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記

時間是走在指尖的沙子,感情是留在指尖的沙漬。時間溜走了,感情越聚越顯而易見。

珍淚在同心村嘻嘻哈哈一晃就是五年,很不經意的回顧到這個數字,才發現女孩已經不再牙牙學語,悄悄地,她學會了告訴老人:奶奶,秋天到了,該收割了,珍珍要跟奶奶一起曬稻子,不讓奶奶累著。

許孟瑛早就知道這是一份禮物,從看到珍淚第一眼起,從自己當初莫名掉淚起,她懂,是因為註定的感動。

傍晚,同心村升起了嫋嫋炊煙,是那個年代那個地方那個時間點的象徵,就像每天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墜落,像春天花開秋天花謝一樣。

「奶奶,今晚吃什麼呀?好香呢···」小珍淚手背在屁股後面壞壞地鑽進奶奶懷裡,老人被灶膛的火映得泛紅的臉滿是神秘,「額,不告訴你,讓你饞著。」

這是許孟瑛祖孫一朝一夕的生活方式,只要簡簡單單的對白,就能比電視裡黃金時段播出的片段更讓人感動,那種平淡的氣息,可以觸動每一顆光粒,溫馨而有味道。

等鍋裡沸騰起來,奶奶把鍋蓋掀開的時候,小鬼踮起腳尖朝鍋裡張望,其實她已經猜到了,一定是自己最愛吃的魚湯,那種香味同其他菜肴不一樣,它是有感情的,從第一次奶奶為小珍淚做魚湯起,還不懂事的小鬼就嘗出了世上最美的味道。

「開飯咯!」祖孫倆一前一後擺好碗筷準備開動,內心的滿足溢於言表,因為這是許家特有的生活格調,因為這是別人羡慕不來的美與和諧。

「珍珍啊,小朋友五歲就可以讀書了,讀幼稚園,我們珍珍也到了上學的年齡,奶奶問過了,下半年就可以去馬老師家報導,開心嗎?」老人邊說邊往孫女碗裡夾了快魚肚子,小丫頭矯情,打小只吃魚肚子。

「真的啊?好開心哦,是不是上學了就是好孩子,就可以快快長大,讓奶奶過上好日子啊?」珍淚天真地望著奶奶。

「傻丫,哪有那麼快的事,做夢呢,不過要想做個好孩子還是要好好讀書。」

「珍珍知道了,我一定好好讀書,像林姐姐一樣有出息,以後讓奶奶享福。」女孩很有決心地對自己承諾起來。

這一年,許孟瑛在快樂的背後偷偷藏了些許擔憂,孫女聰明乖巧,特別懂事,實在是上帝賜予的最豐厚的禮物,可是孫女到了上學的年紀,兒子卻再次玩起了失蹤,頹廢的逃避著這些本該要去面對的現實。自己在家除了培養孩子也就種點地,根本沒有收入,孩子讀書是要錢的,聽鄰里說現在的小孩學費還不少,老人琢磨著這以後一年兩回的錢怎麼來。

鄰村有家私人幼稚園,村裡的小孩都在那上學,許孟瑛打聽了一下,一學期學費得交120塊,平時給孩子發牛奶啊餅啊什麼的都是另收錢。

小珍淚生來命苦,老人怎麼都不能讓寶貝過得比人家差,人家孩子能吃上牛奶,我們家孩子也應該能吃上才對。

其實假若放在以前,老人壓根兒不需要為這點錢擔憂,因為老人是個當廚子的,做了幾十年身邊還是有點積蓄的,只是兒子這趟回來,不僅斷了她的廚師路,還花光了所有積蓄,她幾十年如一日的汗水,她省吃儉用為等待歸人而存下的,老人淡淡地說,都是自己的孩子呀,花了值。

七月份的天不懂得疼人,悶得同心村昏昏欲睡,午後的空氣漸漸有種令人窒息的壓抑感,全是什麼農藥味藥渣子味夾雜在一起。

許孟瑛這年種的玉米長勢特別好,一個個兒像為老人爭氣一樣攀比競爭著,老人想,這些玉米真不錯,興許能換些錢給珍珍買身新衣服,快到報名的時候了,讓娃穿的漂漂亮亮的多喜慶。

