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女三嫁
img img 貴女三嫁 img 第4章 國公府的主子們
4
第6章 裴炎 img
第7章 孫惠姐 img
第8章 母子爭執 img
第9章 理國公府 img
第10章 青雲寺 img
第11章 曾經的婚約 img
第12章 中秋驚變 img
第13章 納妾 img
第14章 圍觀 img
第15章 進府 img
第16章 相遇 img
第17章 惹氣 img
第18章 孫氏的打算 img
第19章 丫環告密 img
第20章 打算 img
第21章 入冬 img
第22章 我送給五小姐 img
第23章 梅園賞梅 img
第24章 意外訪客 img
第25章 吃肉 img
第26章 撞衫 img
第27章 老爺來了 img
第28章 求官 img
第29章 妻妾 img
第30章 二夫人的謀算 img
第31章 年婆子的請求 img
第32章 高雲瑞(一) img
第33章 高雲瑞(二) img
第34章 高雲瑞(三) img
第35章 三條人命 img
第36章 孫大夫人 img
第37章 孫貞娘的盤算 img
第38章 定遠侯府(一) img
第39章 定遠侯府(二) img
第40章 定遠侯府(三) img
第41章 決裂 img
第42章 坦白 img
第43章 處罰 img
第44章 理國公府恩怨 img
第45章 高雲瑞的盤算 img
第46章 秦王府(一) img
第47章 秦王府(二) img
第48章 秦王府(三) img
第49章 秦王府(四) img
第50章 生病 img
第51章 流產 img
第52章 看病 img
第53章 養病 img
第54章 三房歸京 img
第55章 拜帖 img
第56章 毒計 img
第57章 理國公府 img
第58章 蘇商 img
第59章 你認識我? img
第60章 處理 img
第61章 情絕 img
第62章 流言 img
第63章 蘇商訂親 img
第64章 準備動身 img
第65章 同行 img
第66章 穆楓 img
第67章 穆家 img
第68章 馮家女 img
第69章 拜壽 img
第70章 穆楓的殷勤 img
第71章 蘇念 img
第72章 擺闊 img
第73章 孫氏病重 img
第74章 財產 img
第75章 馮家之行 img
第76章 恨意 img
第77章 蘇玄秋來了 img
第78章 處置 img
第79章 暴斃 img
第80章 三天離開 img
第81章 馮姨娘 img
第82章 回京 img
第83章 進京 img
第84章 安四娘出閣 img
第85章 蘇念的身世 img
第86章 入族譜 img
第87章 再進理國公府 img
第88章 秦王府的邀請 img
第89章 大宴賓客 img
第90章 會面 img
第91章 賀蘭的盤算 img
第92章 喜脈 img
第93章 約見 img
第94章 誤會 img
第95章 悲傷 img
第96章 寶珠 img
第97章 邀請 img
第98章 相親(一) img
第99章 相親(二) img
第100章 偶遇馮姨娘 img
img
  /  4
img

