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龍獸
img img 馱龍獸 img 正文 第六章:路途遊戲心系五台
6
正文 第五十一章:欽差辦案楊氏動容 img
正文 第五十二章:流標會面解救胡強 img
正文 第五十三章:欽差覆命兄弟贊親 img
正文 第五十四章:羡慕練拳胡強病怪 img
正文 第五十五章:再回滄州爭女鬥毆 img
正文 第五十六章:藝成下山棍打浪人 img
正文 第五十七章:報復綁架虎口營救 img
正文 第五十八章:拒捕毆差萬平把脈 img
正文 第五十九章:李波助人天寶看病 img
正文 第六十章:俠情善舉同炕而眠 img
正文 第六十一章:病好認錯皆大歡喜 img
正文 第六十二章:彥彬練武侯三收徒 img
正文 第六十三章:談武論器文瑞出錢 img
正文 第六十四章:美鵬得金侯三講古 img
正文 第六十五章:義賽同胞肝膽相照 img
正文 第六十六章:赴死就義說戟道斧 img
正文 第六十七章:初品白乾寶鑫逞強 img
正文 第六十八章:飯店醉酒師徒丟錢 img
正文 第六十九章:解除尷尬夜探竹林 img
正文 第七十章 :海龍得脫和尚找茬 img
正文 第七十一章:炳群觀戰中秋服僧 img
正文 第七十二章:無功而返兄弟小聚 img
正文 第七十三章:趙廣發怒美鵬插手 img
正文 第七十四章:堤坡受創單身追賊 img
正文 第七十五章:建軍開店美鵬用計 img
正文 第七十六章:話語投機文瑞送行 img
正文 第七十七章:美鵬游山掌櫃狠心 img
正文 第七十八章:永樂說兒林外遇匪 img
正文 第七十九章:小練身手受眾尊敬 img
正文 第八十章:如夢初醒暗算無償 img
正文 第81章 一見如故老人跳水 img
正文 第82章 夜探金宅裝銀拿金 img
img
  /  1
img

正文 第六章:路途遊戲心系五台

孫景林出了出題答對的主意,二人答應。

孫景林說道:「做對子是難為你們,我們不如做文字小遊戲,還不影響趕路。」

劉超說:「好吧,聽你的。」

孫景林說:「我也是從書中學的,只不過打發一下路途的寂寞。用大小多少四個字造四句話,我先打個樣:‘田裡老農起的早,牛個大,人個小,犁地多,休息少。’」

趙帥一笑:「這個好玩也簡單,聽我的,我手中竹扇制的巧,敞開打大,和上小;夏天用的多,冬天用的少。」

劉超有點費勁,看到路旁有口井,想了想說「井邊提水的人不少,井口大,水桶小;喝水的人多,喝尿的人少。」

三人開懷大笑。繼續前行,看到有推磨磨坊,孫景林說:「毛驢拉磨轉圈跑,磨盤大,磨軸小;秋季用的多,春季用的少。」

趙帥看到一個父親打兒子說道:「爹打小孩真可惱,父親大,兒子小;兒子挨揍多,父親挨揍少。」

劉超到處觀望,尋找線索,突然發現一條小花狗在槐樹下撒尿說道:「公狗撒尿把腿翹,槐樹大,花狗小;翹腿尿得多,翹腿拉得少。」

三人又是一陣大笑,很快來到一個鎮上,他們打肩吃飯來到餐館。坐下之後,小二先給他們沏上茶水。孫景林說道:「飯館水壺真不少,壺身大,壺嘴小;吃飯人用的多,街上人用的少。」

趙帥看到櫃檯上酒罈說:「酒罈排到牆犄角,酒罈大,酒杯小;客人喝得多,小二喝得少。」

劉超找了半天沒詞兒,一眼看到老闆娘從裡邊出來了,當時就說道:「老闆娘的身材長得好,屁股大,肚子小;老闆用的多,咱們用的少。」

三人連說帶笑,連玩帶鬧,到了山西界。孫景林提出:「二位兄長,我們已是兄弟,大恩不言謝,我現在脫離了危險。我想起曾經讀過一首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看世間無非是一個空字。我想好了,我要到五臺山出家。」