她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女人,同心村村民們都這麼形容她,對她確實敬佩的很,你看三伏天的午後兩點誰都不敢待在外面遭那個罪,她卻在玉米地裡忙活著,老人是有考量的。一方面孫女懂事,捨不得她一個人在地裡忙活,總是顛顛地跟在田裡遞水啊拿東西,這會兒孩子睡著午覺,她是偷偷一個人下地的;另一方面玉米老了難賣,還是早點收上來晚上就去市場賣了乾脆。

許孟瑛在玉米稞裡嫺熟地忙碌著,心裡也還是喜,晚上要是賣得好,娃的新衣服肯定有著落,另外得給孩子置雙鞋,上次看見佳佳她媽給孩子在鎮上買的涼鞋真的特別時稱。珍珍生的漂亮,穿上新衣服新鞋子一定就像個小公主,老人越想越有力,任憑汗珠沿著鬢角像雨一樣流淌著。

看著筐裡的玉米棒個個飽滿地挺著大肚子,老人的嘴角忍不住輕輕上揚,到底今年花了心思,什麼都長得好啊。許孟瑛用繩子把筐綁得牢牢實實,往背上背好,田間的小路有點窄,夏天水稻田裡的水漫的到處都是,有些難走,許孟瑛踉踉蹌蹌,一部一頓,是玉米太重還是自己真的老了,不得而知。

「奶奶,奶奶!」不遠處傳來女孩清脆的聲音,「你怎麼在這裡呀,我還在找你呢,那麼曬你怎麼在田裡呀,奶奶···」

孩子滿心滿口的疼,她還沒到什麼都懂的年齡,但是自己心裡知道,自己有多寶貝奶奶,奶奶有多寶貝自己,自己心裡懂,老人也是自己的媽媽。

孩子飛快地沿著田岸沖過來,扶著有些走不穩的奶奶。

「珍珍你先走,奶奶把玉米運回去就不來了,外面曬,你先回家給奶奶倒杯茶。」老人吩咐著小丫頭。

「哎呀,我一起來就倒了一大杯茶涼呢,一回家就能喝,嘿嘿。」你看,小鬼是有心思的。

小路並排站不了兩個人,珍珍就在老人後面托著玉米筐緊緊跟著,玉米筐很硬,卡的女孩的手有些疼,但是孩子還是不斷地問,奶奶,重嗎?要休息下嗎?

老人想說自己一點都不累,只是話到嘴邊,變成了珍珍真乖,咱們回家。

這天老人比往常累,可能因為天氣的緣故,頭老是暈乎乎的,臉色也不是很好看,珍珍感覺到奶奶有些不一樣,拉著奶奶躺在竹榻上休息,她也不說話,拍著奶奶的胸口示意老人快快睡覺。

老人真的是有點困意,眼睛靜靜地閉上,帶下眼角一顆溫熱的淚珠。

8月31號,村裡要上幼稚園的小朋友都去馬老師家報名了,剛上第一年的孩子特別興奮,個個炫耀著自己的新書包,新鉛筆盒,新衣服。這一天,珍淚前所未有的驕傲,因為她也到馬老師家報導了,因為馬老師說自己今天特別漂亮,因為她拿到了人生中屬於自己的第一本書,因為奶奶說今天珍珍表現好回家燉魚湯喝···

因為,珍珍終於長大了···

日子在平淡中稍縱即逝,許孟瑛喜歡跟孫女講述各種各樣自己年輕時候的故事,在其他小朋友聽格林童話的時候珍淚卻一次又一次被奶奶的故事打動。那時候還不懂,一個女人跟一個母親有什麼不同。