第4章 國公府的主子們

  國公府的晨昏定醒都是有時辰的,安初縈不會去的太早,單獨面對安太君她不知道說什麼。

  更不會去的太晚,遲到這種特權合適受寵的孫女媳婦,而不合適她這種寄養的孤女。

  今天也是一樣,她過去時大夫人帶着媳婦周氏,庶女元四娘己經在了。

  安太君名下總有三子一女,女兒就是秦雪寧的母親,嫡出長女己經亡故。

  三個兒子中,大老爺和二老爺皆她所出,三老爺乃是姨娘所出。國公爺去世之後,國公府並未分家,三子聚居。

  此時三房並不在府中,老國公三年孝滿後,三老爺謀了個外放,帶走了三房所有人馬。

  「見過老太君。」安初縈恭敬見禮。

  安太君可有可無的點點頭,她難過了整整一晚,不管是精神還是身體都累到極限,實在不想說話。

  安初縈又向大夫人見禮,「見過大夫人。」

  大房三子二女,嫡長子安大爺過世之後,留下寡妻周氏,今年不過二十出頭,年輕寡居,如同孤木一般。

  次子三爺安初賢,也就是未來的國公爺,還未說親。三子五爺安初勇,乃是姨娘所出,今年才十歲。

  女兒方面,大夫人的嫡長女安元娘早己出嫁,只剩下庶女安四娘,今年十三歲,素來機伶可愛,很會在安太君面前討喜。

  早晚請安兒子是不跟着一起來的,大夫人身邊只一個寡媳,一個庶女。

  「說來縈丫頭今年也有十四了。」大夫人突然說着,含笑的看着安初縈。

  安初縈心中一驚,臉上依然笑着,道:「來年正月是我十四歲生辰。」

  她的生日很好記,正月十五。不過也因爲這個日子,她來到國公府後,幾乎沒過過生日。

  元宵節是大日子,府裏上下都忙着過節,誰還會記得一個孤女的生日。

  「轉眼也是大姑娘了。」大夫人笑着說。

  安初縈心中詫異,大夫人突然提她的年齡做什麼。憑良心說,在國公府這四年,大夫人管家,沒缺她吃,也沒缺她喝,沒讓下人難爲過她,對她也算可以了。

  大周女子,十五歲及笄以後就可以出嫁了,十四歲正該說親的年齡。

  難道大夫人打算給她說親保媒?

  安四娘天真無邪笑着,上前拉住安初縈的手,親切說着:「縈姐姐比我大三個月,也要十四歲了。」

  安初縈臉上溫溫柔柔笑着,既沒甩開安四娘,也沒有搭話,只是表現的很靦腆。

  安四娘特意點出自己的生辰,是想提醒安太君,自己馬上十四歲,可以開始說親了嗎?