二人一聽吃驚非小:「兄弟,在路上我們嬉笑耍鬧,看不出你有為僧之意,怎麼想起來要當和尚了?又為何非去五臺山呢?」

孫景林說:「其實我早有此意,路上嘻戲只不過是打發時光而已,現在我是孤家寡人。無視功名富貴,無牽無掛,出家是我最好的歸宿,我曾讀過五台佛學文化,其中有揭鳥和犛牛:有一位長壽道人,他的家財無量,他經常做散財佈施,救濟貧窮與拔除眾人之苦的善事。

他有一位知己的朋友,看到他克勤克儉的聚財,自己卻沒有一點享受,把辛辛苦苦得來不易的家財,盡拿去佈施供養三寶與救濟貧困的人,深深地為他可惜,於是便對他說:「你把家財拿去供養三寶,做佈施救濟的功德,似乎做得太多了吧!」

道人回答說:「不多!不多!我聽聞到佛陀的教法,都謹記在心,不敢一日有所忘失。佛說:‘人自從無始以來,在六道輪回中,遭受生生死死往來的痛苦,其日子多得難以計數。’如果以此計算,我現在所做的佈施,平均一天還用不到一文錢,這樣還算多嗎?

佛陀說過:「假如有人能夠得到普天下的一切財寶,尚不如聽聞一句佛法的寶貴。」

「我深信佛陀的慈訓,所以廣行佈施,救濟困苦。因為積眾財產,不但不能夠了脫生死痛苦,而且還會因財惹禍。既然如此,不如盡將家財佈施做功德為妙。」

長壽道人緊接著反問他的朋友說:「你有沒有聽說深山中有一種揭鳥,它的羽毛非常美麗,所以特別愛惜它,萬一被雜草或其他的東西粘住,它便不敢輕舉妄動,深怕損傷了美麗的羽毛。結果,往往因此而輕易地被獵人捕擒,不但美麗的羽毛被拔掉,甚至性命也不保。」

「揭鳥為了愛惜它的羽毛而遭殺身之禍,愛財如命的人,與此揭鳥有什麼兩樣呢?」

「犛牛也因為愛惜它美麗的尾毛,而被人所殺。世上有不少癡人,只知道拼命地斂財,貪得無厭,卻不知道禍難日近,倘不及早覺醒,無常一到,則‘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此時,所有的財物,盡皆變成他人享用。既然如此,不如在生前廣種福田,免得後患無窮。」

道人又說:「有些親戚朋友們責怪我散財佈施,不留些家財給子孫。其實,兒孫自有兒孫福,用不著我們*心。我再說一個譬喻:「蜜蜂天天飛去採取花粉蜜,辛辛苦苦的釀成糖蜜,做為幼蜂的飼料。結果偷蜜的人,用煙火熏灼,把蜜蜂統統驅離蜂巢,不但被偷去了全部的蜂蜜,並且連窩巢中的蜂卵也被殺盡。蜜蜂的釀蜜召禍,與人類的積財召患,又有什麼兩樣呢?」「我之所以散財佈施,遠離色欲,就是為了遠離災禍。世人日夜奔忙,勞心勞力,全部都是為了錢財,要知道人生無常,一旦命盡逝世,所有的財物,絲毫都不能夠帶去享用。如果為著營求財物,而以不法的手段取得‘不義之財’者,這個罪業,更是無可逃避的。這個人死後,不但會在惡道中受諸劇苦,將來還要償債,還盡人家的財物,並且連其利息,也要依照年代付清,所受的業報越慢,果報越加嚴重。」

長壽道人更鄭重的說:「人生在世,好像乘坐一隻泥船在河中,泥船碰到水,很容易壞掉,那是至為危險的,應該換上竹筏渡河。」

長壽道人又警惕大家說:「人身好像泥船一樣,人命無常危脆,朝不保夕,應該要好好修行學佛,親近供養三寶,佈施、救濟貧苦,廣種福田,別讓寶貴的光陰空過。」

孫景林決心下定,不聽任何勸阻,執意要去五臺山。沒辦法,趙帥劉超說:「我們在一起的日子何等快活,既然兄弟決心下定,那我們陪你一起去吧。」

孫景林點頭:「多謝二位哥哥這麼長時間的陪伴,讓我有吃有花,沒受任何饑苦,那就有勞二位兄長再送我一程。」說完,三人直奔五臺山.

            
            

COPYRIGHT(©) 2022