留下一子,是否?他可畢竟是正出。還有那德妃之子,他在朝中可是有不少的人啊。你可有把握?」
「微臣為了娘娘萬死不辭。」
此時朝中之勢力可分為三個部分,三部分勢力基本保持相互制衡的狀態。這紅衣女子便是惠妃,是當今皇上軒轅宏最為寵愛的妃子,她生有一子,名為軒轅韜,是皇上的長子,所以以其為中心便形成了一份勢力。
第二股勢力便是剛才魏參政所提到的以德妃為主的老勢力。德妃是當今內閣之一的劉閣老之女,當初皇上還是皇子時,便受到此人的擁護所以此人是有功之臣。
剩下的一股勢力便是在上面兩股勢力之間的,行事也較為正派和圓滑,主要以上官閣老和王相為首。如今發生這樣的事情,皇上沒有立儲君正是為了保持這三者之間的制衡,但是如今立儲君之事勢在必行,稍有不慎便會導致朝中勢力的劇變,所以無論是皇上還是朝中之人都因為這件事而蠢蠢欲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