  不過很可惜,安太君並沒有留意安四娘說的,她連大夫人的話都沒太在意。

  安四娘見無人搭話,腦筋一轉叉開話題,問安初縈:「秦姐姐呢,怎麼沒跟姐姐一起來。」

  秦雪寧搬家的事,府裏上下都知道。安太君對外的說詞時,秦雪寧一直身體不好,請了高人看過,說住處風水與她八字相克,要搬到後罩樓去才好。

  這種官方發言會有多少人相信,安初縈也不知道,但至少拋出了一個理由,堵住了衆人的嘴。

  「我過來時,奶媽說秦姐姐病了,只怕來不了了。」安初縈實話實說。

  秦雪寧的奶媽是這麼說的,至於秦雪寧生病,她都病習慣了。

  安太君聽得心頭梗咽難受,想開口詢問秦雪寧情況,又覺得難堪傷心,索性沉默不言。

  大夫人眉頭輕輕皺了一下,心中嫌安四娘話多,她是對秦雪寧煩透了的。

  「秦姐姐又病了,唉……」安四娘做出關心狀,又是嘆氣又是難過,好像生病的是她嫡親姐姐一般,「一會我跟縈姐姐同路回去,也去看看秦姐姐。」

  「好啊。」安初縈依然溫溫柔柔笑着,心中十分無語。

  妹子啊,你回頭看看你嫡母,臉上都快擠出水來了。你到底是聰明呢,還是傻呢。

  雖然討好祖母有好處,但你的婚事可是捏在嫡母手裏的。

  就在衆人無言之即,就聽丫頭傳話:「二夫人來了。」

  小丫頭挑起簾子,二夫人帶着二房的大隊人馬到了。

  相比大房人口,二房不但人口多,人員也相對復雜。

  二老爺前後娶兩房正室,原配夫人留下一兒一女撒手去了。女兒安二娘,四年前遠嫁,並不在京城。兒子二爺安初傑,娶妻裴氏,十分能幹討喜,最得安太君喜歡。

  現在的二夫人是填房,膝下只有一女,安三娘,今年十五歲,己經訂下親事。另外還有妾室所出的安五娘,今年十三歲。

  「給老太君請安,給老太君道喜。」好像一陣風,把裴氏刮了進來。

  只見姜氏滿面春風,對屋裏氣氛好像混然不覺一般,她步子快,幾下走到二夫人前頭,先向老太君福了福身,又向大夫人笑着道:「也給大夫人道喜。」

  滿屋無言尷尬倒是被化解了幾分,安太君也終於出聲說話,笑着道:「你這猴兒,大早上的就亂竄,家裏哪來的喜事。」

  裴氏抿嘴一笑,看一眼大夫人道:「大夫人房裏的丫頭柳兒有了身孕,大房添丁,豈不是大喜。」

  安初縈馬上打起精神,豎起耳朵。

  八卦來了,熱鬧來了。

  多子多福,房中女子懷孕添丁說是喜事,但到想想大房的男主子們,大老爺都快五十了,三爺十四歲還未成親,五爺才十歲還沒有作案工具。

  而且以品性來說,十之八|九是大老爺的。

  別說古代了,就是現代男人,快五十歲還能搞出孩子來,也是身體不錯。

  不過眼前這件丫頭懷孕,是不是喜事就不太好說了。

  五十歲的古代人,孫子都要說親了,尤其是人口多的大家族,兒子孫子一大堆了,丫頭又懷孕添丁,多半是不讓生下來的,免得兒孫尷尬。

  果然,此言一出,大夫人臉色有幾分怪異,不冷不熱的道:「二奶奶果然是能幹,連大房的這點小事都能一清二楚。」

  侄媳婦能知道大伯的丫頭懷沒懷孕,實在是能幹的很。

  裴氏笑着道:「大夫人這回可是誇錯了,這哪裏是我能幹,是剛才我與婆婆、妹妹過來時,聽到柳兒與人哭訴,說自己懷了身子,不知道如何是好。」

  說着裴氏看一眼二夫人,二夫人連忙笑着幫腔道:「是啊,我們都聽到了。」

  二夫人是填房,娘家早就敗落,嫁到夫家之後,膝下只有一女。婆婆不喜,丈夫不愛,偏偏前頭嫡子媳婦能幹張揚,把她這個婆婆壓的喘不氣來。

  裴氏出身好又能幹,兼之心高氣傲,對這個填房婆婆也很一般。

  不過二夫人膝下只有一女,沒有重大利益衝突,婆媳之間也就沒有太大矛盾,尤其是面對大房,總是婆媳倆掉轉槍頭直指大夫人。

  「說來也是那丫頭不守規矩,哪裏哭不得,非得這個時候到路上哭,生怕別人聽不到。」大房寡媳周氏馬上爲自家婆婆說話。

  只是她性格木訥,兼之守寡多年,不管口才還是智商都有點跟不上。

  在她看來,柳兒是大夫人房裏的丫頭,大老爺收用也是常事,懷孕更正常。算準時間跑到路上哭,這是擺明了讓二房的人聽到,肯定是個壞丫頭。

  「大嫂這麼說,還真是這個理。」裴氏故作一臉恍然的模樣,卻又疑惑的道:「不過丫頭懷孕是喜事,告知主母,肯定是開臉擡姨娘,要是生個哥兒就終身有靠了,爲何還使這般心計手段?」