許孟瑛出自書香世家,原名孟瑛。年輕那會兒是家裡的小姐,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那時候什麼事情都有人伺候著,有書童陪著去先生家讀書,這也是珍淚經常好奇奶奶為什麼能認那麼多字的原因。怎麼說奶奶都是個大家閨秀,直到嫁給了當地地主的兒子許國坤,幸運與快樂便戛然而止。許國坤就是一頭披著羊皮的狼,這在孟家小姐嫁過去之後才表現出來。表面看上去溫文爾雅,文質彬彬的像個人樣,背地裡吃喝嫖賭抽樣樣俱全,結婚之後對待孟瑛更是像個禽獸一樣。十幾歲的孟瑛出落得乾乾淨淨,是當地少有的美人胚子,許國坤是色迷心竅偽裝成君子娶到了如此出色的女人,沒想到那些陋習在婚後立刻顯露出來,而對於那個年代的女孩孟瑛,她別無選擇,只能聽憑上蒼安排自己以後的命運。文化大革命之後,許家淪落了,一夜間一無所有,此時的孟瑛已經懷上許家第三個孩子,也就是阿松,許家人能搬的都搬離了這個地方,許國坤也狠心地丟下妻兒不知去向,孟瑛帶著一大一小兩個孩子,不求別人不找娘家,而是狠了狠心自己一個人生活。

這是受盡委屈的小姐孟瑛做出的選擇,這樣做心裡坦蕩,她不會後悔,兩個孩子還很小,孩子沒有錯,不管自己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把孩子照顧好。年輕的孟瑛並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的會是什麼,心裡想,走一步算一步,等生活勉強能安頓下來,再想以後的事。而此時,已有六個月身孕的她徹底擺脫了小姐的姿勢。

當年的同心村還不叫同心村,住在這裡的幾百戶人卻一直有同一顆心。他們常年受到許家的欺壓,卻從來沒有反抗的餘地,直到許家娶了少奶奶,周圍百姓的日子才好過一些,許少奶奶是當地有名的活菩薩,暗地裡幫了村民們很多。

這次許家落難,許家人全逃得遠遠的,只有許孟瑛和她的兩個孩子被無情地扔了下來,許孟瑛對村裡有恩,大家都願意傾盡所有來幫助這個善良的女人。在村人的安排下,許孟瑛跟她的兩個孩子住進了村子最偏裡的小屋。

從小被寵著的孟瑛,做什麼都沒有經驗,現在自己是一個人了,什麼活兒都得學著做,肚子裡的孩子像是迫不及待要出來,這以後吃的穿的用的都是自己無法預計的,許孟瑛心裡估算著以後的生活方式,應該是一段逃避不了的長期戰爭吧。

小兒子安全地誕生了,許孟瑛心裡百味交雜,三個孩子,以後要拿什麼培養他們長大成人。還好同心村的人心好,經常過來照顧照顧許孟瑛,都說月子裡的女人要格外注意營養,許孟瑛沒什麼吃的,只能靠鄰居們送些過來,才算勉強填了肚子。

當時照顧自己最多的要屬村裡的張大姐了,張大姐是個寡婦,一個人生活,經常來照顧許孟瑛和她剛出生的孩子,有時候許孟瑛會覺得像在娘家一樣,有娘親跟姐姐悉心地照顧著自己,那時的許孟瑛是個愛哭的小女人,會突然抱著張大姐就嚶嚶輕泣,任張大姐輕輕拍著自己的背脊,讓自己再孩子氣一次。

然後看著小兒子手舞足蹈的樣子,許孟瑛破涕而笑,興許這就是命,是自己上輩子欠下的債。許家人薄情,她許孟瑛絕不能寡義,只要自己有一口吃的,三個孩子就不能餓著,中國那麼大,養育了那麼多口人,她就不信,養不活自己的三個孩子。

就這樣,許孟瑛帶著孩子過上了艱難的生活,自己並沒有發覺,一向嬌弱的她已經漸漸擺脫了嬌氣,漸漸地變成了一個能幹的農村女人,皮膚一天比一天粗糙,力氣一天比一天更大。

有時候說到傷心處,許孟瑛會忍不住掉淚,珍珍就用小手抹去她臉上的淚珠,告訴老人,以後會好的,一切都會好的。

珍珍一直為有這樣的奶奶感到自豪,不為出生,不為學識,不為長相,只為奶奶在最困難的時刻留住了三個孩子。

            
            

COPYRIGH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