  說到最後一句時,裴氏含笑的看着大夫人。

  要是主母慈善,懷孕的丫頭何致使出這等手段。

  大夫人淡然一笑,不但沒有絲毫羞憤,反而坦然自若,道:「小丫頭不懂事,回去我自會管教。」

  二夫人哪裏肯輕鬆放過,道:「既己有身孕,哪裏還能隨意管教,大老爺五十歲添丁,實乃大喜事。」

  五十歲再添個幼子,說是喜事也是笑話。

  大夫人看向二夫人道:「我房裏的丫頭,就不勞二夫人費心了。倒是二老爺,總是拉扯府裏的媳婦,幾次告到我這裏。我是嫂子不好說他什麼,二夫人也該管管才是。」

  大老爺搞黃花丫頭,二老爺搞人|妻小媳婦,在色之一事上,只能說果然是兄弟倆。雖然是各有所好,卻又出奇的一致,平頭正臉的都不想放過。

  二夫人面上一僵,沒有生下兒子的填房,哪裏敢管老爺。

  裴氏笑咪咪的道:「不過是路過時聽到的幾句閒話,誰知道這丫頭說的是真是假,就是懷了孕,哪能一口咬定是……」大老爺的呢。

  後面的話裴氏自然沒說下去,不過這沒說,反而比說了更有效果。

  主母房裏的丫頭懷孕,是老爺的最好的。要是別人的,那就更有笑話看了,兒子把母親的丫頭睡懷孕了,那可不是好話。

  若是連少爺都不是,管家小廝的,大夫人臉上更難看了,身邊的丫頭竟然偷人懷孕,丫頭自然打死都不虧,主子臉上更難看。

  「也是,萬一是丫頭不守規矩,誰能知道呢。」二夫人又得意起來,看着大夫人道:「我記得柳兒是大嫂的貼身的丫頭吧,貼身丫頭出了這樣的事,大嫂得好好管管身邊的人了。」

  大夫人臉色陰鬱,正欲開口之即。

  一直狀況外的安太君突然道:「一個丫頭而己,有什麼好說的,讓大夫人料理即可。」

  不是她向着大夫人,而是二夫人越說越出格。未出閣的小姐就在屋裏站着,又是丫頭又是懷孕,實在不像話。

  二夫人噎了一下,安太君發話了,她自然不敢再說。

  安太君訓斥了二夫人,卻是看向大夫人不鹹不炎的道:「不過子嗣事大,還是要慎重一些好。」

  大夫人明白安太君言下之意,要是丫頭懷孕了就讓生下來,心裏冷笑,卻是站起身來,道:「聽老太君吩咐。」

  裴氏目的達到,自然不會捏着丫頭的話題不放,笑着對安太君道:「後天是我生辰,想擺兩桌酒,叫上一臺戲,不知道到時候老太君,大夫人會不會賞光。」

  大夫人是順道的,重點是安太君。

  安太君強打起精神,笑着道:「家中難得熱鬧,正好是你生辰,也別只請家裏人了,把你相熟的奶奶小姐們都請了,大家樂上一天,也是有趣。」

  國公府剛守完三年孝,三年裏女眷們幾乎沒有任何活動。雖然是奶奶輩的小生辰,借着機會把相熟的奶奶小姐請一請,親友之間也能有個走動。

  尤其是秦雪寧搬入後罩樓後,安太君己經絕了讓她嫁給安三爺的念頭。外嫁不好,或者說秦雪寧嫁不好。

  但女兒家總是要嫁人的,她要趁着自己還有這口氣把秦雪寧嫁出去,不然等她閉上眼,秦雪寧只怕是求死無門。

  「老太君果然是疼我,您發話了,我這回可要當大壽星了。」裴氏笑着,好像玩笑一般,道:「不過要是請了親友,這擺酒戲錢,我可是不出的。」

  一般來說,國公府主子過生日,花多少錢都是有定例的。除非像安太君七十,八十大壽那種,那屬於大活動,多麼都是公中總帳上出錢,總不能讓安太君守着一屋子兒孫,還要自己花錢過生日。

  夫人,老爺輩的生辰相對也鬆一點,但像小姐、奶奶輩的,整生日自然有酒有戲,一般小生日都是一起吃頓飯算過了。現在裴氏過生日,她要擺酒聽戲,那錢就要自己貼補了。

  安太君聽得笑了,指着裴氏道:「你這猴兒,都算計我到這裏來了。好了,即然是我說的,自然我出錢。」

  要是換做平常人家,管家主中饋的大夫人就是湊趣也得站起身來說,這點錢不算什麼,哪能讓老太太拿,總帳出了就是。

  但大夫人才因爲秦雪寧的事與安太君衝突了,裴氏又剛剛找她麻煩,大夫人索性沉默微笑,旁觀不說話。

  「謝老太君。」裴氏笑着說,又拉着安太君撒嬌道:「我就知道老太君疼我。」

  安太君本來只是硬撐着笑,此時卻是真笑了,指着裴氏道:「真是猴兒。」

  裴氏湊趣逗樂,屋裏氣氛總算不太尷尬了。

  大夫人一直微笑不語,不過看到周氏時,心裏忍不住嘆口氣。這都是兒媳婦,二房的媳婦就能這麼精明,大房的媳婦就是如此……

  玩笑一會,安太君是高興了,但也覺得累了,道:「我也乏了,你們都下去吧。」

  大夫人和二夫人前後起身,奶奶小姐也都跟着走了,安初縈夾在中間,知道今天早上的大戲算是唱完了。

  衆人離去,唯獨裴氏半路又折了回來。

  「我實在是累了,經不起你累。」安太君又是嘆又是笑,她確實挺喜歡裴氏,只是今天實在沒精神。

  裴氏笑着,扶着安太君起身進內房,卻是道:「老太君爲秦妹妹的操心,我這個當嫂子的哪能不聞不問。」

  秦雪寧與安三爺那點事,瞞的過別人哪裏能瞞的過她。現在秦雪寧被發配到後罩樓,與安三爺肯定沒戲。眼前安太君最頭疼的,就是要把秦雪寧嫁到哪裏去。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